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中國最出名的十大紅茶和十大綠茶。《圖+文》

十大紅茶


紅茶是用適合的茶樹鮮葉和芽為原料,經萎凋、揉捻《切碎》、發酵、幹燥等工藝制成的茶品。

因其發酵程度較深,屬全發酵茶,在六大茶類裡占據一隅。

世界上最早的紅茶源自中國明朝時期的武夷山,由當地茶農發明,後稱之為『正山小種』,一直沿用至今。

紅茶的主產區較廣,包括中國、印度、斯裡蘭卡、印度尼西亞、肯尼亞等,而在中國境內,最知名的紅茶產地從南到東包括:西南地區、華中地區、華南地區、華東地區。

一.西南地區最知名的紅茶:滇紅工夫茶和川紅工夫茶。

①滇紅工夫茶

雲南是世界茶葉之路的起點,但滇紅茶的生產歷史卻從1938年底開始,至今有70多年。

在1938年底至1941年底這一期間,滇紅工夫茶的創制經歷了:調查、創制、建廠成批生產。

發展壯大後,開始和紅碎茶一起遠銷東歐、西歐等國家。

滇紅功夫茶的主產區在雲南臨滄、保山、西雙版納、文山等地,以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和其它地方的紅茶存在較大區別。

其中尤以臨滄鳳慶出品的滇紅茶品質較優,鳳慶有『滇紅茶之鄉』的美譽。

滇紅功夫茶,條索肥壯緊結、金色茶毫較密集,幹茶蜜糖香馥鬱。

沖泡後香氣高揚、湯質鮮爽醇厚。

②川紅工夫茶

川紅工夫紅茶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主要產於四川省宜賓等地。

隻有以宜賓本土的茶樹鮮葉為原料,加上良好的制作工藝方能形成獨特的『川紅』味道。

川紅條索烏潤細緊、略帶金豪。

幹茶清香中帶桔糖香,沖泡後茶湯紅濃透亮,滋味醇厚鮮爽。

二.華南地區最知名紅茶:湖紅工夫茶。

③湖紅工夫茶

湖南省也是茶葉的發源地之一,同治時期,《巴陵縣志》記載湖紅的由來;同治《平江縣志》也記載了湖紅在道光年間的繁盛。

湖紅功夫茶的主產區在湖南安化、桃源、邵陽、平江、長沙等縣市,位於湖南中部地帶。

湖紅功夫茶幹茶色澤黑潤,條索緊結略肥,幹茶香氣高揚。

沖泡後,滋味醇厚,茶湯紅濃,葉底的顏色呈暗紅色。

三.華東地區最知名的紅茶:正山小種紅茶、閩紅工夫紅茶、祁門工夫紅茶、寧紅工夫茶、越紅功夫茶、九曲紅梅。

④.正山小種紅茶

18世紀後期,於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關,被當地茶農在不經意的情況下首次創制成功,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正山小種紅茶又稱星村小種紅茶。

正山小種紅茶產地以桐木關為中心,在崇安、建陽、光澤三縣交界處的高地茶園也有生產。

正山小種外形勻整緊結、呈現鐵青中帶褐色的色澤、茶條有油潤感、幹茶帶有含蓄細膩的花香。

沖泡後湯色橙黃透亮,滋味醇厚甘爽,湯中呈現獨特煙香和桂圓湯香。

⑤.閩紅工夫紅茶

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統稱閩紅工夫茶。

三種茶產自福建的政和縣、福鼎縣和福安縣。

因地域不同其特點也存在較大區別。

政和工夫,幹茶條索勻奇肥碩、色澤烏黑油潤、金黃色茶毫和茶芽顯、香氣濃鬱芬芳,宛如紫羅蘭的濃香。

沖泡後,滋味香濃、富有收斂性。

坦洋工夫,幹茶細長勻整、色澤烏黑有光澤、白色茶毫顯。

沖泡後湯色呈鮮艷金黃色,滋味醇厚,湯中香氣清新。

白琳工夫,幹茶條索緊結纖細、橙黃色茶毫顯著。

幹茶毫香顯著,沖泡後,湯色桔紅,滋味清甜淳和。

⑥.祁門工夫茶

祁門紅茶由安徽省祁門縣茶農創制於光緒8年,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是中國紅茶中的精品。

