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圈、冷後渾、紅葉紅湯,記住4個專業紅茶術語,讓別人刮目相看。《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前段日子,有茶友發來一張圖。

映入眼簾的,是一張黑色電木茶盤。

橫豎看去,並沒有稀奇之處。

但茶友圈了茶盤中間的污點,特意說明一番。

你看,這上面有一層偏白的茶垢。

昨天晚上,招待朋友喝了一款本地紅茶。

結果第二天再來收拾,發現移開茶杯後,杯底在茶盤上印了偏黃偏白的污垢。

在深色茶盤上特別顯眼,這是怎麼回事?

說實話,這倒也不必太擔心。

從經驗看,這是茶葉內部的『水浸出物』再次凝固所致。

一杯茶和一杯水,有著本質區別。

泡茶時,唯有茶味物質浸出到熱水裡,才能泡出精彩卓越的湯水。

但沖泡間隙,滴灑流出到茶盤表面的茶水污漬,若是沒能及時打理。

它們凝固後,會出現類似這樣的茶漬圈。

平日喝紅茶,了解過以下4點自然現象。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喝茶更安心。

《2》

一、冷後渾。

寒露過後,深秋已至,可以明顯感受到降溫。

大幅度降溫後,在喝紅茶時,有一種現象會變得更加明顯——冷後渾。

冷後渾的含義,可從字面上直接理解。

當你泡出一杯紅茶後,放在一旁。

若是沒能趁熱喝掉,茶湯撂在旁邊徹底涼透後,會慢慢變得渾濁起來。

這是怎麼回事?

難不成,四周空氣的懸浮物,掉到茶湯裡面了?

但為什麼喝綠茶、花茶、鐵觀音等,極少遇到這種情況,紅茶卻是例外呢?

這得從冷後渾的成因說起。

據相關資料查證,冷後渾的形成原因,是紅茶湯水內部的茶多酚及其氧化產物,與咖啡堿在自然降溫過程中不斷絡合。

兩者結合而成的絡合物,是導致茶湯冷後渾濁的主因。

當滾燙的熱湯剛泡出來時,它們各自呈現遊離狀態,溶解在熱水裡,不斷遊散。

伴隨茶湯溫度下降,它們會不斷抱團絡合,從而讓茶湯由清澈轉為渾濁。

類似冬日裡煮了一鍋奶白色的魚湯。

等到熱湯涼透後,表面會凝結出一層凝凍,這是動物脂肪的化身罷了。

平日喝紅茶,不是所有的紅茶,冷後渾現象都會明顯。

前提是茶湯降溫+茶葉內部含多酚類物質豐富。

另外,從湯色判斷一款茶品質好壞,不論哪種茶,湯色都以清澈透亮為貴,紅茶也不例外。

剛用沸水泡出來的熱茶,湯水看著混沌不清,明顯是品質問題。

不論如何也不能拉出『冷後渾』來背黑鍋!

