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碗泡茶時,關於『註水』的4個大坑,看完真相,一個比一個離譜。《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搜狐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某次在外面喝茶,認識一位新朋友。

這位新朋友,自稱自己考過高級茶藝師證。

不過,話鋒一轉,如是自嘲:

『出來工作才發現,書本上教的內容都太流於形式,不夠實用』

此話何解?

朋友說,她在茶藝班培訓時,學了不少泡茶禮節流程。

但現在給客人泡茶,尤其是年輕些的客人泡茶,他們大多不習慣這些一板一眼的泡法,而是讓我們隨意些比較好。

也是,茶是用來喝的,而不是拿來看的。

泡茶時,能做到舉動優美,固然好。

但泡茶動作太慢,註水慢,茶湯倒出也慢。

當客人坐下來喝茶,等上半天,還沒喝上一杯茶,那就太尷尬了。

很多時候,流於形式的內容,要不得。

一切以實際出發,泡茶時,務實才是王道!

以註水手法為例,若在泡茶時,一味傾向表演風格,堅持下文的4個『炫技式』註水方法,反而會白白浪費好茶。

《2》

一、旋沖註水。

旋沖式泡茶的視頻,一度在網上很火,已經不止看到過一次。

有些新手會覺得旋沖泡法,看起來很高級,參考網上的視頻教程,註水的時候,將燒水壺提得高高的。

接著,細細的水柱輕柔落下,激起幹茶漂浮起來。

就像秋風中的落葉,秋葉如舞,在風中打著旋,輕輕飄落。

旋沖泡法的動作關鍵,在一個『旋』字。

幹茶在蓋碗內不斷打圈旋轉時,看上去宛如經典芭蕾舞天鵝舞裡的片段,美觀得很。

然而,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這種讓幹茶『旋轉舞動』的註水手法,美則美矣,但太耗費時間。

為了體現泡茶動作的優美,添入花裡胡哨的註水手法,必然會影響泡茶效率,註水過程更加耗費時間。

這會影響快出水泡茶動作的發揮,導致茶葉與熱水的接觸時間過長,茶味浸出過多,造成浪費。

為了實現快出水,註水動作要快。

兩三秒內往蓋碗內加滿水,才能實現快出水泡茶的要求!

另外,不是所有的蓋碗,都能玩出『旋沖』花樣。

得專門選口大的、容量大的蓋碗,才能提供空間,讓幹茶在註水時旋動起來。

但從實用性看,這樣的旋沖註水,除了看上去動作花哨外,實則對茶味提升毫無幫助!

《3》

二、懸壺高沖。

高沖式註水,在泡茶時得慎選。

當你將燒水壺故意抬高後,再往下註水,容易出現不少狀況。

比如,稍微沒拿穩,壺嘴沒能對準底下的蓋碗,熱水傾灑在蓋碗之外,那就太尷尬了。

比如,懸壺高沖時,水流會急遽地往下落,水流急,流速猛,稍微沒有收住勁,導致註水過滿,整個蓋碗變成『水漫金山』,根本沒法合蓋出湯。

比如,高沖註水時,水柱快速灑落在幹茶上,因為水流過急,難免會有部分水花濺出,將茶盤弄得到處都是水,場面收拾起來頗為麻煩……

再說了,用沸水泡茶時。

壺內剛燒開的沸水,正處於滾沸狀態,溫度很高。

泡茶時,直接將燒水壺提高,再高沖註水,萬一不小心被燙到,那就太麻煩了。

穩妥起見,往蓋碗內註水時,燒水壺的壺嘴還是盡量靠近蓋碗為好。

避免高沖,盡量從低處註水,快速打圈註水,直至註水線接近碗沿後,再放下燒水壺。

按照這樣的做法,註水過程會更加穩妥!

