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協助會制》磚茶被發現的意義在於以實物佐證了俄文版茶葉百科全書中磚茶的插圖,萬裡茶道的文化價值將會得到進一步有力挖掘和提升。
在漢口的俄國茶商是華商最大的競爭對手,然而1917年俄國大革命之後,俄商在漢口的洋行茶廠相繼關閉。
革命之初,蘇聯一度宣佈茶葉為奢侈品而禁止輸入,且中蘇未建立外交關系,俄境內的茶葉貿易被迫中止。
但是經歷百年飲茶文化的俄羅斯人,早以將茶葉視為生活必需品,人民需茶若渴。
蘇聯政府隻得重啟茶葉市場,惟將所有茶市買賣統歸ЦЕНТРОСОЮЗ(消費合作社)掌控。
中俄恢復外交關系後,蘇聯的消費合作社即在漢口訂制磚茶,惟俄商私營的茶葉公司不復存在,因此茶磚上則刻印消費合作社字樣。
在一本俄文版的茶葉百科全書上,有專節講述緊壓茶,書上所附之插圖,即見有沱茶丶方茶丶黑茶丶青磚和米磚紅茶。
而圖片最左下方之米磚,也壓印有火車頭圖案,其上中文因圖片解析度不足無法判讀,惟下方的俄文隱約可辨識ЦЕНТРОСОЮЗ字樣。
此消費合作社茶磚約產制於1920-30年代之間,且其上主圖與目前趙李橋茶廠生產的火車頭圖案米磚相似度極高,故判斷此ЦЕНТРОСОЮЗ茶磚圖案可能是現今火車頭商標的原型。
(有關ЦЕНТРОСОЮЗ消費合作社米磚分析,可參考前文〈【四宜茶話】原創–解讀蘇聯時期·ЦЕНТРОСОЮЗ (消費合作社)之陳年米磚茶 〉)
俄文版茶葉百科全書(『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чая『,2001 )有關磚茶的書中插圖,圖下註解'Плиточные чай. Россия,20-30-е годы ХХ веке' (磚茶,俄羅斯,1920 - 1930年代)
1920-30年代,雖是華商民族資本發展的時機,但是因為俄國的消費市場萎縮,且中俄之間外交多所糾紛,米磚銷俄大受影響。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1938年底武漢淪陷,鄂南茶區被日本掌控,統交由武漢制茶株式會社管銷,直到抗戰勝利,湖北的茶產業才部分恢復營運。
中茶公司(今中茶公司之前身)在鄂南羊樓洞成立民生茶廠,繼續產制磚茶。
現仍存世的1946年民生茶廠米磚茶樣,火車頭圖案清晰可見,圖樣似乎是延續蘇聯消費合作社的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