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易武茶馬古道遺跡
第十個節點:滇南改土歸流和對普洱府地區的開發
清雍正年間,滇南改土歸流和對普洱府地區的開發,是普洱茶發展的第十個重要歷史節點。
雍正四年《1726年》、五年《1727年》,瀾滄江以東的景東、景谷很快完成了改土歸流後,清廷將普洱地區劃歸元江府,改為流官制。
雍正七年《1729年》七月,雲貴總督鄂爾泰宣佈成立普洱府,強化對滇南邊陲地方之控制,以寧洱為府治,置通判分駐思茅。
同年,清廷在景洪攸樂山增設『攸樂同知』,駐右營,統兵五百,負責征收茶稅等事務。
另在勐海、勐遮、易武等地設立『錢糧茶務軍功司』,專門負責管理當地賦稅和茶政方面的事務。
至雍正八年《1730年》又在思茅設總茶店,負責管理六大茶山茶葉貿易及相關貢茶事宜。
通過這一系列措施,實現了對滇南普洱府地區的開發,極大地促進了雲南茶業的發展。
清代對滇南普洱府地區的改土歸流,從封建王朝的主觀意圖來說,當然是為了加強統治,但在客觀方面,由於打破了各個土司領地的疆界隔斷,使各族人民之間的往來增多,民族隔閡相對減弱,有利於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也有利於加強各民族之間的團結。
這一舉措不僅促進了雲南茶葉主產區各民族之間的交流,特別是與中原先進經濟文化的交流,使普洱茶成了雲南西部、南部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歷史發展的助推器。
第十一個節點:清代六大茶山的興起
清代六大茶山的興起及其成為普洱茶生產重地,是普洱茶歷史發展的第十一個重要節點。
清代普洱茶的主產地是以西雙版納古六大茶山為中心,覆蓋面波及雲南省瀾滄江中下遊一帶地區。
從明代直至民國,因茶葉貿易的推動,促進了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大發展。
六大茶山作為雲南茶馬古道的源頭,也因其在普洱茶生產中的地位而成為瀾滄江中下遊的一個經濟中心,即貿易集散地,並對雲南的政治、經濟、生產、消費、交通、運輸形成了較大輻射和影響。
清代,由於六大茶山是茶葉經濟和貢茶核心區域,在清廷高度重視經營下,普洱茶品牌由此興起並成為普洱茶生產重地。
作為普洱茶最主要的核心產茶區,六大茶山發展進一步走向鼎盛。
關於六大茶山,寫得較早且較詳細的是清嘉慶四年《1799年》檀萃的《滇海虞衡志·卷之十一·志草木》:『普茶名重於天下,此滇之所以為產而資利賴者也,出普洱所屬六茶山:一曰攸樂,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蠻耑,六曰慢撒,周八百裡。
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茶客收買,運於各處,每盈路,可謂大錢糧矣』 及光緒《普洱府志·卷之十九·食貨志六·物產》:『思茅廳采訪:茶有六山,倚邦、架佈、熠崆、蠻磚、革登、易武』。
上述兩條史料,地名有些出入,對此,1957年11月至12月,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政府組織專業茶葉普查工作隊實地普查確定為:盛產普洱茶的六大古茶山位於雲南西雙版納,今六大茶山是易武、倚邦、攸樂(基諾)、慢撒、蠻磚和革登,這與歷史上所稱六大茶山攸樂、革登、倚幫、莽枝、蠻磚、慢撒,略有出入,這是因為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隨莽枝、架佈、熠空茶山的逐漸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
古六大茶山除攸樂屬於今天的景洪市,其餘五大茶山均在今勐臘縣境內。
清朝對滇南普洱府地區完成改土歸流後,為鞏固加強對六大茶山的控制,除在六大茶山之首攸樂山設同知駐軍外,還扶持忠於朝廷的土千總曹當齋為六大茶山總管,將六大茶山定為貢茶和官茶采辦地,並制定了嚴格的管理條令。
在清廷的直接掌控下,六大茶山的茶業經濟發展迅速,成為普洱茶的主產區。
清乾隆至咸豐年間是六大茶山最為鼎盛的時期,茶園超過10萬畝,出現過十多萬人入山作茶的繁盛景象,其興旺、繁盛一直延續至淸未民初,因帝國主義入侵和戰爭動亂走向衰落。
可以認為,在中國歷史上,整整一個朝代對一個位於邊疆產茶區的重視莫過於雲南的六大茶山時代了。
普洱茶從藏在邊地人未識到名重天下、譽滿四海這段崛起的歷程和茶馬古道的源頭這段厚重的歷史,就刻寫在六大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