祁門紅茶的產地分為三塊,以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的歷口古溪、閃裡、平裡這些地區出產的茶品質量較優。

祁門紅茶經過精制後,條索細秀如眉、色澤烏潤,幹茶香清香如果香又如蘭花香,被人命名為『祁門香』。

沖泡後茶湯紅艷明亮,滋味鮮醇、馥鬱香氣溶於茶湯。

⑦.寧紅工夫茶

寧紅工夫茶的制作始於清代中葉,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

寧紅工夫茶主產區位於江西省修水縣。

寧紅工夫茶幹茶苗峰顯、緊細,茶毫較細密、紅色經絡略顯,顏色烏黑油潤,香氣高揚。

沖泡後,湯色紅艷,滋味鮮醇甜和,湯中香氣濃鬱。

⑧.越紅工夫茶

越紅工夫,民國時期在浙江紹興已少量生產,1957年後開始大量生產。

越紅工夫又名條紅茶,主產地在浙江紹興。

越紅工夫茶,幹茶條索緊實直長、色澤烏潤、帶灰白茶毫。

沖泡後湯色淺紅,滋味鮮甜,香氣濃鬱。

⑨.九曲紅梅

九曲紅梅源自福建武夷山九曲溪,後因太平天國戰亂,人們搬遷至大塢山,在那裡落戶,開荒種茶種糧,開始制作九曲紅梅,來維持生計。

九曲紅梅出產地在杭州西南郊區的湖埠、上堡、湖埠、上堡、張餘、馮家、社井、上陽、仁橋一帶,尤以湖埠大塢山者為妙品。

九曲紅梅,幹茶細瘦若發絲呈彎曲勾狀、條索勾連在一起宛若掛鉤,金色茶毫顯著,色澤烏潤,香氣馥鬱。

沖泡後,茶湯紅艷透亮,滋味濃鬱、韻味獨特。

四.華中地區最知名的紅茶:宜紅工夫茶。

⑩.宜紅工夫茶

宜紅工夫茶在19世紀清道光年間問世,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

主要銷往英國、俄羅斯等西歐地區。

宜紅工夫茶的主產地在湖北省鄂西山區的宜昌、恩施等地。

幹茶條索緊細帶有金色茶毫,色澤烏潤,甜香顯著。

沖泡後湯色鮮艷紅色,滋味鮮爽醇厚。


十大綠茶

翻開中國地圖,我們會很驚訝的發現,諸如西湖龍井、安吉白茶、信陽毛尖、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廬山雲霧、洞庭碧螺春、都勻毛尖、四川竹葉青等這些名氣較大的綠茶,產地都均勻分佈在北緯30°緯線附近。

不信接著往下看:

1、杭州西湖龍井

『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是對西湖龍井茶的美譽。

西湖龍井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中所提及杭州天竺寺、靈隱寺產茶。

西湖龍井的名氣始於宋,聞於元,揚於明,盛於清。

民國期間,已成為中國的名茶之首。

西湖龍井產於浙江杭州西湖的獅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塢、雲棲、靈隱一帶的群山之中,這些產區是龍井產茶區的一級產區,西湖外的其它產區也產龍井,產區級數為二級。

