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日本綠茶,先從這八件事開始。《圖+文》

剛接觸日本茶時,曾迷失於其繁多的種類當中,可深究之下卻發現這麼多種茶葉,如玉露、煎茶、抹茶、番茶等,其實隻是制茶方式和選擇的茶葉位置、優劣不同而已,歸根結底還是綠茶。

「日本茶歷史」

還是在唐朝的時候,日本僧人最澄在浙江天臺山,回國時留學,不僅將天臺宗帶到日本,還將茶種帶到了京都比睿山。

後來的僧人榮西也在天臺山研習佛法並修學茶藝,寫成了著名的《吃茶養生記》,記錄了南宋時期流行於江浙一帶的制茶過程和點茶法,從而被譽為日本的『茶祖』。

而之後的留學僧圓爾辯圓帶回了徑山茶的種子,種植在自己的故鄉靜岡縣,茶風從此開始流傳。

「日本綠茶VS中國綠茶」

日本出產的茶葉中過九成都是綠茶,從而使得綠茶的分類極盡細致之能事,依照制法和茶葉生長的位置,細分出各種名稱的茶來,而這些茶的香氣、味道、口感又各有不同,喝的場合也有講究。

在制作上,中國綠茶多用炒制殺青,泡出來的茶湯香味突出,茶味濃。

日本茶葉多用蒸汽殺青,再在火上揉捻焙幹,或者直接在陽光下曬幹,這樣的茶色保持翠綠,茶湯味道清雅圓潤。

「日本茶」

分得細致,隻是體現了其一貫物盡其用的生活方式,上好的挑來做玉露,露天茶園的好茶做煎茶,做煎茶剩下來的茶葉碎,就當粉茶沖泡來喝……

將生長在一棵樹上的綠茶細分成8個種類:

1、玉露

作為日本茶中最高級的茶品,據說一百棵茶樹裡也有可能找不出一棵來生產玉露,可見對茶樹要求之高。

在發芽前20天,茶農就會搭起稻草,小心保護茶樹的頂端,阻擋陽光,使得茶樹能長出柔軟的新芽。

將嫩芽采下,以高溫蒸汽殺青後,急速冷卻,再揉成細長的茶葉。

玉露的澀味較少,反而甘甜柔和,茶湯清澄,有著不食人間煙火的仙氣。

2、抹茶

抹茶的栽培方式跟玉露一樣,同樣需要在茶芽生長期間將茶樹遮蓋起來,以防葉綠素流失,增加茶葉的滋味。

采摘下來的茶葉經過蒸汽殺青後直接烘幹,接著去除茶柄和莖,再以石臼碾磨成微小細膩的粉末。

抹茶兼顧了喝茶與吃茶的好處,也常用作茶道,此外它濃鬱的茶香味和青翠的顏色使得很多的日本料理、和果子都會以之作為添加的材料。

3、煎茶

是日本人最常喝的綠茶,產量約占日本茶的八成。

采自茶樹頂端的鮮嫩茶芽,首先以蒸氣殺青,再揉成細卷狀烘幹而成。

成茶挺拔如松針,好的煎茶色澤墨綠油亮,沖泡後卻變得鮮嫩翠綠起來。

茶味中帶少許澀味,茶香清爽,回甘悠長。

一般煎茶的蒸制時間約為30秒,超過30秒的叫做『深蒸煎茶』,茶葉中的苦澀味道會比一般煎茶少。

4、番茶

番茶用的是茶芽以下,葉子較大的部分。

此外,除了春天采摘的新葉外,夏秋收采的所有茶葉,不論是茶芽還是較大的葉子,都隻能叫做番茶。

茶葉經過蒸汽殺青後,在陽光下曬幹或者是烘幹,再將莖梗分揀出來。

番茶的顏色較深,因為是大葉茶,茶味偏濃重,所含咖啡因比玉露少,不會影響睡眠。

5、粉茶

粉茶與抹茶有著根本的區別,首先選擇的茶芽就有不同,其次抹茶是經過石臼碾磨得來的細幼粉末,而粉茶則是制作煎茶時所剩餘的茶葉碎,比起煎茶來,因為已經成粉末狀,故而能更快地出味,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泡出味道濃鬱的綠茶,但香氣略微遜色於完整的茶葉。

