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雨季結束之後,福州的氣溫飆升。
看看未來幾天的趨勢,不出所料,向上飛揚,可以預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很多人都要靠著空調活下去了。
每年這個時候,網絡上關於如何制作消暑茶飲的視頻也會明顯多了起來。
辦公室的姑娘們偶爾也會點開一兩個,欣賞網紅茶藝師們的巨大腦洞。
例如某音,就常常推薦聽上去特別美好的冷泡茶。
又例如某書,特別喜歡極富創造性地將荔枝、黃瓜、玫瑰、陳皮和白茶一起沖泡。
還例如每年酷暑時都要在各平臺溜一圈的『夏季喝苦茶』論調。
這些視頻或者圖文非常受年輕人歡迎,只要拍得唯美一些,點擊率和收藏率都不低。
可每每看到這樣的內容,村姑陳的內心是憂慮的。
這麼喝茶,能喝到多少茶的真味、本味?
好白茶若是不能盡情展現自己的花香、毫香、如漿的湯感,豈不是明珠暗投,眼淚都要淹沒太姥山頂。
最可怕的是可能會有不少做舊茶、劣質茶借此蒙混過關,被茶友喝下肚去。
即使可能得罪人,考慮良久村姑陳還是想說,這3種喝茶方式還是盡量避開吧。
《2》
對於大部分的辦公族來說,冷泡是極有吸引力的喝茶方式。
一來方便,二來冰冰涼涼,喝下去舒服,網上還一度盛行過『白茶冷泡才不會苦』的說法。
但實際上,冷泡茶的弊端也是非常明顯的。
它最大的問題,就是水溫低了。
茶香茶味的展現全依賴於芽葉中的各種芳香物質、滋味物質的釋放。
它們的激發沸點有高有低,各有不同。
其中低沸點物質在低溫時析出,中沸點物質需要的溫度要高一點點,而高沸點物質則隻會在高溫狀態下激發。
沸水不僅能觸發高沸點物質,使它們釋放出濃鬱的茶香、茶味,在沖泡過程中,水溫由高降低,中沸點、低沸點的味道物質都能得到一一釋放。
冷泡茶則沒有辦法做到這些,它的溫度太低了,高沸點物質和大部分的中沸點物質是不會理睬它的,隻有低沸點物質會喜歡它,為它展現自己的光芒。
最後呈現的香氣滋味可能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喝起來也隻覺得層次單一、滋味寡淡。
很多茶友覺得冷泡茶喝不出苦的感覺,也是因為內質少了。
總量減少,其中的苦澀味元素也少了,苦味、澀味的感覺自然就淡了。
另外,溫度越高,物質活躍度越高,各種氣味會變得更為明顯,茶中一旦有異味也更容易被人們感知。
而冷泡狀態下,茶葉中析出的物質量少,劣質茶、問題茶中的怪味,如酸味、巧克力味、漚青味就可能因為釋放量太少而被人們忽略。
茶友喝不出異常,自然會毫無戒心地把這些品質有問題的茶喝下肚去。
太可怕了,太嚇人了。
《3》
女孩子,很少有人能拒絕花茶的。
把各種可食用的鮮花、色彩繽紛的水果和清涼的飲料混合在一起,不僅顏值超高,而且滋味甜美,簡直太完美了。
有一部分茶掌櫃掌握了這種心理,把混合調飲的套路也用在了白茶身上。
於是如今的網絡上,鋪天蓋地都是加料茶的視頻。
從加陳皮,加紅棗;到加雪梨,加黃瓜;還要加梔子花,加玫瑰花。
總而言之,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不敢加的。
全然不管這些食材能不能一起沖泡,最後的味道究竟好不好。
且不說每一種食物都有它們各自的小脾氣,不是長得漂亮就一定適合放在一起。
就單從風味的角度,也不推薦這種調飲、混飲的方式。
無論加入的是什麼,它本身的氣味都會喧賓奪主,會破壞白茶原本的香氣滋味。
要知道,優質白茶的香氣滋味,是極馥鬱、極有層次感的。
鮮嫩的毫香、溫柔的花香、清涼的草藥香、清雅的竹葉香等等,從第一沖到最後一沖,每一次都會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然而一旦和別的食物混合在一起,風味被其他味道所掩蓋,喝到嘴裡,原本的鮮、香、醇、爽全然不見,嘴裡隻剩籠統的一團味道,實在太可惜了。
尤其是類似陳皮這種氣味顯著的食材,甚至可能會充當問題茶的保護傘,用它濃烈霸道的味道遮掩住異味,怪味。
做舊茶、劣質茶經過這樣的粉飾,再也沒人可以輕易認出它們,簡直是堪比整容的化妝術。
所以喝白茶,還是喝純粹的好。
《4》
還有一類茶友,夏季喜歡喝苦白茶。
他們認為苦可以消暑,喝苦茶更有利於身體。
這種想法實在是匪夷所思,喜歡苦味的話,直接灌一碗清涼的中藥不好嗎?
何必特地去喝苦茶?
喝茶當然要喝香的、舒服的,不苦不澀,鮮爽十足的優質白茶才是夏天飲用的首選。
尤其是優質的新白茶,白毫銀針的鮮,白牡丹的雅,壽眉的甜與香,哪一種喝下去都讓人神清氣爽,都讓人心神舒坦。
對村姑陳來說,再炎熱的天氣,只要來一杯花香四溢、清鮮沁涼的白茶,什麼燥意就都沒了。
從健康的角度來說,苦茶對大部分茶友也並不友好。
沖泡手法若沒問題,白茶過苦,一般是因為茶湯中的苦澀味物質含量太高。
例如咖啡堿、茶多酚,這些呈現苦味、澀味的物質釋放過量了,茶才會變得又苦又澀。
不是所有的成分都是越多越好的,起碼對咖啡堿、茶多酚來說,並不是這樣。
這些物質一旦攝入過量,隻會加重身體的負擔,沒有太多的好處。
何況,在正確的沖泡方式下,茶味發苦,本身就意味著茶葉品質不佳。
茶是否有苦澀感,是由芽葉中茶多酚、咖啡堿等物質的含量決定的。
產區好的白茶,日照時間短、日照強度低,鮮爽物質含量高,而苦澀物質生成得少,天生帶有的苦澀感就不重。
加上好工藝、好儲存的加持,只要沖泡方式得當,很難出現濃重苦澀的口感。
而產區不佳,日曬的時間長、強度高,芽葉中會生成大量苦味、澀味物質。
技術不佳,走水遲緩、含水量不達標的白茶,咖啡堿、茶多酚等物質也會大量滯留在葉脈中,葉片中留存的苦味澀味自然也較多。
這樣低品質茶的湯水會苦,會澀,再正常不過。
《6》
冷泡、調飲、苦茶,是劣質白茶在夏季的新三板斧。
它們無法改變自己糟糕的品質,不堪飲用的味道,隻好另辟蹊徑。
內質匱乏,沒關系;變質變味了,也不用擔心,只要用這三個辦法,所有的氣味滋味都會自帶美顏濾鏡。
茶友再也喝不出問題,加上茶掌櫃一通天花亂墜的贊美,開開心心地把這些發酸、發臭、香淡味薄的茶迎回家。
茶掌櫃賺了銀子,問題茶有了主人,兩者都歡喜。
隻可嘆茶友,掏了腰包,還傷身傷心。
想不入坑,也很簡單。
準備一隻標準蓋碗,隻放白茶,沸水沖泡,按照正常沖泡方式快出水。
是好是壞,一試便知。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