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現在或者曾經有過這樣的困惑——自己喝茶的時間也不短了,可為什麼就是喝不懂茶呢?
為什麼有的人也才喝普洱茶一兩年,可為何人家喝起茶來說得頭頭是道,侃侃而談呢?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胡秀秀認為至少有下面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喝茶類型太過單一
胡秀秀就接觸過很多這樣的茶客,他們喝茶的范圍很小,比如:喜歡喝滋味強烈的茶客不喜歡口感偏淡的茶;而那些喝慣了滋味淡的茶的便對苦澀味重的茶敬而遠之。
所以他們不太願意接觸或者嘗試著接受新一類型的茶,自己喝茶的范圍也就僅限於自己喜歡的那一兩種。
這種情況導致的結果就是,太把自己的喜好當作標準,認為別的茶就是不好的。
當問到自己的茶到底哪裡好別人的茶又是哪裡不好的時候,自己又說不出可信的依據來。
如果一直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喝茶方式,那很難認識到正確的茶知識。
二、喝茶類型太多,偏愛再加工茶
以第一種類型不同的是,還有一類型人則對茶來者不拒,也就是常說的『不挑嘴』。
不管是普洱茶、白茶、紅茶,又或者是像小青柑、糯米香沱茶等再加工茶都很是喝得來。
這類茶客雖然好『伺候』,讓人覺得很隨和,但這類茶客卻有著致命的一個缺點——沒有自己的品飲標準。
任何事情一旦沒有標準,就會顯得很籠統毫無章法。
拿到喝茶這件事上來說,如果沒有自己的品飲標準,那就沒有好壞茶之分,就算判斷一款茶的好壞也是憑心情而定。
這樣的結果是——你喝得茶品種可能是最多的,但讓你來對你喝過的這些茶進行打分時,你可能會無從下手。
這是因為你不僅沒有給自己建立標準,同時也不去參考現有的國家標準,最後把自己的味覺喝亂了,自己對茶的認知也便亂了。
三、人雲亦雲,不愛思考
還有一類茶客,自己身邊有很多愛喝茶的茶友,也不缺各路『大師』,可到最後依然喝不懂普洱茶。
按常規思維,有這麼多牛人在身邊就算自己不成牛人,那至少也是很懂茶的人了,可偏偏結局就是不一樣。
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茶客本身不喜歡思考,或許這是因為他不夠愛茶導致。
因為不喜歡思考,所以別人說的話不管正不正確,都全盤接受,久而久之在他大腦內關於普洱茶的知識體系是混亂的,經不起推敲的。
在A那裡聽說普洱茶熟茶好,因為它的保健作用更廣泛;在B朋友那裡聽說生茶好,因為生茶更具收藏價值,某一天當有人問起生茶好還是熟茶好的時候,他自己首先凌亂了,不知該如何去回答。
如果他是一個善於思考並且建立了自己正確知識體系的人,那他可以輕松回答這個問題:
生熟茶因為其本身工藝的不同,所以各具特點,兩者並無好壞之分,具體選擇要根據你自身的興趣愛好以及身體狀況來定。
所以,胡秀秀建議那些茶齡高但是不懂茶底層邏輯的人一定要從這三個方面去尋找自身的原因。
作者:胡秀秀,普洱茶終身學習者,歡迎大家與我一起探討普洱茶相關問題,希望助你建立正確的普洱茶認知,在購茶、品茶、藏茶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首發公眾號:胡秀秀品普洱茶《ID:hxxpuer》。
有機會歡迎一起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