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茶的口感各異,不同的茶帶給人不同的感覺,這些感覺或好或不好,都組成了你對茶的感覺,從而產生喜歡的茶和不喜歡的茶,這些無形的感覺你說得清嗎?
感覺到甜味
茶葉的甘甜風味,是由茶葉裡的『甜味物質』的多少決定的。
茶葉的甜味物質,是茶葉裡具有甜味感的物質的總稱。
對茶的苦味和澀味有掩蓋和協調調和作用。
茶葉的甜味物質有三類:
以遊離態存在子茶葉中的單糖和低聚糖,如:葡萄糖、半乳糖、果糖、鼠李糖、麥芽糖、蔗糖等,是茶葉甜味物質的主體成分;
帶有甜味的遊離態的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絲氨酸、蘇氨酸、羥基脯氨酸和在茶葉加工中形成的亮氨酸、異亮氨酸、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纈氨酸等;
茶葉兒茶素合成的中間產物二氫查耳酮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和香豆素的異構化合物等。
又苦又澀
很多人喝茶,僅憑一口,就妄下定論。
入口苦澀,他就覺得這不是好茶,這是冤枉了茶的『苦澀』。
帶有『苦澀味』的茶,不一定就是不好的茶,往往還是好茶,這是因為茶葉苦澀味的濃淡,由它所含有的苦澀味物質的多少所決定。
茶葉的苦味物質,主要有:咖啡堿、可可堿、茶葉堿、花青素類、茶葉皂苷、苦味氨基酸及部分黃烷醇類。
茶湯的苦味常常與澀味相伴而生,在茶湯的滋味結構上占主導地位。
茶湯中的生物堿與大量兒茶素類物質形成氫鍵締合物,在兒茶素類和咖啡堿相對含量都較高的茶葉中,茶湯濃醇鮮爽,是優質茶葉的表現。
茶葉的澀味物質,主要有茶多酚類、醛、鐵等物質,其中兒茶素類尤為重要。
脂型兒茶素苦澀味較強,它在芽葉裡的含量遠遠高於粗老葉片。
正常情況下,采制幼嫩一芽一、二葉的茶品,其苦澀味比采制一芽三、四葉的厚重得多。
所以,帶有『苦澀味』的普洱茶往往是高嫩度、高級別的茶品。
這亦是中低檔茶滋味比較淡薄的原因。
就普洱茶而言,凡茶品嫩度高、陳香顯露、苦澀味低淡的,必是陳年老茶,是茶葉長期存放後,苦澀味物質大量降解、轉化消失使滋味變得醇和的結果。
當然,也有其他原因造成茶的苦,采摘病蟲危害嚴重的原料制成的茶葉,苦澀味往往比正常芽葉重,甚至出現『惡苦』、『腥臭』。
這樣的苦和茶本身有的那種苦味,是完全可區分的。
同樣,無論茶質優劣,澀的存在是茶葉『與生俱來』的。
茶之澀主要是由茶多酚類《主要是兒茶素、酚酸、縮酚酸等物質》、醛、鐵等物質對人的味覺作用的結果。
盡管人們總是把苦與澀相提並論,但澀與苦仍然分屬於不同味覺。
澀是一種給人感受甚強卻難以言表的東西,在味覺世界中占據著特殊位置。
它不是『麻』卻略有『麻』意,並非苦而與苦相近,澀味像吃青柿子一樣,與滑潤呈相反狀態,具有收斂作用。
澀,在茶的諸味中常常處於不受待見的地位,甚至不及苦。
苦尚可清火解毒,有所謂『良藥苦口』之說。
而澀則令人難以下咽,味何以堪?
