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掛杯的認識,生活中用『掛杯』評判醬油、牛奶、茶葉之類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
掛杯起初是指葡萄酒酒體成熟的一種表現,即輕緩的搖杯中的酒,讓酒液均勻地在杯壁上轉圈。
然後停下來,酒液達到的最高的地方有一圈水跡略為鼓起,酒杯的壁面上會慢慢地形成向下滑落的一圈液滴,這種現象被稱為『酒淚』或『酒腿』,也稱之為掛杯。
很多人誤以為輕旋酒杯後,從杯壁上留下來的大股酒液都是掛杯。
事實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因為隻有那些較為細密液體順著杯壁流下,滑落之後形成液滴,之後再滑落,再形成,這樣不斷移動的液體才能稱得上是掛杯。
在茶界中,掛杯又稱掛杯香,俗稱杯底留香,即留存於杯中的香氣。
普洱茶的掛杯香有兩種情況:公道杯香和品茗杯香。
公道杯香又可分為熱杯香和冷杯香。
在品飲一款普洱茶時,大部分茶友們都有聞杯底香的習慣,公道杯的話就不一定了。
不同的茶,掛杯也不同。
有些茶可能熱杯香比較明顯,杯子冷了香氣就沒了,有些茶又恰好與之相反,還有些茶熱杯香與冷杯香都比較濃烈。
掛杯除了與茶本身有關,還與茶具(杯子的材質、造型)、水等因素有關。
不同的茶具由於其結構的不一樣,泡茶過程中的茶湯、香氣及各項感官指標等各不相同。
一般瓷質的杯子比陶制的掛杯香要明顯,且胎質越薄越致密,杯型越深越收口,香氣掛壁越明顯。
當然,喝茶本身就很主觀,感受掛杯自然也與人的個人感受有關。
隨著『掛杯』一詞關注度的提高,業界逐漸流傳著一種『以掛杯判別茶好壞』的說法。
但是經常喝普洱茶的朋友都知道,普洱茶不以香氣著稱,而以滋味取勝。
它的香氣不像鐵觀音、茉莉茗茶香氣逼人充盈滿屋,而是縷縷幽香,淡雅清幽。
另外,一些普洱茶商為了追求高揚的香氣而采用高溫殺青,使得普洱茶後期失去了轉化的活性物質,無法長久持續,顯現出更豐富的香氣變化。
即便正常情況下,例如老班章幹茶時有明顯香味,沖泡後茶底反而香氣低沉以及大廠的拼配茶雖然綜合了不同山頭的茶的香氣、口感等各個方面的特點,但茶香短暫,故而一般不掛杯。
所以綜上所述,掛杯可以作為評判茶葉好壞的依據之一,然而僅追求普洱茶的『掛杯』也勢必會與好茶失之交臂。
茶無尚品,適口為珍,好與不好,一品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