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腰、鬥笠、高足,不管啥造型,為什麼國內茶杯普遍沒有『把』?《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茶杯造型,豐富多彩。

有折腰杯《細腰杯》,流行於明朝,杯身中間束腰,既能聚香,也能貼合手部曲線。

有蓮瓣杯,杯口模擬盛開的清蓮,姿態婀娜,擺在茶桌上自成靚麗風景線。

有鬥笠杯,杯子造型類似漁翁的鬥笠,青箬笠,綠蓑衣,上寬下窄,口大底小,沉穩有形。

有羅漢杯,形似僧人化齋的飯缽,口向內斂,更易留香。

有竹節杯,擬態生長中的竹,節節升高,取堅韌不拔,萬古長青之意。

有鈴鐺杯,杯身造型類似倒放的鈴鐺,玲瓏有致,杯口向外略撇,深腹,茶香易聚難散。

有四方杯,類似過去量米的方鬥,杯身為方形。

舊時這種方形杯做不到手工拉坯,燒制過程易變形,制造難度略大,比較少見。

有高足杯,鮮明特征是底足很高,上方呈現為碗形,舊時也稱馬上杯,便於握足飲茶……

當然,市面的茶杯外形遠不止這些,而是琳瑯滿目,難以盡數。

之前有位剛從國外回來的茶友,他表示很好奇。

『咦,為什麼國內喝茶的杯子,普遍沒有把手?

據他在國外的觀察,外國人不論喝咖啡、喝酒、喝茶都喜歡用帶把手的杯子。

回到國內後《他是閩南人》,身邊親友在喝茶時以功夫茶為主。

沖泡出湯,將茶湯倒入小杯後再慢慢喝。

看了一圈下來,發現國內喝茶的杯子大多沒有把,這又是為什麼?

這個話題倒是很有意思,其背後,主要是飲茶文化差異的影響。

《2》

一、歷史背景影響。

聽過這樣的趣談,茶葉剛傳到國外時,番邦人對這個新奇食物頗感新鮮。

當時呢,也不知道茶葉該怎麼吃。

於是就將茶葉放進鍋裡煮開,煮好後將湯水倒掉。

隻留下茶渣,再伴上鹽巴、胡椒粉之類的調料,當成『老虎菜』直接吃掉。

看到這一幕,或許有人會感到好笑。

茶呢,明明就是泡著喝的。

外國人怎會這麼不識貨,將它當成了一盤菜呢?

先別急著看笑話。

據傳先民們在最早發現茶時,也是摘下幼嫩的茶青鮮葉,當成蔬菜食用。

某年春茶季,我們在山上也曾效仿過這樣的古法。

用新鮮摘下的茶青炒雞蛋,味道竟然還不錯。

等到後來,才慢慢發展出將茶葉收集起來,曬幹放著備用。

漢朝時,一度還盛行茶粥的做法。

某次在看展館時,看過漢朝人煮茶的鼎。

看了介紹後,心裡很感慨,當時的喝茶做法是今天不能想象的。

將茶放進鍋內煮開,烹煮成濃濃的羹湯。

再加入茱萸、鹽巴等調味,倒入碗裡去喝。

試著想象下,味道估計和咸口的蔬菜粥類似。

說了這麼多,隻想表明一點,最早的茶其實被人古人當成菜,與飯菜一同烹煮而食。

最早的茶具,從餐具中演化而來,並沒有特意細分。

哪怕到了後期,茶器與餐具逐漸分家後,茶杯設計上仍舊受了『碗』的影響,多數不設把手。

宋朝流行點茶,用盞喝茶。

明代主流泡茶,用杯喝茶。

這些杯杯盞盞,清一色不帶把手。

而西方的器物發展史,另有不同。

英文裡China一詞最早是指瓷器,瓷是古代的重要發明。

據說在瓷器還沒傳到西方之前,西方本土的器具,以金屬制品為主。

金屬導熱快,容易燙手,需要設計把手用來隔熱。

時至今日,受到文化差異影響。

外國人青睞於用帶有把柄的杯子喝茶、喝咖啡、喝果汁、喝啤酒,自然不難理解。

《3》

二、設計巧思不同。

大家不妨回想下,平日生活裡,帶有把手的杯子是不是普遍容量偏大?

