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處暑,聊聊秋白茶裡的節氣茶,今年都有哪些值得期待?《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很多人都在期待,處暑降溫。

因為從字面上看,處有消止、隱退之意,處暑則代表出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說:『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對於北方人而言,秋天是一年之中最舒適的時節。

而處暑,恰好帶著『過渡』的意味。

彼時,人間逃離炎熱,天高雲淡,秋韻淡雅,涼爽平和。

但在南方人看來,這仿佛是個笑話。

自立秋那天起,大家就開始眼巴巴地盼雨,盼變天,外加朋友圈各種秋天的美文。

然而,什麼都沒發生。

僅僅是有『秋』之名,卻無『秋』之實,秋老虎盛行,帶著張牙舞爪的戾氣。

有人說,今年是晚秋,因為立秋在農歷七月,所以會更熱。

還有說法,今年是母秋,因為立秋的日子農歷日期是雙數。

村姑陳也頭一回知道,原來秋天也分公母。

總之,振振有詞,頭頭是道,各有各的道理。

雖然高溫終究會退卻,熱就待在空調房裡,熬著熬著也就涼爽了。

但我們心心念念的,卻是太姥山上的茶樹們。

《2》

立秋那天,上了趟茶山。

最明顯的感受便是,太姥山的天氣,不比城市裡那般炎熱。

福州的陽光,尤其到了正午時分,很是毒辣。

像是一根根針反彈『紮』到小腿上,又像是千百隻蟲蟻在咬噬皮膚,恍惚有種灼燒感。

而太姥山的正午,雖然也有晴空萬裡,但惠風和暢,斜陽照茶園。

內心也變得溫柔起來,碧波蕩漾,仿佛福州初夏的那段時間。

所以,不必擔心山上的茶樹,被曬傷,甚至曬死。

有雲層的保護,有山風的圍繞,有水汽的滋潤,有土壤的養育……

使得生長在此處的茶樹們,活得愜意又舒適。

那天,茶園裡幾乎沒什麼人。

隻能偶爾看見零星的幾個采茶工人,穿著花花綠綠的防曬服,帶著鬥笠,點綴在那成片的碧綠當中。

宛若一幅美輪美奐的風景畫,色彩濃鬱,有藍天,有綠樹,有人。

整個畫面熱情洋溢,生機勃勃,茶香如在眼前。

寫到這裡,或許列位看官會好奇,太姥山高山茶園裡,什麼時候才開始大面積采秋白茶?

又各有哪些秋白茶?

接下來,讓我們一一分說。

《3》

從前,立秋是有很多人采茶的。

但現在,三三兩兩,寥若晨星。

原因在於,現在做茶的人,不僅僅註重產量,更在意品質。

按老S的說法,立秋時候,茶樹的葉片生得太薄。

這也代表著,內質不豐富,做出來的成品茶,不盡如人意。

今年的天氣大家也知道,除了熱,還是熱。

導致今年的立秋茶,葉片更加地薄,制作難度也大大提升。

既要保證不能曬成大面積的紅張,也要保證養分保留,香氣滋味好。

故而,隻有那些愛折騰,且藝高人膽大的制茶師,才敢去做這麼熱天氣的茶。

但事實上,大部分做的人,都是不在乎品質,隻求量,做完以後便宜賣掉,能賺錢就好。

每個人的選擇不同,做出來的茶葉,自然也不同。

太姥山真正開始大面積采秋白茶,一般要到白露節氣前後。

我們家有一款秋白茶,名為『迎秋』,是白露前一段采摘的秋壽眉。

離立秋很遠,但又和白露靠得不算近。

因此,在充足陽光的照拂下,芳香物質大量合成,迎秋擁有了獨特的鮮甜花香,爽朗嬌俏。

《4》

白露茶,才是秋茶季萬眾矚目的焦點。

愛喝茶的人都聽說過,『要好喝,秋白露』。

許多茶友喝到的第一款秋白茶,正是白露茶。

我們南方,真正覺得涼快下來,需要等到白露之後,也就是常說的『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