《3》

二、金圈。

一杯好茶,要擁有『好氣色』。

湯色清亮、透亮、有光澤。

不能看著黯淡、暗沉、湯色發悶。

泡紅茶時,將茶湯倒入瓷質品茗杯後,仔細觀察。

此時能看到沿著杯壁,繞上了一圈金色邊緣。

好像兩年前的5月,我們在武夷山看到的天文奇觀——日暈。

恍若一道光環,光彩奪目。

將紅茶的茶湯倒入杯中,泛起一層金圈,是茶湯透亮的具象化體現。

湯面金圈形成的原因,離不開茶黃素。

茶黃素是紅茶在發酵過程中形成的產物。

既是一種天然類色素物質,釋放在湯水後,呈現為橙黃湯色。

又能增加茶湯的亮度。

紅茶在加工時,發酵程度適中,茶葉內部生出的茶黃素占比更合理。

泡出來的茶湯自然會清澈透亮,金圈明顯,喝入口中茶味相對更鮮爽。

如果發酵程度偏重,茶黃素保留量少,生出大量茶紅素、茶褐素。

泡出來的茶湯顏色會偏向暗紅、深紅色,茶湯清透度和鮮爽度,反而稍遜一籌。

考慮到這點,買紅茶時,不是看湯色越紅越好,也不是看湯色越深越好。

茶湯透亮,金圈明顯,才是優質紅茶的本色體現。

《4》

三、紅葉紅湯。

茶圈裡,有不少對稱關系。

綠茶,綠葉清湯。

紅茶,紅葉紅湯。

通讀下來,朗朗上口。

類似天對地,雲對風,大地對長空。

嚴格意義上,紅葉紅湯隻是泛指概念。

區別於不發酵的綠茶,紅茶的紅葉紅湯來源自發酵。

按一定采摘標準,將茶青鮮葉采下後,及時攤開,進行萎凋。

萎凋過程中,鮮葉的葉片細胞緩緩失去水分,進行自然轉化。

適當萎凋後,再下一步就是揉捻。

揉捻過程中,需要像揉面團那樣,來回揉、搓、捻……

此後,揉捻結束的茶葉,條索狀態初步成型。

同時葉片被揉裂後,更利於下一步的發酵。

紅茶的發酵環節,其實是一種氧化。

特定溫度、濕度狀態下,茶葉內部的多酚類物質會被多酚氧化酶充分氧化。

揉捻+發酵,類似將蘋果切片,再搗爛成水果泥。

自然放置過程中,水果切片會逐漸產生褐變。

而茶葉的植物細胞破碎後,也會因為氧化發酵,導致變色。

生出上述提到的茶黃素、茶紅素等物質。

這些物質,是紅茶紅葉紅湯的構成基礎。

和其它茶相比,紅茶的發酵程度較高,因此被稱為全發酵茶。

但要注意一點,紅葉紅湯,隻是泛指。

大多數時候,紅茶幹茶顏色並非是紅色,而是黑褐居多。

紅茶的葉底,則是古銅色為主,有一定光澤。

而紅茶的湯色,從金黃、橙黃、橙紅、深紅不等,屬於暖色調。

若是茶湯當中,茶黃素含量高,茶湯整體更趨向偏黃的顏色。

一流紅茶,湯色不能過分發紅。

那些紅到發暗,湯色暗紅,缺少光澤的紅茶,品質並不高!

《5》

四、青樓。

提到青樓,許多人在下意識間,會聯想到不少旖旎色彩。

但此『青樓』,非彼青樓。

紅茶裡的『青樓』,是特指概念。

到世界紅茶發源地——武夷桐木去一趟。

你會發現,當地保留不少木質結構的建築。

木質構造,閣樓造型,古香古色,錯落有致,隱隱藏在茶山當中。

這些木質建築,當地人簡稱『青樓』。

它們的實質用途是,用於茶青萎凋、烘幹、煙熏等。

為了方便做茶,青樓大多為3-4層。

每層的地面,並非是水泥地,而是鏤空的木格。

上面鋪上篾席,保留透氣孔。

做茶時,茶青就鋪在席子上,幹凈又衛生。

最底下,設有熱源裝置——灶膛。

燃燒松柴後,能形成縷縷松煙。

熱氣和松煙,會慢慢上揚,透過木格和篾席的孔縫,逐漸深入茶葉內部。

這種傳統青樓加工,傳統煙熏制出來的紅茶叫煙小種,是正山小種的重要分支。

特色是擁有辨識性的松煙香,桂圓味。

並且,這種松煙香味一點也不嗆。

而是類似煙熏筍幹、煙熏火腿那樣,擁有不同尋常的風味!

《6》

每到降溫天,很多茶客會喜歡喝紅茶。

或許,是因紅茶茶味溫和、不刺激。

或許,是因紅茶滋味清甜柔潤。

或許,是因紅茶花香、果香、甜香等諸多香氣,聞著比較甜美。

又或許,是因紅茶湯色看著比較溫暖,呈現為暖色調的橙黃、橙紅色。

種種因素相加後,冬紅夏綠《冬天喝紅茶,夏天喝綠茶》的說法,不無道理。

雖說,現代生活物資豐富,茶葉種類多,選擇也多。

喝茶時,沒必要盲目遵守冬紅夏綠的教條。

一年四季裡,只要自己喜歡,想喝就喝。

選對品質出色,香氣滋味動人的紅茶。

泡來喝,此等美妙不已的風味,更能取悅自己!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