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茶知多少?喝茶怎能不懂茶!。《圖+文》

中國是一個多茶類的國家,茶葉種植和飲用的歷史都十分悠久。

在中國,茶葉主要分為六大類:綠茶、紅茶、青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

這種分類方法是安徽農業大學已故陳椽教授提出的,得到茶界的廣泛認同,各大茶類的制作方法是茶葉生產者在生產實際中逐漸創造出來的,並不是同時形成的。

專家介紹,中國細分六大茶類,品種數量可謂眾多,僅浙江省北部就有多個特色茶品,如杭州的西湖龍井、餘行區的徑山茶、湖州安吉縣的安吉白茶、德清縣的莫幹黃芽、長興縣的顧渚紫筍茶等等,不一而足。

下面將簡單介紹部分代表品種:

1綠茶

綠茶基本工藝流程是鮮葉攤放、殺青、揉捻(做形)、幹燥。

殺青是綠茶加工過程中的關鍵工藝,其主要目的是利用高溫鈍化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防止茶多酚類物質氧化,從而達到形成綠茶『清湯綠葉』的品質特征,故稱綠茶。

例如西湖龍井: 傳統的手工龍井扁平、挺直、勻齊、光滑,香氣高爽、馥鬱,滋味甘醇、鮮爽。

精品茶的產地在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內龍井、翁家山、梅家塢等幾個自然村。

獅峰山的茶葉品質特別優異,色澤綠中呈黃,俗稱『糙米色』;梅塢龍井形狀扁平光滑,色澤綠翠。

2紅茶

紅茶工藝有萎凋、揉捻(切)、發酵、幹燥等,利用鮮葉中的酶使茶多酚氧化,轉變成茶黃素、茶紅素,呈現出『紅湯紅葉』的品質特征。

幹茶除了芽毫部分顯金色外,其餘以烏黑油亮為好,發酵是紅茶的關鍵工藝。

例如滇紅工夫:外形條索肥壯、勻整,色澤烏潤、金毫特多;內質香氣高甜、具有大葉種特有的花香,湯色紅帶金圈,滋味濃厚刺激性強,葉底肥厚,紅艷鮮明。

產於雲南鳳慶、臨滄、雙江等地。

3烏龍茶

烏龍茶是經過曬青、晾青、搖青、等青、殺青、包揉、幹燥等工序制出的半發酵茶。

搖青和等青是烏龍茶的特有工藝。

烏龍茶的發酵程度介於紅茶和綠茶之間。

福建、廣東、臺灣都是烏龍茶的產區,品質特色豐富,具有各色花香和果香。

閩南和臺灣產的烏龍茶發酵和烘焙程度較輕,閩北和廣東產的烏龍茶發酵和烘焙程度較重。

例如鐵觀音:身骨沉重如鐵,是閩南烏龍茶中的極品。

外形條索圓結,多呈螺旋形,色澤砂綠翠潤,青腹綠蒂,俗稱『香蕉色』;內質香氣清高馥鬱,具天然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

鐵觀音帶有明顯的品種香,稱『音韻』。

4白茶

屬於輕微發酵茶類,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質的關鍵工序。

白茶制法一般不經炒揉,毛茶芽葉完整,形態自然,白毫不脫,毫香清鮮,湯色淺淡,滋味甘和,持久耐泡。

例如白毫銀針:外形芽針肥壯、滿披白毫、色澤銀亮。

內質香氣清鮮,滋味鮮爽微甜,湯色清澈、呈淺杏黃色。

產地在福建的福鼎、政和等地。

5黃茶

在殺青工藝後增加了悶黃工藝,利用濕熱作用將茶葉悶堆捂黃,具有『黃湯黃葉』的特征,發酵程度也較輕。

例如君山銀針:外形芽頭肥壯挺直、勻齊,滿披茸毛,色澤金黃光亮,稱『金鑲玉』;內質香氣清鮮,湯色淺黃,滋味甜爽。

產於湖南省嶽陽君山。

6黑茶

其基本工藝流程是殺青、揉捻、渥堆、幹燥。

制造過程中往往堆積發酵時間較長,因而葉色油黑或黑褐,故稱黑茶。

捂堆是黑茶初制獨有的工序,也是黑毛茶色、香、味品質形成的關鍵工序。

黑茶的產區十分廣泛,包括湖南、湖北、廣西和四川等地。

例如安化黑茶:幹茶色澤黑褐油潤、滋味醇和或微澀、湯色橙黃、略帶獨特松香的品質特征。

產自湖南安化縣。

除了上述六大茶類,在中國傳統的茶葉制作中,還有以花茶為代表的再加工茶。

花茶是以綠茶作為茶坯、配以能夠吐香的鮮花作為原料、采用窨制工藝制作而成的茶葉。

專家建議,好茶既有共性,也有個性。

不同茶類的品種,制作工藝不同,感官風味各具特色。

而具體的茶品,受茶樹品種、種植環境、采摘嫩度、加工工藝、貯藏條件等因素的影響,風味變化更多。

所以在追求好茶的同時,更要相信自己的感官判斷,選擇自己喜歡的香氣和滋味的茶葉。

普洱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