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工藝的綠茶風味有何區別?《圖+文》

綠茶在中國有著極其廣泛的受眾,許多人聽到』茶』字,腦子裡的第一個印象就是一杯綠葉沉浮的綠茶。

諸類之中,對綠茶風味影響最大,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工藝劃分法,分為蒸青綠茶、炒青綠茶、烘青綠茶、曬青綠茶四大類。

蒸青綠茶

蒸青綠茶,是采用蒸汽殺青工藝制成的綠茶。

蒸青的發明時間很早,歷史悠久,早在唐朝陸羽的《茶經》中就有記載:『晴,采之。

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幹矣』

把采摘下來的茶鮮葉,經過蒸青或者輕煮『撈青』軟化後,揉捻、幹燥、碾壓、造形,做成幹茶。

同時,它的香氣會相對顯得有點悶,帶點青氣,澀味略重,因而受眾面不廣。

最有名的蒸青綠茶是恩施玉露,產於湖北恩施市,屬於歷史名茶,始創於1680年前後,即康熙十九年前後。

炒青綠茶

炒青綠茶,因采用炒幹的幹燥方式而得名,是中國受眾最廣,產量最高的茶。

炒青綠茶按照外形,又可以分為三類。

一類是長炒青,幹茶像眉毛,也叫眉茶;一類是圓炒青,顆粒狀,也叫珠茶;一類是扁炒青,扁平光滑,也叫扁形茶。

風味特色:炒青綠茶的香氣濃鬱,有明顯的鍋炒高香。

炒青中有許多名茶,如洞庭碧螺春、西湖龍井、蒙頂甘露、信陽毛尖等。

烘青綠茶

烘青綠茶,與炒青綠茶的不同點在於,它采用炭火或者烘幹機烘幹,而非炒幹。

風味特色:烘青綠茶沒有炒青那樣光滑緊結,但幹茶的外形完整,稍稍彎曲,鋒苗顯露,呈現墨綠色,香氣清,滋味醇。

烘青綠茶產量僅次於炒青,各地都有,安徽、浙江、福建三省產量最高。

用細嫩鮮葉制成的烘青綠茶,多出名品,比如黃山毛峰、太平猴魁、高橋銀峰、永川秀芽等等。

鮮葉稍老些的烘青綠茶,多被用做窨制花茶的茶坯,沒有窨花的烘青叫做『素茶』或『素坯』,窨花之後叫烘青花茶,俗稱花茶。

曬青綠茶

曬青綠茶,鮮葉經過殺青、揉捻之後,直接放太陽底下曬幹的綠茶。

曬青淵源久遠,古人采集野生茶樹鮮葉曬幹貯存,雖然和現代的曬青綠茶區別很大,但或許可以看作其工藝的萌芽。

風味特色:曬青綠茶一般刺激性強,做成散茶飲用的比較少,如代表性的滇青,主要作為普洱茶的原料,經長時間的存放轉化後,茶葉的刺激性轉弱,口感變得更醇和。

中國喝茶人口中,近六七成的人喝綠茶。

綠茶入口微苦,飲後回甘,苦盡甘來,或許最能代表中國人的精神內涵。

本文來源:圖文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留言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