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十大茶葉消費新趨勢,你覺得哪幾個必火?《圖+文》

【普洱茶圈】茶,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給人們總是一種悠遠曠古的『時光』味道。

然而,在21世紀的今天,茶的消費已然超出了傳統的囿限,正以一些更時尚、更便捷的方式進入人們的生活。

畢竟,茶這種歷史悠久的國飲,之所以能綿延千年,從古代一直綿延到今天,它的生命力正是在於充分尊重傳統的同時也不排斥時尚,是一種兼容並蓄的存在。

茶食品、茶飲料

茶是天然的抗氧化劑、風味改良劑和營養功能助劑。

速溶茶、茶酒、茶火腿、茶葉籽油……打破了茶千百年以來作為飲料的傳統形象,所用的原料幾乎都是毫不起眼的如低檔茶、下腳料等,卻創造了遠遠超出原料本身的價值。

因此,茶在食品、飲料行業的滲透與融合,為增加食品、飲料產品的花色品種提供了一條嶄新的思路。

國內外業界都熱衷於將茶引入一些容易被人們特別是年輕人所接受與喜愛的休閑食品上,開發出茶冰淇淋、茶巧克力、茶爽含片、茶糕點、茶香腸等及茶汽水、茶酒等創意產品,滿足消費者求新求異的消費心理,贏得了一批忠實的『粉絲』。

茶膳

【普洱中國】作為歷久彌新的中華飲食中的一部分,茶亦是一門舌尖上的綜合藝術。

除了品以外,茶還同食物一樣可以吃。

這裡所說的『吃』,不是硬生生地把茶給吞下去,而是有藝術地吃——將茶入膳,或為主料,或為佐料,把茶的色、香、味等風味特征與食材有機結合,並做到五味調和,使菜肴活色生香,既賞心悅目,又美味可口,而且還能通過茶與食材的結合發揮二者的保健功效。

茶膳是品茗、饌食以及養生相互滲透與參融的結果。

茶保健品

茶是健康的飲料,而且茶最初便是作為藥用的,如何科學健康地利用茶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茶樹渾身都是寶』。

一棵茶樹,從葉到根、莖、花、果中,都富含多種有效成分、功能性成分。

其中,茶多酚是茶中保健功能最多、最齊全的成分,加之提取技術的日臻成熟,它已經廣泛應用於醫藥、保健品、食品等多個領域,尤其是在醫藥、保健品行業應用得最普遍,原料、終端產品都較為豐富,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

茶人服

茶人服,是面向茶人、推崇國學文化以及向往樸實文化生活的人士提供的一類服飾產品,以感受自然、內心舒適為突出的特點,給人身感、觀感、以及心感俱佳的良好體驗。

茶人服是將茶道文化與時裝進行結合的一次跨界嘗試,通常立意於儒家文化與宋代美學,崇尚清淡自然、不執不妄的中和之道。

未來茶人服的發展潛力和拓展空間無疑是巨大的。

茶杯

中國傳統茶具,多是『一壺配多杯』的格局,如今,茶友圈裡出現了一種新風尚:不管去哪喝茶,都帶上自己的專用杯,即『私杯』。

一壺清茗,人手一盞美瓷,既衛生健康,又別有一番雅趣。

所謂『私杯』,必然是茶人們自己的心頭愛,都做得非常精致,有特色,尤其是一些從知名窯口出來的,或是手工柴窯燒制成的,由於原料、工藝皆屬上乘,價位可達數千甚至上萬元。

一隻小小的品茗杯,不僅是實用的茶具,更因為它的『獨一無二』而成為一件藝術品,是個人品位的象征。

私房茶

私房菜早已是深入人心,私房茶也躍入茶人的眼簾。

它原本指的是貴客專享的、獨一無二的、限量發售的茶,特點是小眾流通、有錢不一定買得到。

後發展到專一的區域采摘,靠專人制作的茶。

而所謂的『專人』,可以是文化遺產傳承人,可以是德高望重的制茶高手,也可以是玩茶客,有一條可以肯定:這茶不是很多,甚至於非常稀少。

對於持有人來說,具有鮮明的特色和個人傾向。

屯茶

茶,能喝也能收藏。

這點在普洱茶身上,表現得尤其突出。

2007年普洱茶收藏熱,將茶價推向了巔峰。

引得無數懂茶、不懂茶的人爭相屯茶。

近年來白茶、黑茶等茶類又掀起收藏熱潮。

茶葉專家表示,對『陳茶跟風收藏』現象,喝茶人要客觀看待,切忌盲目跟風收藏,收藏的時候要注意茶葉的幹度和濕度、避光、通風等儲存條件,以免茶葉發黴變質。

簡裝茶時代

近兩年,隨著三公消費降溫,禮品茶市場萎縮,加之市場回歸理性,高價茶幾乎無人問津。

於是產品單價隨之降低,茶企的利潤攤薄,相應的成本需要降低。

茶企把目標投向精簡包裝成本。

拒絕俗氣的奢華,追求包裝的設計感,在設計、材質、色彩等方面大膽突破,做出的產品包裝簡單、利落,色調清新、明亮,儼然已經成為茶葉消費的新趨勢。

簡約化、生活化將成為潮流。

茶旅遊

近年來,隨著旅遊業和茶業的發展,福建、浙江、貴州等各大產茶鄉、鎮都紛紛推出了以茶為題,營銷城市,促進旅遊的茶旅活動,把茶文化與旅遊產業結合,促進經濟發展、展示城市面貌。

另外,各大茶企業也紛紛推出了茶園、茶業制作基地、現場采茶制茶等體驗式茶旅,讓消費者親身感受茶的魅力,拓寬銷售渠道。

茶媒體

改革開放後,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人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改善,在國內外各種因素的促進下,中國內地的茶產業快速發展,人們對茶文化的關注度也有了極大的提升。

在這種勢態下,各種茶專業期刊、網站、書籍相繼應運而生,使茶文化活動具備了較高的文化品位和理論基礎。

2013年,隨著微博、微信的蓬勃發展,建立在『微』平臺的各種茶媒體也逐漸嶄露頭角,茶媒體呈現了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