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趟武夷山,當地人喝茶太剽悍了?喝茶不配茶點,不怕茶醉嗎?《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有位杭州朋友給麻花打小報告。

『去了趟武夷山,當地人喝茶太剽悍了!』

噢,剽悍?

這個詞倒是新鮮,這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說來也有意思,那位杭州朋友原本是做茶器的,一來二去,也認識不少茶掌櫃,有些生意上的往來。

上個禮拜,出差辦事到了趟武夷山。

剛落地,下了動車,發了朋友圈。

沒過多久,不少當地朋友發消息打招呼,邀他過去喝茶,表示盡地主之誼。

有好茶喝,當然不容錯過。

於是,談完正事後,他特意在武夷山留了兩天。

找老朋友們喝喝茶,閑聊一二。

然後,就得出了開頭的感慨。

《2》

因為在武夷山喝茶,很純粹。

就僅僅是喝茶,連聊天的主題,也是與茶相關。

從山場、到工藝,再到各家巖茶特色。

一五一十,沉浸在專業感特別強的飲茶氛圍裡。

一個下午的時間,去了兩家熟人的茶葉店。

主人家倒是都很熱情,在泡茶招待方面,毫不吝嗇。

拿出來的茶,也是中高端為主,清一水的正巖茶。

有水仙,有肉桂,還有特色的品種茶。

反正亮出來的架勢都是好茶不缺,管夠。

但是連喝了兩場茶之後,那位杭州朋友很不習慣。

因為少了茶點,按杭州人的飲茶習慣,喝茶與茶點是標配。

泡茶喝,不過是一種慢生活的習慣。

邀朋友來喝茶,飲茶會友,閑聊敘舊才是主題。

遞上一杯茶水,是用來聊渴了/吃咸了,解渴用的。

為了避免飲茶期間,過於單調,還可以點上許多精致茶點。

用小碟子裝著,配茶吃點心。

一隻隻小小的中式糕點,裝在古香古色的瓷碟裡,看著就很養眼。

除此外,還有水果類、堅果類。

瓜子、花生、核桃仁、杏仁、桃酥、杏幹、桃脯、冬瓜糖、龍須酥等等。

隨著時節不同,瓜果種類還有區別。

夏天的西瓜,切成了小塊,再配上水果叉。

秋天的石榴,開成飽滿的四瓣,看著就很誘人。

雖然每一碟的份量不多,但看著很精致。

滿滿當當擺上一桌,一眼看去,花花綠綠,心情頓時特別好。

這種悠閑喝下午茶的狀態, 想必沒人會不喜歡!

《3》

杭州這個城市,麻花很喜歡,去了好幾趟。

當地的喝茶氛圍,誠如朋友所言,比較悠閑,滿溢著江南人家的精致感。

坐在可以看西湖的茶樓上,自己帶上茶,隨性沖泡。

這時候也顧不上正確沖泡法了,隻需泡著佐茶點就是了。

閑坐一個下午,喝兩壺茶,瓜果茶點吃掉大半,再將西湖美景盡收眼底。

這心情,快活極了!

而武夷山,麻花去過的次數,更多。

武夷山當地的喝茶習慣,誠如那位杭州朋友所言。

以茶為主,少有茶點。

就算有茶點,也變不出這麼多花樣。

想來,是因為不同城市的飲茶氛圍不同。

喝茶時,若是為了喝準茶味。

那麼,的確不適合加入太多花花綠綠的茶點。

太酸、太辣、太甜、太咸,都會影響茶味感受。

萬一你今天喝到的足火巖茶,品質並沒有那麼高,焦苦味重,茶湯不柔。

但喝茶前,吃了一個甜口的糕點。

滿嘴甜膩之餘,再去飲茶解膩,反倒覺得苦點正好。

一來二去,就看走了眼,對茶葉品質出現誤判。

試喝過後,再將焦苦味的劣質茶買入手,豈不是暗暗吃虧?

《4》

講一個冷笑話。

不同地方的請客喝茶,背後含有不同暗語。

杭州人的請喝茶,或許是奔著吃茶點去的。

廣州人的請飲茶,或許是在茶樓裡吃點心。

吃了蝦餃,叉燒包後,再啖一口佐餐茶水順一順。

而武夷山人的請客喝茶,大多專註在茶味本身,以茶為主。

這其中,隻是地方特色區別,並沒有好壞之分。

喝茶時該不該配茶點?

不能太生硬地看待。

休閑會友場合,隻喝茶,隻聊茶,確實有點單調。

多配幾款茶點,更能周到待客。

但是,試茶、選茶,或者朋友之間的鬥茶PK,情況截然不同。

為了試準茶味,分清高下,減少幹擾,還是專註茶味本身更好。

無獨有偶,之前遇到一個提問:

『喝足火巖茶不配茶點,不怕茶醉嗎?

客觀來看,喝足火茶與茶醉之間,沒有必然關聯。

喝茶喝到醉,和醉酒一樣讓人難受不舒服。

頭暈、乏力、昏昏沉沉,渾身不舒爽。

當你在飲茶時,意識到自己不小心茶醉後,應該及時補充糖分、補充能量,就可緩解。

喝茶引起茶醉的真正原因,不在於巖茶焙火的火功高低。

而是茶水攝入過量,喝茶太濃,空腹飲茶,過量攝入咖啡堿,從而導致的一連串不良反應。

為了避免茶醉,適量飲茶,不要將茶味悶得太濃。

在明顯感到肚中空空時,不要喝茶。

吃點花生、餅幹、面包之類,墊墊肚子,再去喝茶,尚且不遲。

至於喝巖茶該不該配茶點?

因人而異,因喝茶場合而異。

從網上看到一句關於茶點搭配的順口溜——甜配綠、酸配紅、瓜子配烏龍!

麻花倒覺得,沒必要這麼單調呆板。

如果是飲茶休閑放松,舒緩心情,自己喜歡吃什麼,就準備什麼。

如果為了預防茶醉,那麼,喝巖茶時準備一碟瓜子,遠遠不夠。

畢竟,瓜子剝殼太麻煩。

吃點淡鹽的蘇打餅幹、低糖面包片,或者紅棗核桃仁等,更為實用。

《5》

聊到彪悍式喝巖茶,前些天在朋友圈,剛好看到一則動態。

有位武夷山熟人,曬了自己的試茶場景圖。

圖片裡,擺了一排蓋碗,裡面放著茶,面前是相對應的審評碗和茶匙。

大致數過去,起碼十來款不同的巖茶在同場PK,排成了長街宴。

不得不說,這真是大場面!

如果是喝不慣巖茶的人,就算每款茶舀了一小杯。

喝完一輪後,未必能全部記得清,分不清到底選哪款才更好。

但這種大規模的試茶場景,在武夷山卻很常見。

讓外地茶客看著,的確感到很壯觀,很彪悍。

不過,按麻花的試茶經驗,同一組巖茶對比裡,控制在3-4款左右更好。

數量太多,萬一弄混就糟糕了。

試茶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喝下一沖,喝掉一款,獨立記錄。

如實寫下試茶感受,後期才能避免混淆弄亂的尷尬!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