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臨滄的普洱茶文化。《圖+文》

臨滄地區志方志辦副編審 周興勇

臨滄位於雲南省西南部瀾滄江畔,北緯23°線邊緣地區。

全區轄8縣、89個鄉鎮。

其中有耿馬、滄源、雙江三個民族自治縣和23個民族鄉,瀾滄江、怒江環抱其境,北回歸線橫貫全區,都說這裡是太陽『轉身』的地方。

年平均氣溫17~19℃,是典型的四季如春之地。

在這片2.4萬多平方公裡的沃土上,漢族和佤、彝、傣、拉祜、佈朗、德昂、苗等25種少數民族和睦相處,共同創造多姿多彩的茶文化。

從徐霞客遊記所提到的鳳慶縣大寺、魯史、犀牛等地,直到雙江勐庫冰島野生古茶林以及滄源古茶園,橫跨臨滄、雲縣兩縣,是可稱之為『茶鄉』的瀾滄江『茶文化板塊』之一。

臨滄區是一個綠色生物資源的寶庫,雲南享有的『植物王國』美稱,臨滄區則可以說是雲南『植物王國』裡的『王國』之一。

全區熱帶、亞熱帶面積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由於霧多、雨多和夾在瀾滄江、怒江兩江之間,氣候溫和濕潤之優越條件,十分有利於茶葉、甘蔗、橡膠、咖啡、南藥、熱帶水果等經濟作物和經濟林木的生長;有原始野生的千年古茶樹或千畝連片千年古茶園,有展示茶文化特色的臨滄茶文化風情園,有民間廣為流傳的用茶的起源故事以及茶歌、茶舞、茶禮、茶俗、茶道、茶藝,加之徐霞客在順寧《今鳳慶縣》考察發現了名品『太華茶』和馮紹裘創制國際名茶——『滇紅』,全區又有近70萬畝的滿山遍野的茶園和享譽世界最高茶價的名牌茶,臨滄地區,已不愧是雲南、中國和世界最大的『茶鄉』;臨滄區的名茶,已不愧是受英國女王倩睞的世界優級茶品。

古茶根深源長

臨滄地區是一個古老的茶區。

具有獨特的雲南大葉茶種,又有制茶及貿易往來的社會基礎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順寧府志》載:『順寧,舊名慶甸,本蒲蠻之後,有悠久的種茶歷史』,野生茶更是另人刮目相看。

野生種 區內的樹齡超過2500年面積373公頃《5595畝》的雙江勐庫野生茶林。

其最突出的野生特點:一是從地理分佈上垂直分佈在海拔2250~2720米的原始森林中;二是樹勢,葉片等均具有明顯的野生茶形態特征。

其中一株高22米的喬木,基幹圍粗3.25米,胸圍3.1米,樹幅13.7×20.6米,分枝密充中等,生長勢強;葉片為橢園形,長13.8~16.5厘米,寬6.2~7.5厘米,先端漸尖,葉基楔形,葉脈無毛,側脈9~11對。

