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風光
茯磚茶產於湖南省益陽市。
益陽地處湖南中部,洞庭湖西南岸,山嶽起伏和緩,土層深厚肥沃,十分利於茶樹的生長。
茯磚茶的文字記載始見於順治元年《1644》前後,清初官茶由茶商自陜西領引納稅,帶引赴湖南益陽等地采買。
湖南安化引茶運抵陜西涇陽後,手工築制成磚茶,稱『涇陽磚』,當地又名『湖茶』。
因為需在伏天築制,故稱『伏磚茶』,又因其具備獨特的藥理功效,就由『伏茶』美稱為『茯茶』『福磚』。
制作技藝
茯磚茶
茯磚茶制作技藝復雜、周期長、成本高,其制作工序分毛茶采制、殺青、初揉、渥堆等50多道,主要歸納為黑毛茶加工、清茶加工、築茶成封三個步驟,最後還可進行發花。
黑毛茶加工
黑毛茶
殺青
殺青前先灑水,俗稱『打漿』或『灌漿』,一般每5千克鮮葉灑水0.5千克,露水葉、雨水葉和較嫩的原料,可以不灑水。
殺青翻炒時產生高溫蒸汽,有利於將茶葉殺勻殺透。
初揉
殺青葉趁熱揉捻,使粗大茶葉初步揉捻成條,且茶汁溢出附於茶葉表面。
渥堆
初揉的茶葉,選擇背窗、潔凈和避免陽光直射的地面進行渥堆。
堆高約66-100厘米,上蓋濕佈等物,借以保濕保溫。
復揉
因渥堆後的茶條有回松現象,需復揉使茶條卷緊、美觀,並通過破損細胞以增進茶葉內質。
幹燥
使用七星灶,以松柴明火烘焙,分層累加濕坯並且長時間一次幹燥。
烘茶時分七次加入濕坯,待上層達到八成幹時翻焙,上下互換,烘幹下焙。
烘完的毛茶色澤烏黑油潤,有獨特的松香煙。
清茶加工
砍剁毛茶
將毛茶原料拼配後剁碎或破碎,且一律在長方形的特大木板上進行。
木板的兩邊各坐著兩名簸工,進行砍剁和篩分茶葉。
篩下的碎茶即『清茶』。
築茶成封
準備灌封
炒茶烹水
取6斤2兩清茶放入鐵鍋中,隨即用手將茶扒開,舀三瓢『茶汁』倒進鍋中,此時制茶師手握兩根木杈進行翻炒。
炒至茶葉變軟,即將茶鏟出鍋外進行灌封。
築制
需要三個人配合進行。
灌封工人坐『梆子』《木模》側邊,一邊簸茶散汽,一邊灌茶進紙;另一人坐在梆子另一邊,名『扶棒』;還有一人站在梆子正面,提棍進行杵築。
邊灌邊築,歷時約3分鐘,六斤茶正好築進封殼中。
發花
金花
發花,是通過對築封成型的茯磚茶進行溫度和濕度的有效控制,從而使磚內產生一種對人體有益的金黃色顆粒『金花』,即冠突散囊菌。
其中,溫濕度的掌握是發花的關鍵。
金花酵庫
築制好的茯磚茶按順序疊放於室內,並加棕片覆蓋,以保持一定的濕度。
茯磚因發酵而自然升溫,待磚片裱紙的表面出現白色黴狀物,及時調整磚片的上下、左右位置。
歷時約10天,發花過程完畢。
品質與沖泡
茯磚茶
茯磚茶湯色橙黃明亮、香氣純正、滋味醇和,其獨有的兩種活性物質——茯茶素A和茯茶素B,具有促進人體新陳代謝,降低人體類脂肪化合物、膽固醇、血糖、血壓等功效。
數百年來,茯磚茶以其獨特的作用,與奶、肉並列,成為中國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的生活必需品,有『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之說。
奶茶
茯磚茶的飲用方式有很多,可以煮飲、加入牛奶等調飲、采用工夫泡法等。
在少數民族地區,較常見的是將茯磚茶煎煮後,加入適量的牛奶、羊奶或駝奶等,並加入適當的鹽進行調味,最終制成的奶茶鮮香可口,消食提神。
傳承與保護
黑茶制作技藝《茯磚茶制作技藝》於2008年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名錄,劉杏益是其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劉杏益
劉杏益,1964年生於益陽市赫山區,1985年湖南農業大學茶葉專業畢業。
劉杏益專註於茯磚茶30餘年,致力於茯磚茶生產工藝及功效等方面的研究,為該茶的發展與推廣探尋方向。
同時,他又參與研發110多款茯磚茶產品,如2001年,他與湖南農業大學合作,研發了湖南黑茶的首款飲料。
本文來源:圖文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留言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