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故事二:洞庭碧螺春。《圖+文》

對於碧螺春名稱的由來,說法不一。

說法一:

清代《野史大觀》記載:『洞庭東山碧螺峰石壁,產野茶數株,人稱‘嚇煞人香’。

康熙己卯,撫臣朱犖購此茶以進,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曰碧螺春』

說法二:

從前,在太湖的西洞庭山上住著一位勤勞、善良的孤女,名叫碧螺。

碧螺生得美麗、聰慧,喜歡唱歌,且有一副圓潤清亮的嗓子,她的歌聲,如行雲流水般的優美清脆,山鄉裡的人都喜歡聽她唱歌。

而與隔水相望的東洞庭山上,有一位青年漁民,名為阿祥。

阿祥為人勇敢、正直,又樂於助人,在吳縣洞庭東、西山一帶方圓數十裡的人們都很敬他。

而碧螺姑娘那悠揚婉轉的歌聲,常常飄入正在太湖上打魚的阿祥耳中,阿祥被碧螺的優美歌聲所打動,於是默默地產生了傾慕之情,卻無緣相見。

洞庭碧螺春

在某年的早春裡有一天,太湖裡突然躍出一條惡龍,盤踞湖山,強使人們在西洞庭山上為其立廟,且要每年選一少女為其做『太湖夫人』。

太湖人民不應其強暴所求,惡龍乃揚言要蕩平西山,劫走碧螺。

阿祥聞訊怒火中燒,義憤填膺,為保衛洞庭鄉鄰與碧螺的安全,維護太湖的平靜生活,阿祥趁更深夜靜之時潛遊至西洞庭,手執利器與惡龍交戰,連續大戰七個晝夜,阿祥與惡龍俱負重傷,倒在洞庭之濱。

鄉鄰們趕到湖畔,斬除了惡龍;將已身負重傷,倒在血泊中的降龍英雄﹣阿祥救回了村裡,碧螺為了報答救命之恩,要求把阿祥抬到自己家裡,親自護理,為他療傷。

阿祥因傷勢太重,已處於昏迷垂危之中。

洞庭碧螺春茶樹

一日,碧螺為尋覓草藥,來到阿祥與惡龍交戰的流血處,發現生出了一株小茶樹,枝葉繁茂。

為紀念阿祥大戰惡龍的功績,碧螺便將這株小茶樹移植於洞庭山上並加以精心護理。

在清明剛過,那株茶樹便吐出了鮮嫩的芽葉,而阿祥的身體卻日漸衰弱,湯藥不進。

碧螺在萬分焦慮之中,陡然想到山上那株以阿祥的鮮血育成的茶樹,於是她跑上山去,以口銜 芽,泡成了翠綠清香的茶湯,雙手捧給阿祥飲嘗,阿祥飲後,精神頓爽。

碧螺從阿祥那剛毅而蒼白的臉上第一次看到了笑容,她的心裡充滿了喜悅和欣慰。

當阿祥 及是從哪裡采來的『仙茗』時,碧螺將實情告訴了阿祥。

阿祥和碧螺的心裡憧憬著未來美好的生活。

於是碧螺每天清晨上山,將那飽含晶瑩露珠的新茶芽以口銜回,揉搓焙幹,泡成香茶,以飲阿祥。

阿祥的身體漸漸復原了;可是碧螺卻因天天銜茶,以至情相報阿祥,漸漸失去了原氣,終於憔悴而死。

滿身白毫碧螺春

阿祥萬沒想到,自己得救了,卻失去了美麗善良的碧螺,悲痛欲絕,遂與眾鄉鄰將碧螺葬於洞庭山上的茶樹之下,為告慰碧螺的芳魂,於是就把這株奇異的茶樹稱之為碧螺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