西湖龍井的制作工藝,屬炒青綠茶。

幹茶扁平嫩秀、呈翠綠色,用虎跑的泉水加玻璃杯沖泡後,茶湯黃綠清澈,入口滋味鮮爽,唇齒留香。

2、安徽黃山毛峰

『有山之奇,茶添三分』,是對黃山毛峰的生動描述。

黃山毛峰可追溯到唐朝的繁盛時期,在明朝時隨著貿易的進一步擴大,黃山毛峰名聲逐漸遠播。

而大批量生產和少量外銷是由一家名為『謝裕大茶莊』的茶莊,在清朝光緒年間運作,後逐漸名揚天下。

黃山毛峰主產地在安徽黃山一帶,包括:黃山風景區、湯口、芳村、崗村、充川、桃花峰、雲谷寺等地區。

在清明、谷雨期間采摘至立夏結束,葉片鮮嫩。

黃山毛峰幹茶條索細扁、翠綠中略泛黃色,油亮有光澤,外葉將茶芽包裹於中間,外形秀美。

幹茶香如蘭花香或板栗香,清新怡人。

沖泡後,品質較佳的黃山毛峰會在水中豎立然後徐徐下沉,芽葉十分漂亮。

湯色淺黃且清澈,湯中香氣馥鬱,入口滋味鮮濃,回味甘爽。

3、浙江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雖帶一個白字,但卻是地道的綠茶。

安吉白茶樹是變種的茶樹,因其獨特的季節特點,春季時嫩葉純白,到夏天的時候變成全綠。

安吉白茶最開始是野生型茶樹,後在1982年用在山中發現的野茶樹經人工成功培育。

在1996年規模擴大到1000畝,但能采摘的量隻有200畝,逐漸發展,到今天已經有差不多十萬畝的產茶地。

安吉白茶葉薄嫩、葉梗粗,在采摘時將每個芽頭撇下,通常為一芽一葉,每一斤幹茶大概需要7萬個芽頭來構成。

經過精細加工後,形成條索苗秀豎直、色澤翠綠且白色茶毫顯著,幹茶香氣清新。

因茶品細嫩,需用80—85℃的水溫沖泡,沖泡後茶湯鵝黃清透,入口滋味鮮爽甘醇、清香濃鬱。

4、河南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的另一個名稱為豫毛峰,是河南省的著名茶葉也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在北宋時蘇東坡有詩雲:『淮南茶信陽第一』。

而信陽毛尖獨特風格的形成是在20世紀初期,到新中國成立後信陽毛尖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信陽毛尖主產於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新縣、商城縣及商城縣內大別山一帶。

其中最著名的產地在五雲、兩潭、一山、一寨、一寺。

根據采制時間的不同,信仰毛尖又可分成:明前茶、谷雨茶、春尾茶、夏茶、白露茶。

信陽毛尖外形勻整、呈鮮綠色有光澤、白色茶毫顯著,輕嗅幹茶,有猶如板栗的熟香,香氣純正高揚。

沖泡後,茶湯黃綠澄澈,茶香清新高揚,入口滋味鮮醇爽口。

5、蘇州太湖碧螺春

碧螺春在當地最早的叫法是洞庭茶或嚇煞人香,早在唐代時就為貢茶。

傳說清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在巡遊太湖時,喝到這茶後,龍顏大悅,但覺得此茶名不登大雅之堂,看茶品行如螺狀,遂將其命名為『碧螺春』。

碧螺春的產地是在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西洞庭湖一帶,是中國最著名的茶樹與果樹交錯種植地區。

碧螺春的采摘時間從春分前後開始,谷雨前後結束,具有早和嫩的顯著特點。

碧螺春幹茶條索緊結、色澤銀綠、披滿白毫、卷曲如螺狀,獨特濃鬱的天然花香、果香。

在沖泡時與其它茶品不同的是,先註入水,再投茶。

因為碧螺春成卷曲狀,會在水中下沉。

沖泡後,滋味鮮醇、回味甘甜厚重。

6、江西廬山雲霧

雲霧茶有六絕:『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凜持久、醇厚甘甜』。

而用廬山山泉沖泡茶品後就有了:『待到春風二三月,石爐敲火試新茶。

半壁山房待月明,一盞清明酬知音』這樣的美句。

廬山雲霧茶是漢族的傳統名茶,始於漢朝,宋代時被選為貢茶。

其最早是野生茶,後由於佛教的傳入,廬山僧侶雲集,逐漸將野茶馴化為家茶。

至今已有百年歷史。

廬山雲霧產於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那裡終年雲霧繚繞,降雨豐沛,溫差較小。

使得雲霧茶形成其獨特香氣和口感。

廬山雲霧條索秀麗緊實、茶芽肥、色澤綠潤且茶毫顯著,香氣凜然持久,沖泡後茶湯淺黃清透,入口滋味濃厚鮮醇,香氣宛如幽蘭清幽典雅。

7、安徽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真正得名於明朝,在這之前以『安徽六安茶』為名,在清朝時成為貢茶。