而在太姥山高山茶園裡,白天,尚能接受到艷陽高照,溫度適宜。

此時,茶樹不斷地進行光合作用,積累內含物質。

到了夜晚,溫度降低,霧氣朦朧,甚至還會生成一層薄薄的白霜。

覆蓋在茶樹上,仿佛一床天然的蠶絲被,冰冰涼涼。

呼吸作用減弱,白天所積累的物質,大部分都被保留在了茶葉內。

在晝夜溫差大的優勢下,白露節氣的茶樹,葉片厚實,蠟質層厚,看起來油光發亮。

粗枝大葉的表象下,隱藏著的是馥鬱的甜花香,豐富果膠所帶來的醇厚稠滑的湯水。

喝白露茶時,就像身處禦花園,四周飄來陣陣花香,令人不自覺地沉淪。

《5》

白露之後,便是深秋。

緊接著登場的,是秋分茶。

秋分茶的名氣,或許不如白露茶來得高,但它的品質,卻是實打實地好。

隨著秋意越來越濃,山上的風也變得愈發清涼。

並且,夜晚的溫度,一低再低。

是以,秋越深,白茶的產量就越低,越稀有。

不過,換來的卻是茶樹對能量的儲存,以及有機物的生成能力,更強大。

而秋分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清涼感十足,粽葉香明顯。

要知道,粽葉香是荒野冬片的特征之一。

能在秋分茶身上,喝到幾分與荒野冬片相似的韻味,便是它珍貴的原因之一。

遇到了,就是緣分,買回去好好存著吧。

《6》

秋分茶之後,還有一大明星——寒露茶。

白露茶與寒露茶,並稱秋白茶裡的雙生花。

到了寒露,秋將盡,冬將至。

茶樹經歷了一整年的生發,略顯疲憊,生育能力降低。

所以寒露茶的產量,明顯少於白露茶和秋分茶。

但勝在湯感清冽、沁涼,蘊含著濃濃的深秋氣韻,帶著深秋茶的特點。

市面上的寒露茶,很稀有,很罕見。

即使有,也是以散茶的形式存在,極少拿去壓餅。

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寒露茶是真的鳳毛麟角。

品飲茶湯時,能感受到竹林的氣息,以及濃鬱的清鮮感,似乎擁有著幾分春茶的韻味。

那種厚度,那種漿感,那種清鮮,卻又是秋茶所獨有的。

似翩翩公子,風雅至極,唯有真正喝過的人才懂得。

在絕大多數年份裡,寒露茶采摘結束後,便意味著今年的白茶采摘,正式落幕。

可也有例外,比如2017年,又比如2021年,我們邂逅了霜降茶。

茶樹本就是靠天吃飯的,而霜降茶,更讓我們得到了上天的饋贈。

那種凝而少發的內質,所帶來的清澈感、透徹感、鮮香感、清冷感,是秋茶裡鮮有的。

豐富的白毫,讓湯水變得豐腴、纏綿,柔若凝脂。

論香氣、論滋味、論外表,無可挑剔。

唯一遺憾的,便是產量太低,難以讓每位茶友都品嘗到。

至於今年還會不會有霜降茶,隻有老天知道,天機不可泄露。

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7》

在村姑陳心裡,秋天終歸是溫柔的。

至少,它比夏天寬容,不會讓人總想逃離熱情。

也比冬天善待眾生,不會讓人嫌棄凍手凍腳。

但是,沒有季節可以給我們剛剛好。

都剛剛好,那就不是人生,也不是生活,是劇本。

每年的秋白茶,同樣不會生得一模一樣,香氣滋味照同一個模板出現。

我們一直在等不期而遇的驚喜,和恰到好處的溫柔。

喝杯春茶,靜候佳音。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