進入春季開采期,一葉三葉長6.5厘米,一葉三葉長7.5厘米,芽和嫩葉為淺綠色,鱗片呈黃綠色。

唐代陸羽《茶經》,開宗之句為『茶者,南之方嘉木也』。

指出茶葉的起源地在南方,這個南方,據專家研究就是雲南。

唐代《蠻書》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變以椒、薑、桂和烹飲之』。

唐朝南詔時期,『銀生』即現在的景東,是南詔國『銀生』節度府所在地,『銀生』的轄區曾一度包括今臨滄地區。

說明早在唐朝時,滇西南瀾滄江流域廣大山區已是茶葉的重要產地。

到了明朝,雲南臨滄區已有名茶問世。

徐霞客到臨滄區鳳慶縣大寺高梘槽時,住在一個姓梅的農家,主人以『太華』名茶招待,『茶味甚佳』。

當時,朝庭的官宦人家都喜歡喝雲南茶、臨滄茶。

《紅樓夢》第63回記述:『林之孝又向襲人等笑說,該燜些普洱茶喝,襲人、晴雯二人忙說,燜了一缸子女兒茶,已經喝過兩碗了』。

史書記載的『銀生界諸山』當時區域包括今臨滄地區范圍內的鳳慶縣的夾江一帶和雲縣漫灣、忙懷、茶房、大石,臨滄縣范圍的邦東、馬臺以及雙江縣一帶。

當時的普洱《銀生城》是滇西的茶葉集散地而名聲遠傳。

滄源糯良大黑山、鳳慶縣山頂塘大山、臨滄縣南美、雙江冰島等地原始森林及次生林內均發現相聯幾十株至上千株,上萬株成片野生茶樹群落,大的高達10~21米,直徑20~54.4米,樹幅6×8~6×10米,鳳慶大黑山龍塘箐旁的錦秀桂花村部分遺留的老房屋木木 梁 柱及裝修的木板均為大茶樹。

經科研部門歷次對茶樹資源進行全面普查資料證明,臨滄境內有雲南大葉茶群體野生種,屬茶樹資源原產地之一。

世界茶組植物已發現有40種,分佈在雲南的最多,在瀾滄江、怒江和元江流域的深山老林中,人們可以看到許多的野生型和栽培型的古老茶樹,鳳慶小灣鎮錦秀村香竹箐一株高 9.03米,胸徑1.6米,圍粗5.82米的大茶樹,近年據中國農業博物館專家初步認定,已有3750年的歷史,是當今地球上最古老、最粗壯的大茶樹,被專家譽為『香竹皇』,說明臨滄區確是茶樹起源的中心之一。

中外學者認為:雲南發現的大葉茶,早於他省,尤以瀾滄江兩岸為最多。

雲南是茶樹的原產地,臨滄地區地處瀾滄江畔,宜茶地理位置與氣候得天獨厚,野生、半野生茶樹南起滄源縣糯良鄉,北至鳳慶縣詩禮鄉,從海拔1200米至2700米高程范圍內,全區8縣均有野生茶分佈。

栽培種 臨滄大葉茶栽培記載見於《順寧雜著》:『楚僧洪鑒名王縉和尚,來此……建立禪院,名曰:‘太華寺’。

太華寺為順寧禪林第一寺,其谷間多有茶,味淡而微香,較普洱茶細,鄰郡多購,覓者,不可多得』。

明成化二十一年《1458年》,雙江勐勐土司派人從外地引種200餘粒,在冰島培育成活150餘株《1980年查證,冰島尚存第一批引種30餘株》。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雙江傣族十一代土司罕木莊發的女兒嫁給順寧土司,送茶籽數百馱,在順寧繁殖,稱為『元頭種』,鳳慶大寺鄉平河現有兩株。

元頭種在順寧繁殖,並形成鳳慶大葉茶群體品種。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雲縣茶房紳士石峻從勐庫購進茶籽30馱,在茶房定植。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順寧知府琦嶙督實業團長甘自東和木證明等開辟鳳山,自勐庫引種種植,並設實業局於半山,主持推廣茶業,環山數十裡普遍種茶約五萬餘株,五年采摘,總計得茶2.5萬餘公斤。

宣統元年《1909年》緬寧署通判房星東購入茶籽分發各鄉種植,栽活十萬餘株,隨後,實業局長邱裕文又督促種茶,遍及全縣六七千戶,年產八千至一萬馱,由康藏商人收購運銷外地。

宣統二年《1910年》,永康《今永德、鎮康》州牧唐善祥首倡種茶,屢次從勐庫引種種植。

時至今日,居住在勐庫野生茶樹林附近的立所寨、五家寨、豆腐寨、大富賽和小富賽的茶農還經常到古茶林挖茶樹幼苗補植自家茶園。

據了解,此法效行已久,並且野生茶樹等成長後茶葉質量、產量與栽培型的茶葉品質、數量均無大的差異,甚至在抗病能力方面尤於栽培種群。

韻味無窮的茶道

臨滄既是一個古老的茶區,又是一個完整保留悠久飲茶習俗的地區。

可謂臨滄有多少年的人類文明史,就有多少年的茶道文化。

茶文化是有關茶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總和,茶文化在歷史演變中,始終內含著一種真、善、美的崇高精神。

