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茶具的選擇,很多時候並不難。
最關鍵是看眼緣。
合眼緣,價格也適合,對大多數人來說,根本不會過多糾結。
當即就會沖動消費,將新茶具買入手中。
講真,若是買主人杯,那倒還好。
但在『主泡茶器』的挑選時,先別急著看外觀。
有條件的話,最好先上手試一試。
看它的出水是順暢,還是斷斷續續?
看它的出湯效率是快是慢?
很多時候,判斷某個物件是否好用,親自一試,答案便知。
再續前文,在泡茶方面,手抓壺無法取代蓋碗。
因為它在一系列的泡茶環節中,都比不過蓋碗的簡單、直接、省事!
《2》
一、論註水
標準的、倒鐘器型的、口大的白瓷蓋碗,更便於環壁註水。
泡茶前,先準備起手勢。
一手持壺,一手持蓋碗,萬事俱備後,快速往下註水。
前三、四沖,環壁註水最好,先抓緊時間將幹茶徹底浸潤,更能泡出完整茶味。
而蓋碗的碗口寬,能提供充足場地,有利於環壁註水。
沿著巖茶幹茶條索,快速打圈,像懸空畫一個『の』字那樣,將茶葉打濕。
要是固定一個點往下註水,幹茶會受到水的浮力影響,浮起在湯水表面。
前幾沖時,幹茶沒能全部打濕,隻能釋放部分茶味,喝到的茶湯滋味根本不完整!
反觀那個粗陶手抓壺,它的本體更接近壺。
打開蓋後,分別對比蓋碗和手抓壺的『口』,顯然是前者的碗口直徑更寬。
壺口相對略窄的手抓壺,場地有限,不利於快速環壁註水。
隻能采取保守策略,定點往下註水,論前幾沖茶湯滋味的完整性,肯定是比不過蓋碗的。
《3》
二、論出湯。
蓋碗泡巖茶,借助合蓋處的缺口出湯。
由於蓋碗屬於分離式茶具,蓋和碗可以分開,合蓋角度可供自由調節。
開口大一些,茶水倒出時,流速會更猛烈。
但從穩妥起見,為避免滾燙的熱茶燙傷手,合蓋的開口不宜大、也不宜小,寬窄適中為好。
通常,註水完畢後,就要抓緊時間合蓋、出湯、瀝幹。
快速地一氣呵成,分秒必爭,才能達到『快出水』的泡茶要求。
蓋碗泡茶出湯時,順著蓋碗開口,茶湯能像水流湍急的瀑佈那樣,飛流直下。
短短數秒內,就能倒出大部分茶湯。
反觀手抓壺,它的出湯開口有別於蓋碗,出水口是固定的,不能調節。
用手抓壺泡茶,茶湯倒出過程如下:
一開始,順著扁平的壺嘴,茶湯快速倒出。
但這時,容易出現燙手風險。
當你往手抓壺內註滿水後,抓起壺,稍稍傾斜,將壺嘴對準公道杯。
霎時間,跟開閘泄洪那樣,滾燙的熱茶呼嘯著,奔湧往前。
甚者,當流速過猛時,熱茶還會偏離軌道,不按規則出牌,像洪水那樣漫過壺嘴,沿著手抓壺的碗壁,順流往下。
遇到這一幕,大家試著想想,當你伸手抓握在一個往外溢出滾燙熱茶的手抓壺時,分分鐘就得燙紅手。
SO,再次溫馨提醒,當你嘗試用手抓壺泡茶時,註水千萬別過滿。
另外,用手抓壺泡茶出湯,等『洪峰』結束後,茶湯呈現細柱狀倒出,流速偏慢,無法達到快出水的要求。
泡出一沖茶,起碼要接近10秒上下。
論出湯速度,遠不如蓋碗幹凈利落。
圖中所示的手抓壺,容量在130毫升上下,若剪開一泡8克的巖茶,全部投入其中。
那麼,前幾沖在無法做到快出水的前提下。
茶湯滋味必然會被泡濃、變苦,難以呈現出巖茶的香清甘活風采。
《4》
三、論瀝幹。
上一篇有提到,買茶具時,不建議大家入手那些『細高型』的。
不論蓋碗,還是茶壺,都是如此。
因為當茶具的『身高』過高時,意味著最底部的茶水難以瀝幹。
倒出茶湯過程中,看似大部分茶水已經流出,但實際上,底部仍舊留有底湯。
再倒一次,又能流出一縷茶水。
平放回來,再倒一次,如動圖所示,仍舊有一絲細流。
事不過三,再重復一遍出湯動作,此時終於能看到,滴滴答答的水滴流出。
看到這一幕,麻花心想,這下終於泡完一沖茶,大功告成了。
不成想,用茶夾撥開茶葉,往裡細細看了遍,底部還是留有少量茶水。
要想徹底瀝幹茶湯,用這樣的細高型手抓壺,根本不實用!
而茶湯沒瀝幹,會影響接下來的茶味表現。
導致下一沖註水時,底部被悶得極度濃重的苦茶濃茶得到稀釋,但最終喝到的茶湯,則會越泡越苦澀。
論每一沖之間的茶味層次表現,遠不如用蓋碗泡茶時,徹底瀝幹茶湯來得好。
在泡茶出湯時,若是拖泥帶水,沒能瀝幹茶湯,對茶味帶來的傷害著實是太大!
《5》
四、論聞香。
粗陶表面無釉,摸著略粗糙。
再加上,粗陶這個材質本身,燒制溫度沒有陶瓷來得高,內部保留一定『毛孔』。
泡茶時,受到熱力的熏蒸,很容易吸附茶香,影響一泡巖茶的完整茶香表現。
而白瓷材質,光潔細膩,不吸香、不吸味,更能真實還原出各類巖茶身上的焦糖香、木質香、桂皮香、蘭花香、當歸香等。
除了材質的限制外,手抓壺的器型也不利於聞香。
因為,手抓壺的整體更偏向於『壺』,在實際喝茶時,少有人揭開壺蓋來聞香。
這個舉動光是想想,就著實太怪異。
而蓋碗不同,蓋碗泡巖茶,每一沖在倒出、瀝幹茶湯後,都可以抓緊時間,趁熱去聞蓋香。
甚者,熱聞之後,還可以再聞幾遍。
在不同溫度狀態下聞香,更能完整捕捉一泡巖茶的前調、中調、尾調等完整香型。
最後的最後,就事論事,那個直筒型的粗陶手抓壺,不僅看葉底、看幹茶,裡面黑乎乎的,啥也看不清。
就連在聞葉底香時,也不如敦實的白瓷蓋碗,來得方便直接。
《6》
所謂『兼具蓋碗和泡茶優點』的手抓壺,經過測評,發現它在泡茶實戰方面,和蓋碗一比,戰鬥力實在太弱。
平心而論,很多新興的、新奇的、新穎的茶具,僅供一時嘗鮮。
若是價格不貴,買入手來試一試,滿足好奇心,倒也無妨。
但論實用性,它的優勢可有可無,而缺點卻能列出一籮筐。
比如,無法聞蓋香。
比如,底部難瀝幹。
比如,茶湯流速慢。
比如,註水動作受限。
比如,不利於搖杯聞香。
可見,泡巖茶,還是用蓋碗好。
白瓷蓋碗泡茶的諸多妙用,不論任何茶具,誰也替代不了!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