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青草味的,巖茶焦炭味的,紅茶地瓜味的,我就是這麼被喝蒙的。《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在我看來,人體感官中最奇妙的就是嗅覺了。

你會記住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氣味,無論是過去幾個月、幾年甚至幾十年。

當再次聞到這個味道時,記憶一定會把你拉回那個最初遇見的時間地點。

但氣味,本身是一個中性詞。

它包含了香氣,也包含了雜味、怪味和臭味。

正如我們在品茶的過程中,聞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前幾天,有位許久未見的朋友來喝茶。

挑來選去,取了一泡天心巖肉桂,招待老友。

據村姑陳的觀察,不管是剛開始喝巖茶的朋友,還是已經喝了好幾年巖茶的朋友,都會喜歡這款茶。

所以,在不確定客人口味的情況下,選它基本不會出錯。

果不其然,朋友說這茶很好喝。

轉而又問道:『咦,武夷巖茶不都是焦炭味的嗎?

這款茶還挺特別的』

呃……實在沒忍住,告訴朋友真相:

『武夷巖茶,本就不應該有焦炭味,你以前喝的都是什麼爛茶呀!』

最後,豪氣地送了他一盒,回家好好體驗巖骨花香。

同時也給了自己靈感,打算寫一篇文章,聊聊那些白茶、巖茶、紅茶中,那些似是而非的味道。

《2》

武夷巖茶都是焦炭味嗎?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說法,主要原因是,制作武夷巖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步驟——焙火。

焙火,就像一場絢麗的魔術表演,能讓一款茶擁有千變萬化的可能。

而按照焙火程度的不同,又有輕火、中輕火、中火、中足火、足火之分。

如此看來,一泡巖茶,能達到足火已經是極致。

但若是還不停止,繼續往下焙,隻會焙成高火茶。

高火,又稱病火,顧名思義,就是焙火不成功的巖茶。

很多人以為,焙火就是焙得越多道越好,程度越高越好。

其實不然。

暫且不說,每一次焙火,都需要增加非常多的成本。

假如制茶師傅的技藝精湛,能用最短的時間,做出品質最優的茶葉,又何必浪費時間和精力呢?

而在暴力焙茶之下,茶葉焙過了頭,內質也被焙空了,茶香嚴重損耗。

所以,才會出現濃烈刺激的焦炭味。

不僅如此,茶湯喝起來也非常的輕薄寡淡,就像是焦炭泡水那樣,品質實在太次。

全然不見武夷巖茶的『巖骨花香、香清甘活』特色。

真正品質好的巖茶,香氣非常豐富,除了各大品種的品種香以外,還有工藝香。

比如,肉桂的桂皮香,水仙的蘭花香,鐵羅漢的藥香,金柳條的奶油香……

很多茶樹品種先天自帶獨特的茶香特征,一茶一味,各不相同。

至於工藝香,則指的是制作完成以後,巖茶所擁有的果香、焦糖香、蜜桃香,等等等等。

無論如何,好茶的香氣,總是令人愉悅的。

大家千萬不要把『焙火』視作洪水猛獸,認為焙過火的茶葉,就一定會有焦炭味。

記得加個前提,是焙過火了,達到病火程度的巖茶,才會出現焦炭味。

《3》

紅茶都有紅薯味/地瓜味嗎?

說起紅薯味或者地瓜味,想必愛喝紅茶的朋友都不陌生。

並且,有些地方的紅茶,正是以『薯香』作為賣點在宣傳。

紅茶的香氣,以甜香為主,要求鮮甜濃醇。

但由於產區范圍廣,品種豐富,還有采摘季節不同等因素,紅茶的香氣也不完全一樣。

有些紅茶喝起來,會帶有明顯的薯香,也就是地瓜味。

而有些紅茶喝起來,則沒有,而是以花果香或者是花蜜香為特點。

也因此,不少外地的茶友說:『你們福建的紅茶,味道和我之前喝的不同,沒有那種明顯的地瓜味』

實際上,這個說法還是不夠準確。

我們家的紅茶,是桐木的紅茶,隻是福建紅茶的其中一部分。

桐木的紅茶,不管是金駿眉還是正山小種,都不應該出現地瓜味。

金駿眉的風味,是清雅的花香和果香結合。

正山小種則分為有煙和無煙的,有煙的正山小種,松煙香濃鬱,香氣特殊又迷人。

而無煙的正山小種,以『花果香,桂圓湯』為特征。

桐木紅茶幽深的高山韻味,本就與地瓜味不搭。

再說到,我們閩紅三大工夫茶之首的坦洋工夫,就經常會出現地瓜味。

其實,在紅茶的專業審評術語中,描述香氣的詞語中並沒有『薯香』一說。

隻是因為,有些朋友在喝紅茶的時候,感受到了一股接近於烤紅薯的香氣。

於是,才形象地取名為薯香。

但也有不少人覺得,帶薯香的紅茶不夠高級,不如花果香來得清雅。

這隻能說,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在確保這股薯香,不是爛地瓜的悶味,而是清新爽朗香氣的前提下,就值得一試。

《4》

白茶裡有青草味正常嗎?

剛開始喝白茶,尤其是新白茶的朋友,往往會嘗到一股類似於青草的味道。

如果是原先喝綠茶、生普過來的人,指定要說:『這麼濃的青味,怎麼喝?

這茶的工藝不行』

歸根結底,是因為綠茶和生普裡出現青味,代表殺青不到位。

生搬硬套,認為白茶也應該殺青,有青味的,則不是好白茶。

可是,稍微了解一些白茶工藝的朋友,都知道,白茶是六大茶類中工藝最簡樸的。

不炒,不揉,更沒有殺青。

這種純天然的制作方式,也讓白茶內豐富的營養物質,大量保留了下來。

既然沒有殺青,青味的存在也就顯得情有可原了。

況且,白茶中的青味,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青臭味,爛青菜的味道。

而是一股由葉綠素所帶來的,鮮嫩多汁的青草香。

也可以說,那是專屬於新白茶的強烈的鮮爽感。

就像有一部分茶友,非常喜歡和接受新白茶的鮮爽口感。

他們早已經詳細知道白茶的工藝,就是要保留原汁原味,把香氣和滋味盡最大可能還原到茶湯裡。

宛若素面朝天的美人,比濃妝艷抹的風格更容易打動人心。

喝不慣青草味的茶友,也不必擔心。

這股味道不會一直存在,大約存放一兩個月後,新白茶的青草香就會轉變為幹燥的野草香。

彼時,鮮爽感將會徹底突顯。

隨著白茶的陳化,還會慢慢轉化出藥香、陳香、粽葉香、荷葉香等。

如果青草味一直沒有褪去,茶葉帶著生味,沒有轉化。

那麼,隻能證明,這款茶的含水量不達標,品質堪憂。

《5》

品茶,是一件相當有樂趣的事情。

不是單純聽他人的喜好和推薦,而是通過自己的感官,去體驗茶香和茶湯。

但也有人覺得,喝茶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

不過是坐在茶桌前,消磨時光的事情罷了。

那是因為,你還沒找到自己喜歡的那款茶。

亦或者是,還沒學會如何品茶。

聞香,是一泡茶與人接觸的最初方式。

聞香識佳人,亦能識佳茗。

只要是嗅覺正常的茶友,都能從聞香這一環節中,收獲到不少東西。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