茶葉是色、香、味、形四美俱全之物,正可與人們追求的真、善、美的精神相吻合。

詩人韋應物說:茶,『潔性不可污,為飲滌塵煩,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源』。

盧仝的《茶歌》更道盡茶性之神奇:『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以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而今信息時代,風雲變幻,工作生活節奏感緊張,關系復雜,人們非常需要松弛神經,調適心靈,升華精神,茶被譽為『靈魂的飲料』,對人心有一種特別的陶冶作用,通過茶文化的熏陶,『盡茶之真,發茶之善,明茶之美』,可以升華人的精神,有利於創造新的人類文明。

大旅行家徐霞客1639年到鳳慶時,先民用『百抖太華茶』招待他,呷了一口淡黃清澈的茶湯,隻覺得香氣馥鬱,濃香純正;再飲,更是滋味清爽,竟不住連聲贊嘆:所品飲過之茶不可勝數,可如此好喝的茶,還從未喝過,於是欣喜吟誦起唐宋詩人東野居士戴丙的《嘗茶》詩:『白汲香泉帶落花,漫燒石鼎試新茶』。

並動情地寫下了當天的日記:『過一村,已黃昏,又下二裡,而宿於高梘槽,店主梅姓,頗能慰客,特煎太華茶飲予』的傳誦千古的品飲百抖太華的茶日記,使中國茶文化更具韻味和魅力。

《滇海虞衡志》載:『順寧太平茶,細潤似碧螺春,能經三瀹,尤有味也』歷史上春茶會,往來省內外客商多如行雲。

茶馬古驛道上青龍江橋馬鈴聲聲不斷,吆喝聲不絕於耳,春茶源源不斷地銷往省內外,走俏國內外100多個大中城市,遠銷東南亞37個國家和地區,最高年創匯達700多萬美元。

如今的鳳慶『早春綠』茶,香氣似花沁人心脾,鮮爽而持久;回味似蜜甜凈,濃烈而甘醇。

『一杯春綠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

人類的茶文化發祥於中國南方,起源於雲南瀾滄江畔。

隨著四大發明的傳播,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不斷加強,中國的茶文化沿著『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以及海道向四方遠傳,最終傳遍於世界。

民眾創造了茶文化,名人提高了茶文化。

雲南各民族公認德昂族是『古老的茶農』,而德昂族就是臨滄區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

據載:德昂族是雲南最早發現茶葉有藥用功能並把茶葉作飲料的少數民族。

世居的佤族、佈朗族、拉祜族、傣族等少數民族都有悠久的種茶、飲茶傳統習俗。

唐代詩人盧仝寫下了傳唱千年的《茶歌》;陸遊寫茶詩三百篇,蘇東坡伴著紫砂茶壺吟詩揮毫;乾隆皇帝四次遊訪西湖茶區,加封『禦茶』18株;著名作家老舍酷愛茶藝,留下名劇《茶館》。

把茶文化提高到皇家的高度和反映到人類靈魂的深度。

臨滄各地各民族傳統的飲茶習俗豐富而又各異,飲用方法以薑茶、糊米茶、糖茶、鹽茶、嚼茶、烤茶、煨茶為多。

其中,習慣飲烤茶是臨滄地區12個世居民族的癖好,方法是先將小土罐置於火塘上烤燙,隨意抓一把春、夏、秋、冬茶放入罐內,邊烤邊抖,邊抖邊烤,使茶葉均勻加熱,抖動100次為宜《又名『百鬥茶』》,待茶香氣撲鼻,茶桿泡黃,稍有爆聲時,沖入滾滾的山泉水,『 口 茲 』的一響,水註將浮沫沖出罐口《又名『沖天茶』》,清香四溢,稍後,倒入杯中品 嘗。