所以茶人們制作茶品時,往往為祛除澀味而竭盡努力。
在茶葉制作中的『殺青』環節,溫度不夠或時間不足會造成茶葉具有較重的『青澀味』,普洱茶經過一定時間的貯藏陳化,經過氧化聚合過程,茶湯的澀味可能大大降低。
苦澀的茶不一定是壞茶,但苦澀化得快的茶一定是好茶。
苦澀其實可以說是茶葉內含物質豐富的證明,苦澀化得快,證明制茶工藝好,是好茶。
所以,你可千萬別冤枉了茶的苦澀,反而要懂得鑒賞與分辨它,這樣才不會錯過了那些好茶。
口幹舌燥
原以為喝茶可以解渴,不想有時喝茶後,會感到口幹舌燥,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引起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復雜的:
1、正常人舌面一般會有津液滋潤,反映為舌面的潤燥。
在中醫上,潤燥反映體內津液的情況。
正常舌苔不幹不濕,而津液過少就會口感舌燥,無苔幹燥表明體內津液已耗,外感病多為燥熱傷津,內傷病多為陰虛津液不足。
經常性的口幹舌燥,這跟喝茶本身關系並不密切,這點另當別論。
2、茶多酚類引起的幹澀。
茶葉中含有多酚類物質,這種物質入口會在舌頭上形成一層不透水的膜,讓舌頭發幹、發澀。
這層膜破掉之後,便轉化成了大家常見的回甘,這也是一種好茶的標志。
同時,這種狀況一般也會在茶多酚含量較高的茶類比如綠茶、生普等往往會更加明顯。
3、飲用過熱茶引起的幹澀。
飲茶提倡熱飲或是溫飲,但過熱飲用會燙傷口腔,產生一種幹澀感。
其實我們喝過熱的開水,也會有相似感受。
此外,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提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
溫飲則火氣因寒氣而下降,熱飲則茶借火氣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
4、一些茶所謂的『火氣』較大。
一方面,傳統醫學認為,食性有『四性五味』之分,寒、涼、溫、熱四性和酸、苦、甘、辛、咸五味。
茶類中,則以綠茶、白茶最涼,青、黃茶則相對性平溫和,紅茶、黑茶茶性相對溫熱。
另一方面,一些新加工出來的茶葉,如剛剛經過殺青幹燥的綠茶或是剛剛烘焙過的茶葉,往往『火氣』未消,這時飲用,一些人往往舌面、喉嚨會有一種幹澀感;而絕大多數茶類經過一段時間後,都不會出現這種狀況。
此外,一些人對茶毫反映敏感,對於一些多毫的茶如碧螺春、白毫銀針等,喉嚨受到刺激,會有種癢與幹的感覺。
如此,我們便明白了為什麼有時喝茶會有舌面發幹的感覺。
其實,它如同我們感受其他味覺一樣,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大可不必擔心哦。
鎖 喉
茶友在品飲茶品時,多少都曾遇到俗稱『鎖喉』的狀況,表現為咽喉間有過於幹燥、吞咽困難、緊縮發癢、疼痛等不適感。
導致普洱茶鎖喉口感主因有六,不同的原因導致的鎖喉感略各有差異。
1、高沖。
沖泡時註水高沖,以及出湯時茶湯高沖註入公道杯,或是茶水由公道杯註入茶杯時高度過高,都會產生咽喉上部緊縮,難下咽之感受。
2、緊壓茶未醒茶。
緊壓茶拆剝後,未經適當的時間與環境進行醒茶,馬上進行沖泡,會產生咽喉中段緊縮感。
3、倉儲環境問題。
高溫高濕或不通風環境都可能導致茶品鎖喉。
另外,茶品若無包裝與容器,直接放置於空氣中,快速氧化出現油耗味時,也會出現鎖喉現象。
4、制程高溫幹燥。
茶品制作過程中才用了高溫制程,包括毛茶和成品緊壓茶采用高溫烘幹或是刻意焙火,都會導致鎖喉。
5、成品日曬幹燥。
成品單餅直接日曬幹燥,或是未完全幹燥前包裝整筒日曬幹燥,都會引起鎖喉現象。
6、不當拼配。
因拼配茶區導致茶質沖突,亦會導致鎖喉感,此種狀況較為少見,隻發生在新制生茶階段,待陳化數年後鎖喉感會消失。
具體到某款茶品,還需注意上述導致鎖喉因素的輕重程度、不同因素的復合作用,以及沖泡時采用的茶水比,和品飲者自身的敏感程度,這些都會影響茶品鎖喉感的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