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茶青賣的如此之快 茶葉卻不行。《圖+文》

近日調查顯示,近兩年聲勢浩大的電商生鮮食品團體,在風風火火的戰火打響之後,將近80% 的電商無疾而終,有4%的電商保持不賺不虧,僅有1%賺錢了。

所以在如今市場的,開發與投入都需要很多的金錢與技術,並且需要時間來檢驗可行性,所以創業不簡單,改變傳統的銷售模式也不是適用每一種商品。

而茶葉是不是適合在電商上賣?

說到現在的茶葉城,與當年的實在是不可比。

主要顯現在茶葉城的人流量減少,交易不高,成本過低,有一部分來自電商的沖擊,但是仔細一看,真的是電商導致了實體店的敗落麼?

茶葉市場人頭攢動的場景還能再出現麼。

有一幅常見的茶葉交易市場,就是白茶的茶葉買賣市場,在福鼎的點頭鎮,憑借獨特地理優勢,匯集著各縣市茶商、茶農來此交易。

交易時節人頭攢動,已然成為閩浙邊界地區最大茶市場。

茶市通常是下午時間最為熱鬧,交易最為繁忙。

而在這裡大家買賣的不同,在於茶青。

茶青這種東西,了解茶的應該都知道一點,那就是茶葉在采摘下來的幾個小時內,都需要經過簡單的加工,綠茶更甚,而白茶因為其制作工藝主要是日曬,所以茶葉的加工可晚些,在這個階段的交易,白茶的茶青事實上也是屬於生鮮食品,而它們要運輸絕不會是簡單的事情,甚至比一些海鮮食品更難運輸,所以在很多時候,生鮮食品讓消費者明白,需要馬上下手。

因此,茶葉加工是收到地域的限制,純正的白茶,從生長到采摘再到制作,都會在原產地進行,茶青也在原產地進行販賣,並且人氣十足。

而茶葉的幹茶就不一樣的,它們在被制作完成之後,可以換上各種各樣的包裝,批發到各個市場,很多甚至會重新在批發商的手裡換上新的包裝,所以說,茶葉的成品,有更長的保質期,我們不急於購買。

並且可以慢慢來,還要看看是否降價了,口碑是否過得去,當然因為選擇太多,更少人會隻去觀察一種商品,新生的茶品牌與茶產品也是防不勝防。

因此,更多的時間給了茶商喝消費者更多的選擇,所以,茶一直在那裡,我想買或者不買,都可以。

在說到茶葉批發市場,那就是一個茶葉可買可不買的聚集地。

而人流量少又是為何?

不懂買茶的人是什麼樣的心態呢?

如果一個女人或者服裝店的店主到了服裝城,一定是戰鬥力十足並且殺的滿眼血紅。

不知道愛茶之人進入茶葉城是否也是這樣的一番心情呢?

如果說電商的沖擊直接導致了茶葉實體批發城的業績,那也是說不過去的,若果你茶葉城的東西比電商上的更靠譜,電商有的你也有,即使價格抬高一點也是有很多人買的,這是一定的。

所以,即使沒有電商,茶葉城在這兩年也不敢保證是否真的就能一直盈利,而其中的原因我們也無法一言總結。

再者,茶葉實體店紛紛轉型電商,又有幾人是真正賣的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