比如,居家生活常見的馬克杯。

比如,懷舊氣息明顯的搪瓷大茶缸。

比如,德式啤酒杯……

這些帶有把柄的杯子,常見規格容量起碼有300毫升。

容量大,裝的茶水、酒水、飲料會更多。

方便舉杯暢飲,一次性喝個盡興。

然而,容量大的杯子,裝入大量湯水後重量不輕。

單手直接握起,略顯費勁。

尤其是熱飲,更是不便單手握杯。

針對這些大容量的杯子,自然要設計把手,方便日常使用。

但喝茶的杯子,不需過大。

除去解渴式牛飲的情況,遇到一泡難得的好茶《高山白毫銀針、正巖肉桂、桐木煙小種等》,喝茶時需要細品、慢啜、認真品嘗,才不會浪費茶味精彩。

細品好茶,用小巧精致的茶杯更為恰當。

將茶水分入品茗杯中,茶斟七八分滿,再握起小杯慢慢品嘗即可。

喝功夫茶時,茶杯大多不設把手的設計原因有二。

一是希望你喝茶別太急,慢慢喝、細細品。

二是起到提醒作用。

伸手握向茶杯,摸著覺得熱,心裡自然清楚此時不宜心急飲用。

熱茶剛倒出時,茶水溫度很高,不適合貿然飲入。

要是手握把柄,沒有提前『探溫』就將滾燙熱茶大口喝下去,容易燙傷口腔黏膜!

《4》

三、其它綜合原因。

茶杯分主人杯、『客用杯』的不同。

主人杯,專門留給自己使用。

選主人杯時,容量大小、花紋圖案、釉色深淺、杯型特征等沒有固定講究。

一句話,符合自己眼緣即可。

但買來泡茶待客準備的品茗杯,則有不同。

容量上,最好別太大。

三、五人喝茶時,若是人人都拿著大杯子,甚者茶杯容量接近蓋碗大小。

用蓋碗泡茶時,哪怕每人杯中隻分半杯,沖出來的一道茶湯也不夠分。

為避免這樣的尷尬情況,品茗杯還是選小巧一些的為好,30-50毫升左右綽綽有餘。

另外,品茗杯最好選沒有把手的。

佈置一方茶席,少不了要用各式杯杯盞盞。

泡功夫茶招待客人,品茗杯經常是配套準備。

通常情況下,以6-9個左右為一組,成套出現。

如果茶杯帶有把手,不便於成摞收納。

而沒有把手的茶杯,杯身線條更簡潔。

收納茶具時,洗幹凈後成摞擺放,能節省不少空間!

另外,從使用體驗看。

正式泡茶場合時,茶杯離不開一個好搭檔——杯墊/杯托。

有了杯墊後,把手的隔熱作用,可有可無。

並且在斟茶給客人時,拿著杯托,雙手奉茶。

從待客禮節上遠比拿著把柄,單手遞上,更顯鄭重!

《5》

考慮到國內國外的飲茶習慣不同。

西方人喝茶,普遍追求簡便、快節奏。

以英式下午茶為例,往壺內投入一包紅茶《袋泡紅碎茶為主》,註入熱水悶泡。

每人面前放一個骨瓷馬克杯,用於分茶。

分入滿滿一大杯茶水後,可供佐餐。

配上甜膩膩的下午茶糕點、點心,再適宜不過。

但喝功夫茶時,少不了用細巧的瓷杯,慢慢品茗。

清朝袁枚在《隨園食單》裡,曾記述他在武夷山喝茶的經歷。

『丙午秋,餘遊武夷,到幔亭峰、天遊寺諸處,僧道爭以獻茶,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椽,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蘧咽。

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

喝好茶,不宜囫圇吞棗,大口牛飲,不辨其味。

小口慢啜,更能品出真味!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