《4》

三、定點側註。

將這個動作稍稍分解,並不難理解。

即,註水隻往固定一個地方註入。

而所謂『側註』的講解,網上看到的泡茶視頻裡,如是講解:

『水柱沿著蓋碗內壁落下,不能直接‘澆’在茶葉上,避免破壞茶膽。

定點側註的路線先從9點鐘方向開始,水柱逐漸落入12點方向。

以蓋碗為圓心,慢慢環繞一圈註水,直至往蓋碗內加滿水』

看完前面這一長串內容,不少茶友心裡估計很懵。

因為,按照這樣的流程來泡茶,著實太繁瑣!

並且,繁瑣歸繁瑣,還對茶味呈現沒有積極作用。

在泡茶時,幹茶遇水而發。

蓋碗泡茶,註水動作的精髓在於,快速將幹茶打濕、浸潤、浸透,確保茶味及時浸出。

在註水時,隻將水柱沿著蓋碗內壁註入,沒有直接澆在幹茶上。

受到水的浮力影響,幹燥的、輕飄飄的茶葉難免會像北冰洋的浮冰那樣,漂浮起來。

一開始前1-2沖泡茶時,茶葉沒能徹底浸濕,泡出來的茶湯滋味根本不完整。

茶香,不夠馥鬱。

茶味略淡,達不到濃淡適中的理想表現。

再說了,所謂9點鐘方向註水、『破壞茶膽』等繁瑣講究,好比畫蛇添足。

在泡茶時,好茶不怕沸水燙,直接往下註入,更能充分激發茶味。

不論從哪個方面看,定點側註式泡茶,都沒有半點積極作用,實在沒必要!

《5》

四、細水流『吊香』。

這一新奇的註水方式,源自前段時間看到的直播。

按主播的說法,在泡茶時她會將水流盡量控制得細一些,細水長流,讓水柱輕柔地落在幹茶上方,效果類似文火慢燉,更能『吊出』茶香。

講真,這樣的做法實在太無厘頭。

因為,這番話乍一聽,雖然很是新鮮。

但實際操作起來,隻不過是故意拿一把壺嘴細長的燒水壺泡茶罷了。

定睛一看,看到主播展示出來的燒水壺,隱隱感覺似曾相識。

對了,這就是泡咖啡時,常見的手沖壺嘛。

但講真,這樣的燒水壺,不適合用於泡功夫茶。

因為它的水流,著實太細!

和前文提到的旋沖註水類似,泡茶時,要是用上這樣一把壺,註水效率別提有多慢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蓋碗泡茶,若想做到快速、幹凈、利落地泡出一沖茶,燒水壺的選擇也很重要。

壺嘴太細太窄,水流過慢的,不妥。

至少,這類手沖咖啡式的壺,註水太慢。

提壺註水時,哪怕花費小半天的工夫,手都舉酸了,水還沒加滿,這未免太不實用!

而常見的寬嘴家用燒水壺,註水時水流過猛,滾燙的水汽容易讓人燙到手,同樣不妥。

折中穩妥起見,選壺嘴長度適中,寬窄適宜的為好。

在泡茶這件事上,不需要太多花裡胡哨的工具。

簡單與實用,才是王道。

《6》

蓋碗泡茶時,比起炫技,求穩才是關鍵。

往蓋碗內註水時,要訣不外如此。

首先,動作要快。

註水快,短短數秒內結束,避免茶葉長時間與水接觸。

造成茶味過多浸出,將茶湯泡濃。

其次,雨露均沾。

即,在往下註水時,以蓋碗為圓心,提壺後快速打圈註水,確保一開始泡茶時,快速將幹茶浸潤。

等泡到後面,茶葉逐漸被潤濕後,選擇定點註,還是環壁註?

大可隨意。

最後,保質保量。

註水時,太少不妥,會打破茶水比例平衡,導致茶味偏濃。

註水過滿,導致溢出,同樣不妥,容易燙手。

最理想的狀態是在快速往下註水時,達到理想註水位置後立刻停止,整個註水過程中,沒有多餘水漬灑出到蓋碗外,弄濕茶盤。

泡茶,大可不需要表面功夫。

又快又好,細節之處更能見『真功夫』!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