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於明朝時期
明成化年間,當時的地方官員到京城上貢,選遍六大莽山各寨之茶,最後發現曼松茶色香味俱全,且用開水沖泡後有”站立不倒”,於是便使馱馬送到朝中。
憲宗皇帝品過此茶贊不絕口,當即確定該茶為朝廷專用”貢茶”。
明王朝為保證曼松茶的品質,任命倚邦人葉氏為土司,專門負責”曼松站立貢茶”的生產加工。
葉氏又任命曼松寨頭人李氏具體負責該項事務。
李氏通過幾年努力,將”站立貢茶”發展到令人滿意的規模。
因此,李氏得到了”貢茶王”的名號。
清朝時期的輝煌和沒落
到了清朝,一個叫曹當齋的人成為倚邦的統治者,曼松貢茶步入輝煌。
每年二月,茶葉萌芽時,曼松頭人受命采辦貢茶,貢茶分為芽茶、蕊茶、女兒茶。
采辦期間,所有商人不得入山。
曼松茶園正式成為”皇家茶園”(貢茶園)。
皇家茶園共有3片:曼松的王子山、背陰山,還有一處是靠近曼臘的一個傣族寨子附近(數量偏少)。
清代末期,由於貢茶任務太緊,約300擔(皇室的100擔,和其它各級官吏索要的200擔),所以茶農把大多數茶樹砍掉、燒掉,有的家族就此逃難,再也沒有回到曼松村。
1942年,已經十分嬴弱的倚邦再遭厄運,攸樂山的攸樂起義攻進了倚邦,戰火將倚邦燒了三天三夜,幾百年築就的古鎮,無數精美的建築全部化為灰燼。
這場劫難使倚邦元氣散盡,無法再振,幾百戶人家遷移他鄉,空涼的倚邦在大山深處漸漸被人們遺忘。
幾十年過去了,至今倚邦已僅有30來戶人家,大多為茶商的後裔,他們守護著祖宗的茶園不願離去。
(曼松是倚邦古茶山的一個村)喝著香甜的曼松貢茶,心裡總有些許酸楚。
鬱鬱蔥蔥的群山,青碧如水的藍天包裹著曼松村,曾經的貢茶園,竟看不到一棵粗大挺拔的古茶樹;近萬畝曼松茶園裡,僅留下了幾十篷(棵)被刈過的古茶樹,其中一篷(棵)根根部圍徑60多厘米,主徑卻變成11株小茶樹。
這片曾經輝煌的古茶園,衰落了,如同那座被盜過的王子墳,好叫人心痛呀!
讓人感到欣慰的是,當地的有識之士精選曼松古茶樹遺種,采用稀植的方式,在完全生態的前提下,又重新種茶。
貢茶村人們的生活正在被茶文化的蘇醒悄悄改變著,明天又將煥發出勃勃生機。
我在這裡聽到、看到的,不僅僅是一段令人回腸蕩氣的古老傳說,和一山山碧綠的茶園。
在曼松茶的背後,是西雙版納茶文化的影子,是用茶書寫出的嶄新詩篇。
我是一個雲南茶區的小茶農,因特別喜歡茶,也因茶結識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茶葉發燒友,這也是人生難得的一份茶緣。
如果您也喜歡茶:請加我個人微信:sfy407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