六安瓜片是唯一無芽無梗的茶品。

在谷雨前後至小滿到來之前,采摘單片生葉為原料制成,擯棄了苦澀使得茶品滋味濃,香氣高揚。

六安瓜片的主產地在安徽省六安市大別山一帶,以蝙蝠洞產茶區生產的六安瓜片最為正宗。

因采用單葉為原料,使得六安瓜片茶品外形如瓜子狀、葉片邊緣卷翹、呈現寶綠潤亮色、大小勻整。

沖泡後,茶湯黃綠清透,茶香清分撲鼻,入口鮮醇,回甜甘潤。

8、四川峨眉竹葉青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坐落於四川省的峨眉山,因其獨特的氣候、地理環境孕育出獨特的茶品——竹葉青。

峨眉山產茶早在唐代便已經開始,至宋代時,茶葉名聲進一步擴大。

在1964年,當時人國務院副總理的陳毅途經峨眉山時,喝到這茶,被茶的滋味驚喜後,遂命名為『竹葉青』。

峨眉山歷來佛家、到家雲集之地,如萬年寺、清音閣、白龍洞等地方都盛產竹葉青。

竹葉青茶也就有了豐厚的文化底蘊。

竹葉青通常在清明前3—5天進行采摘,多為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時將其采下,經過一系列的精工細作後制成茶品。

茶品外形扁平、套索豎直、肥厚帶白毫、茶葉兩頭尖細宛如竹葉,呈翠綠色、茶香高揚。

沖泡後,茶湯黃綠清亮,入口鮮爽、茶香濃鬱。

9、安徽黃山區太平猴魁

現今,猴魁茶界普遍認為太平猴魁的前身是『太平尖茶』。

太平猴魁屬於綠茶中的極品尖茶。

清咸豐年間,開始出現『太平尖茶』,到清光緒中年後,太平茶葉和茶商盛極一時。

家住猴崗的茶農憑借得天獨厚的茶葉資源《猴坑、猴崗一帶》和精湛的制茶工藝,制出了質量位於尖茶的魁首,恰巧制出這茶的人名字叫魁成,於是此茶被命名為『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主產區位於安徽黃山市黃山區《原太平縣》,新明鄉三門村的猴坑、猴崗、顏家,其中以猴坑高山茶園為鮮葉制成的尖茶品質最優。

太平猴魁外形獨特,以兩葉包裹一芽為常見,扁平挺直,呈深綠色,肥壯厚實,沖泡後,茶湯青綠清澈,掛杯香高爽持久,優質猴魁出現蘭花香,入口鮮爽醇厚,無苦無澀,回味甘甜。

10、貴州都勻毛尖

都勻毛尖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也是貴州三大名茶之一。

在1965年,由毛澤東親自命名,又名『白毛尖』、『細毛尖』、『魚鉤茶』等。

都勻毛尖在明代時已成貢茶,至乾隆年間開始遠銷海外。

在1982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都勻毛尖主產區位於團山、哨腳、大槽一帶的山中。

都勻毛尖在清明前後開始采摘,以一芽一葉為采摘標準。

制成茶品後,幹茶條索卷曲、外形勻整、呈黃綠色、白色茶毫顯著。

沖泡後茶湯綠中帶黃、清澈,入口滋味鮮濃、回味甘甜,茶湯中香氣清嫩。


了解更多普洱茶選購、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評茶師紅儐個人微信號:dydy200《長按復制》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