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碧螺
飲盡江南春色
春天,萬物復蘇
公園裡、馬路邊
已經被盛開的鮮花裝扮上了
而太湖邊的這顆嫩芽
也已經忍不住冒出來了
這顆嫩芽『香煞人』
隨著天氣持續晴好
洞庭山碧螺春陸續進入炒制期
茶園裡采茶忙
炒茶師傅自然也不閑著
殺青,揉捻,搓團,顯毫,文火幹燥
七八斤毛茶才能炒出一鍋好茶
農家直供
洞庭山碧螺春
好山好水出好茶
那茶為什麼這麼香呢?
這離不開碧螺春的
種植方式和炒制技藝
種植
西山茶樹歷來多混植於花果林間,隨山勢地形錯落分佈,很少成行成片規整種植。
山民們將碧螺春茶樹與青梅、枇杷、柑橘、楊梅等各種果樹復合種植,在『月月有花、季季有果』的西山島上,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采摘制成幹茶後,便自然而然帶著獨具一格的花果香味了。
2020年1月,江蘇吳中碧螺春茶果復合系統被國家農業農村部評選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成為蘇州首個國家級農業文化遺產。
炒制
古人們稱碧螺春為『功夫茶』。
高級的碧螺春,茶芽之細嫩0.5公斤幹茶需要茶芽6-7萬個。
碧螺春制作技術要求高。
采摘後還要經揀剔,上鍋高溫殺青、熱捻整形、搓團顯毫、文火焙幹,前後共有 6 道基本工序。
其炒制要點為:手不離茶,茶不離鍋。
揉中帶炒,炒中有揉。
揉炒結合,連續操作,起鍋即成。
洞庭山碧螺春炒制技藝已經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炒成後的幹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卷曲成螺。
沖泡後杯中白雲翻滾,茶香撲面,清香四溢。
陽春三月好時節
飲一杯洞庭山碧螺春
品一品江南獨有的『青綠』
農家直供
洞庭山碧螺春
有不太了解的小夥伴可能會好奇
怎麼所有人都這麼期盼碧螺春
那是因為碧螺春
真滴香呀
相傳,碧螺春因其獨特的花果香氣,山民欲贊之而詞窮,索性直呼其為『嚇煞人香』,直至清代康熙皇帝品飲後大為贊賞,遂賜名『碧螺春』。
茶葉季,每天早上5點不到就要出發上山采茶,正常一個熟練的采茶工一天下來,最多也隻能采摘4斤不到的茶葉。
而1斤成品碧螺春大約需要6斤半左右的鮮茶葉來炒制。
也就是說1斤成品碧螺春,最少需要2個熟練的采茶工人一整天不停歇的采摘。
曾經有人數過
制成1斤頂級的碧螺春茶
需要大約70000顆茶葉的嫩芽
而對於碧螺春茶的制作而言
采摘也僅僅隻是開始
新鮮采摘下來的嫩芽
必須在一天內
走完挑揀、攤青、殺青、揉捻
搓團顯毫、烘幹等所有制作工序
容不得一絲的馬虎
這是茶人與時間的賽跑
正是經過如此復雜的工藝
隻能炒制出一斤的碧螺春
正是因為茶農這樣辛苦勞作
才造就出聞名中外的
中國名茶
農家直供
洞庭山碧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