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決定了綠茶的口感濃度?《圖+文》

有些綠茶一泡就很淡,有些茶一泡很濃,經過多泡後才逐漸淡下來。

那這是為什麼,茶葉的濃度和什麼有關系?

就綠茶來說,同一種茶《比如黃山毛峰》,出產時間越晚澀度越高。

所以喝明前毛峰《一般是特級》和雨後的毛峰《一般是特三到三級》口感差別很大,明前的淡很多。

另外,明前的毛峰主要是芽葉,而雨後的茶除了葉子比較老,桿莖也占了不少分量,這也是增加了澀度的原因。

不同的茶來說,除了有機質含量的差別外,主要就是揉捻這道工藝的影響。

這個可以通過幹茶葉的形狀和泡開以後葉面的完整度來判斷。

幹茶比較完整,看著像完整的芽葉的揉捻較少,看著就不像葉子的往往揉捻就多一些。

低檔的綠茶一般都是炒青茶,往往是揉捻比較重的。

另外一個是,茶葉中的主要呈味物質是有氨基酸、茶多酚、咖啡堿和糖等物質構成的,氨基酸是主要的鮮味呈味物質、茶多酚是主要的茶味呈味物質和苦澀味呈味物質、咖啡堿是苦味的呈味物質、糖是甜味的呈味物質。

通常大家說的茶味濃主要是茶多酚的含量高,同時也帶來另一個問題,茶多酚含量高易苦澀。

通常的茶葉審評標準並非是按茶多酚的含量來判定,而是以茶葉的綜合口感來審評,一般是氨基酸含量高、酚氨比低的茶品質比較高,價格也就越貴。

一般來說,茶葉越嫩,氨基酸的含量越高,酚氨比低,茶葉的品質越高。

茶葉在浸泡時,每種呈味物質的浸出速度也不相同,比如氨基酸的浸出速度比茶多酚要快的多,所以有『頭泡水二道茶』的說法;另外茶葉中呈味物質的浸出速度還有茶葉的工藝有關,比如揉捻過的綠茶比未揉捻過的綠茶浸出速度要快一些。

另外影響口感的還包括產地,炒茶師傅手工,海拔等等。

紫砂老呂:一生禪茶,收藏古玩,茶器,當代著名的古法手工制壺的傳承者

關注紫砂老呂微信:zisha3699《長按可復制》

在這裡與萬千茶友品茶論道,暢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