民間有頭道苦、二道澀《略帶石頭、竹子的自然清香》,三茶四茶好敬客《色、香、味俱全》。

每當呷上一口烤罐茶,頓覺滿口留香,甘甜濃鬱,釅味中帶有幾分鮮爽,再飲,倍覺清香甘醇,心曠神怡。

難怪來自北國的作家,《山西文學》副主編燕治國激動地稱譽臨滄茶道:『南國水土南國情,麗人城中品佳茗;他日我回太行去,醉裡常思茶山青』。

李鑒堯先生寫詩贊道:『喝一口,神清氣爽;喝兩口,嘴角留香;喝三口,味中有味;喝四口,雲遊仙鄉。

識得茶味與世味,今日詩仙應你當』。

臨滄生產大葉的各族農民千百年來創造了茶具、茶禮、茶歌、茶舞、茶的故事、茶的氛圍,陶冶了情操,煉鑄了好客的心靈,美化了環境,怎不使遠方的客人陶醉!怎不使四方的朋友美夢常在!全國每百萬人口中擁有百歲老人的比例為6.4,我區每百人口中百歲老人所占比例為24.8,臨滄現有57位百歲長壽老人,皆是嗜好飲茶之人。

為追求健康長壽,人們對自然保健飲品、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趨勢日益高漲,臨滄有必要發揮大葉茶的品質特性,運用現代科技、生產系列的茶飲品、茶食品、茶藥品及茶用品,不斷拉長茶的產業鏈,做強做大臨滄大葉茶產業。

深化茶文化的發展,拓寬茶道的領域,對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建設將帶來多方面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在這方面,臨滄地區在『十五』計劃中進一步作了加強。

如今,臨滄又建成東南亞最大的茶文化風情園,占地面積110公頃,總投資3480萬元。

茶文化風情園以臨滄茶為靈魂,融民族風情為一體,集行、遊、購、食、宿、娛樂等功能的綜合性人文旅遊景點,其品位以滇茶文化和臨滄大葉茶為龍頭,以臨滄少數民族飲茶習俗為窗口,涵蓋臨滄區世居民族茶文化,乃至雲南茶文化的內涵。

臨滄茶文化風情園位於臨滄行署以北3公裡的忙畔青龍山茶園,1998年被省政府列為雲南省25個旅遊精品之一。

2001年3~4月,臨滄機場通航暨首屆中國臨滄佤族文化旅遊節之際,她以熱情美麗的英姿和現代新型企業的風貌歡迎四方賓客。

最近,著名作家彭荊風等一行23人以及省地方志辦主任、副研究員胡華生、省通志館副館長、副編審李成鼎等文人墨客先後在茶文化風景園談笑風生,觀賞著大型茶文化壁雕、旱噴泉、曼生十八式、茶壺雕塑、茶聖陸羽塑像、《茶經》全文、遊客制茶作坊、大型茶文化陳列展、茶藝茶道館、皇家茶道、朝仙工夫茶、佤族和彝族茶道表演。

各級各界人士及國際友人每日絡繹不絕,他們無不為臨滄豐厚的茶道文化所陶醉、留念。

茶對人們的陶冶作用是通過人和茶、茶器、茶境的聯想過程而實現的。

泡茶、品茶是一種別致的藝術創作活動,需要調身、調息、調心,達到敬、清、和、靜的心境,並與壺、杯、茶、水、境發生物我兩忘的溝通。

加之泡茶者與品茶者都處在一種特殊的審美過程中,再配以古色古香的茶具和玄運空靈的樂曲、樂舞,人們的心情從現實的功利關系中超脫出來,進入理想的茶道境界。

高雅、清靜的茶館還是人們訪親會友、交流信息、會談商務的理想之所。

念好『茶經』,弘揚臨滄茶文化,振興臨滄茶產業,建設民族文化大省、綠色經濟強省和國際大通道,實現民族文化、生態環境、社會經濟協作發展,臨滄社會將更文明,更美好。

她將與漫灣、大朝山、小灣三大電站編織成一幅紅花與綠葉,金光與美玉交相輝映的、多姿多彩的巨大美景展現於21世紀,成為新世紀最新、最美、最具特色的『世外桃園』屹立於『太陽轉身的地方』,讓世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