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的清香型和濃香型有啥不同?

烏龍茶,也叫青茶,屬半發酵茶,主要產區集中在福建的閩北的武夷山、閩南的安溪、漳平,廣東潮汕和中國臺灣地區。

烏龍茶的分類方式很多,按產地可分為閩南烏龍、閩北烏龍、廣東烏龍和臺灣烏龍;

按形態可分為條索形烏龍茶、顆粒形烏龍茶、束形烏龍茶和團塊型烏龍茶。

除了這些,烏龍茶還可以分為清香型和濃香型。

那烏龍茶的清香型與濃香型有什麼不同?

哪種香型更好喝呢?

名稱定義不同

濃香型:濃香型烏龍茶,指的是采用傳統初制技術生產的烏龍茶,比如武夷巖茶、閩北水仙、傳統工藝制成的鐵觀音、鳳凰單叢等。

清香型:清香型烏龍茶,也叫『臺式烏龍茶』,來源於臺資茶企。

在閩臺交流過程中,1990年在安溪誕生了福建省第一家臺灣茶企,他們利用中國臺灣的茶機和初制技術生產而成的烏龍茶被命名為『清香型』烏龍茶,如凍頂烏龍、阿裡山烏龍等。

做青工藝不同

濃香型:以武夷巖茶為代表的濃香型烏龍茶,一般要做青8~10次,歷時6~8小時,室溫24℃~26℃,相對濕度80%~85%。

清香型:清香型的烏龍茶曬青程度比較輕,失水率一般保持在8%~12%。

下機前,晾青翻拌3次,下機做青2次,室溫最好在20-22℃,相對濕度可保持在70%。

烘焙火工不同

濃香型:以武夷巖茶為代表的濃香型烏龍茶,烘焙時分毛火與足火。

毛火需高溫快速烘焙,之後再進行文火慢焙,這不單是為了去除水分,而是為了進一步提升香氣,加深湯色,提升滋味的濃醇度。

清香型:清香型烏龍茶則是文火慢焙,主要是彌補做青時較輕、香氣不顯的缺點,進而讓成品茶香韻更足,增進茶香。

幹茶外形不同

濃香型:濃香型烏龍茶,從外形來看,一般都具有明顯的『綠葉紅鑲邊』的特征。

清香型:清香型烏龍茶沒有明顯的『綠葉紅鑲邊』特征,而是呈現出『幹茶綠、湯色綠、葉底綠』的『三綠』特色,外形以球形或半球形為主。

口感滋味不同

濃香型:濃香型烏龍茶具有『香、濃、醇、甘』等特點,色澤烏亮,湯色金黃,香氣純正,滋味厚重。

清香型:清香型烏龍茶的顏色翠綠,湯水清澈,花香明顯,清香型口感比較清淡、舌尖略帶微甜。

不過由於新茶性寒,建議大家不可過多飲用,否則會有一定程度的傷胃、失眠。

雖然清香型烏龍茶與濃香型烏龍茶各有自己的鐵粉,往往對於這兩種烏龍茶也有爭議。

但其實,二者並非對立關系,更沒有優劣之分,隻有適合自己的茶才是最好的茶。

註: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