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喝茶,用多大的蓋碗比較合適?選蓋碗的標準是選大還是小?《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朋友是個茶癮很大的人。

既然用『癮』來形容,足以說明他的狂熱程度,一個喝茶上癮,沒得喝就渾身不自在貌似生病的人。

仔細想來,什麼沒有癮?

煙癮、酒癮、遊戲癮,甚至還有的人網購成癮。

不囤東西難受,所以用得到的買,用不到的也買,拆開快遞的一瞬間,暢快無比。

《ps:我說的不是李麻花。》

身邊存在一個有『茶癮』的朋友,好處就是,可以經常蹭他的茶喝。

上個月,村姑陳和李麻花受邀去了朋友工作室喝茶,聽說那段時間裡,他說淘到了不少好巖茶。

到了以後,看到茶桌上放著的,是一套嶄新的茶具,包括了蓋碗、公道杯和幾隻品茗杯。

按理來說,茶桌上有蓋碗,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為什麼要拿出來單獨說?

蓋因朋友的這隻碗,實在是太大,太『霸氣』了!

暫且不論花紋、樣式、款式如何,單說容量,肉眼測量大約有200毫升。

宛如清宮劇裡,那些娘娘們喝蓋碗茶時用到的。

本來打算委婉地告訴朋友,我們就三個人,沒必要用這麼大的蓋碗吧?

可看到朋友堅持要用它,也就不再說什麼。

果不其然,得到的茶湯滋味,唯一個『淡』字能形容。

《2》

喝起來淡的原因,想必已經有看官發現了。

一泡巖茶,通常是8克。

當然,如今市面上很多商家已經包到了10克,甚至更多。

美其名曰,加量不加價,隻不過是『內質不夠,克數來湊』罷了。

品質好的巖茶,隻需8克就能實現既醇厚,且又香又滑的風味。

但不管怎麼樣,日常用200毫升的蓋碗來泡巖茶,顯然是大材小用了。

一泡8克的巖茶,與之相匹配的,是110毫升的標準蓋碗,恰當的茶水比例,才能泡出濃淡適宜的茶湯。

蓋碗容量增加,而投茶量不變,泡出來的茶湯滋味自然偏淡。

說白了,就是茶葉的內質被過多的水稀釋掉了。

但又有人會說,增加投茶量,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理論上來說,問題的確能迎刃而解,但事情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簡單。

在喝茶人數較少的情況下,自己一人喝茶,或者邀請三兩好友一起喝茶。

增加投茶量,無疑會造成浪費。

村姑陳和李麻花平時喝巖茶,常常是喝到六七沖,就喝不下了。

一來,正巖茶的內質充足,耐泡度極佳,超過10沖是常態。

二來,兩個人的胃容量有限,且為了避免茶醉還會配些小茶點,所以壓根喝不了那麼多。

因此,如果是牛欄坑肉桂那種級別的,從來不舍得自己獨享,必然是要叫上幾個懂茶的朋友,一起分享。

一個人喝,實在是太浪費了。

一定要從頭喝到尾,把每一沖的香氣滋味都細細品味,才算物盡其用。

據觀察,市面上的品茗杯容量通常在30-50毫升左右。

並且,斟茶時往往不能太滿,正所謂『茶斟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

110毫升的蓋碗,沖出來的茶湯,足夠大家一人一杯,平均分配。

而用超大的蓋碗,則一次性需要開兩泡巖茶。

秉持著著不浪費的原則,估計要喝到天荒地老。

因此,相比於容量過大的蓋碗,110毫升的標準蓋碗,大小剛剛合適。

大多數的茶類,都適合用它來泡,隻是要相應調整茶水比例。

比如,泡白茶和紅茶時,便不能按照巖茶的標準。

按照經驗來看,泡白茶投5克,紅茶亦是投5克,能得到大多數人都接受的風味。

《3》

喝茶人數很多,能用『超大』蓋碗泡茶嗎?

同樣不建議。

首先,太大的蓋碗,聚香困難。

我們都知道,在品茶的過程中有一步,叫聞蓋香。

將茶湯倒出來以後,就要趁熱揭蓋聞香,在高溫的作用下,有利於捕捉到更豐富,層次更多樣的香型。

但是,對比大蓋碗和標準蓋碗的聚香效果,必然是後者勝出。

其實很好理解,空間越大,香氣揮發的速度也越快。

在戶外噴香水,和在室內噴香水,哪個的留香時間更久?

哪個香氣更馥鬱?

肯定是在室內,且空間越小,香氣越聚攏。

故而,用太大的蓋碗泡茶,很容易影響人對香氣的感知,進而影響到喝茶的體驗。

其次,太大的蓋碗,使用起來不順手。

對於初學者來說,110毫升的蓋碗抓握起來都有困難,容易燙手,更何況是200毫升的蓋碗?

容量增加了一倍,也就意味著重量增加了一半。

稍有不慎打滑了,不僅會弄得茶桌一片狼藉,更有可能燙傷自己,得不償失。

或許男性茶友,或者手掌較大的茶友,沒有這樣的困擾。

但我們同時也要考慮女性茶友,以及手指纖細,手腕力量有限的茶友。

出於安全性考慮,且為了滿足大多數人的情況和需求,還是標準蓋碗更實用。

《4》

用一個不順手的蓋碗泡茶,簡直就是災難。

曾經村姑陳出去喝茶,也算是見過了各種各樣,大大小小,材質各異的蓋碗。

有些蓋碗,看起來漂亮,但抓在手裡奇燙無比。

沸水沖進去以後,因為碗壁太厚,散熱效果差,導致全部熱量都被鎖在裡面。

沒練過鐵砂掌的正常人,一碰到,就會條件反射地彈開。

隻有我們這樣閱蓋碗無數的人,才有勇氣把它端起來,完成出湯。

不過,也難免被熱氣燙到,手指上嬌嫩的皮膚部分瞬間變得紅彤彤的。

始於顏值忠於顏值,但最終敗在了不實用,這個蓋碗隻能成為『花瓶』一樣的存在。

還有些蓋碗,碗口設計得很寬,比普通正常的蓋碗大出許多。

手指長的人,可以一步到位,用三指握碗法輕松端起來,行雲流水,快速出湯。

可如果是手指短的人,可能大拇指和中指完全分開,都還沒辦法抓握到邊緣。

即便勉強握住了,但食指又按不牢蓋子。

沒有固定好,結局就是蓋碗打滑,茶湯還沒有全部倒完,蓋子就身先士卒,掉出去了。

於是,隻好手忙腳亂地收拾整理,如果是招待客人,場面必然十分尷尬。

因此這麼多年來,自己還是更鐘情那隻矮矮胖胖的白瓷蓋碗。

簡簡單單,顏色素白,隻寫著『小陳茶事』四個字。

厚薄適中,碗沿較寬,所以散熱快;

容量標準,110毫升左右,不管是喝白茶、紅茶還是巖茶,都很合適;

體積輕巧,手腕力量不足,手指纖細的茶友也能輕松掌控。

縱使櫃子裡擺著各種手繪的青瓷蓋碗、柴燒蓋碗等,但一到試茶,終究還是會請出它來。

它的存在,就像是定海神針。

泡茶結束後,用清水一沖一洗,又恢復如新了。

之前很多新茶友來咨詢,剛開始喝茶不知道該選什麼樣的蓋碗,多大的容量。

聽了我們的建議,把這個基礎款蓋碗買回家去,價格不貴且實用,基本可以說是百分百好評。

《5》

買茶具,終究是件量體裁衣的事情。

每個人的審美不同,喜歡的類型自然也大相徑庭。

但在變量之外,有一些定量,最好是不要更改。

那就是瓷質、標準容量。

基於這兩個大前提,再根據自己的喜好,手指的長度和手掌的寬度,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蓋碗。

瓷質的茶具,表面細膩光滑,不吸香不吸味,能夠呈現茶湯的原汁原味。

標準容量,適合沖泡大多數茶類。

既能滿足一人品飲,也能在招待人數不多的朋友時,做到雨露均沾。

喝茶,原本就是一件極簡極樸素的事情。

怎麼把茶泡得好喝,讓自己喝得舒服,才是重中之重。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