多用來做茶包,或平時的茶飲。

6、焙茶

又叫烘焙茶,番茶用大火炒,直至香味散發出來,這是唯一用火炒的日本綠茶。

焙茶因為炒過,故茶葉呈褐色,苦澀味道已經去除,帶有濃濃的煙熏味,暖暖的香氣是適合寒冷天氣的茶飲。

但畢竟是綠茶,三泡過後香味已經走遠,茶湯的滋味也轉淡。

因為焙茶容易浮在茶湯表面,建議用帶有濾網的茶壺沖泡,方便飲用。

7、玄米茶

將糙米在鍋中炒至足香,混入番茶或煎茶中,就是玄米茶了。

沖泡的茶湯米香濃鬱,而且一茶一米相映成輝,倒也有趣。

在口味上有著炒米香,掩蓋了些茶葉的苦味和澀味,而且喝著喝著還能品出爆米花的味道。

很容易被人接受,也方便在家中自己制作,所以在日本乃至整個亞洲它都是很流行的茶飲。

8、莖茶

隻取茶樹葉子的莖梗部分來做茶的叫做莖茶,或者是將制作玉露、煎茶時候分揀出來的茶莖或葉柄的部分集合起來。

莖茶的味道清爽,雖然茶味較淡,難以與玉露、煎茶相比,但好在同樣能幫助人清醒頭腦,茶湯還可以代替煎茶用來做茶泡飯。

不同於整片的茶葉,一般來說,莖茶通常隻能沖泡一回。

「日本茶葉產地」

1、靜岡縣 靜岡茶

離富士山不遠的靜岡,多排水性良好的丘陵地,土壤又有雪山泉水滋潤,是栽培綠茶的絕對寶地。

無論在產量還是栽種面積都在日本獨占鰲頭的靜岡,茶葉多種植於山坡上,與竹林掩映,陽光照耀下,地形佈局如同陸羽在《茶經》上說的『陽崖陰林』,故而能產好茶。

當地茶以煎茶與深煎茶為主,尤以天龍茶為著名。

2、新瀉縣 村上茶

新瀉縣是日本北部著名的產茶區,因為寒冷的時間較長,故而多栽培適合寒地的茶樹,在雪中成長的茶樹具有獨特的甘醇溫和的口味,由於有特定的日照時間並且相當短暫,使得茶葉的澀味較少,例如高級煎茶『村上茶』,就帶有類似於玉露的醇厚與甘甜,甚至在茶香中還能聞到雪水的清冽味道。

3、京都府 宇治抹茶

據說日本的第一棵茶苗便是在山青水秀的京都宇治種下的,難怪一提到日本茶,首先就會想到宇治抹茶。

京都是茶道的發源地,每十步便有一茶屋,茶風古樸。

茶農在茶樹發芽前20天覆蓋遮陽,使得茶葉翠綠香甜,苦澀味道相對減少,也造就了最有代表性的宇治抹茶。

4、埼玉縣 狹山茶

埼玉縣是關東最大茶葉產區,出產煎茶為主。

雖然栽培量不高,但歷史卻悠久,在江戶時代就已有茶葉生產,其中以狹山茶最為人知。

日本有句話來形容各地的茶葉『靜岡的色,宇治的香,狹山的味』,其實這『味』全得自於當地的制茶秘方『狹山入火』,一種高溫幹燥烘焙的方式,也造就了狹山茶區別於其他茶的濃厚香味。

5、鹿兒島 知覽茶

鹿兒島是日本的主要產茶區之一,產量僅次於靜岡,因為位於日本的南部,氣候溫和,茶樹生長迅速,茶芽也較早長出,是每年最早有新茶出產的地方。

其中以產自知覽的茶名氣最大,當地的茶葉味道甘醇順口,香味濃鬱。

6、福岡縣 星野抹茶+八女玉露

位於九州島的福岡氣候和暖、土壤肥沃,晝夜溫差大,早有朝霧,對茶葉的生長可謂天時地利。

八女郡以產煎茶為主,可位處山間的星野村卻栽種占全國產量一半的玉露。

星野抹茶的質量之高堪比宇治抹茶,八女玉露也是茶中極品,苦味和澀味都不明顯,反而有濃厚強烈的甘甜味。

7、茨城縣 茨城茶

茨城縣位於關東地區的東北部,晝夜溫差很大,茶香高遠濃烈,以猿島茶最為出名。

8、三重縣 伊勢茶

三重縣的茶種源自中國,主要生產煎茶與深煎茶,產量僅次於靜岡茶和鹿兒島茶。

9、滋賀縣 近江茶

鄰近宇治京都的地區為主要的產地,盛產香味濃厚的朝宮茶和茶韻很長的土山茶。

10、愛知縣 西尾抹茶

愛知縣生產抹茶的歷史非常悠久,顏色更為幽暗深綠,茶湯口感圓潤。

「物盡其用,極致細膩」

綠茶是一種很微妙的東西,不同產地的就能有不同的味道。

正如葡萄酒中常說的『Terroir』一樣,最質樸的理解,隻是一方水土一方茶。

而日本綠茶則和當地細膩的民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尤其是『物盡其用』的生活態度,將一個茶樹上的不同的部位做成不同種類的茶:樹頂的嫩葉做上等的玉露與抹茶,露天茶園的嫩芽做煎茶,再接下來的做番茶,炒茶過程中的碎末可以是粉茶,再大一些的莖梗是莖茶,茶樹渾身是寶的概念在此可謂被體現到了極致。

況且充分利用不浪費也符合了茶的質樸精神。

「樸素的茶名」

根據制作方式和茶葉在茶樹上的位置分出了茶的品種,另外日本茶多以產地為名。

剛喝日本茶的時候,經常對類似於『八女玉露』、『村上茶』等的茶名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慢慢了解到隻不過是產地的名字而已。

像產自宇治的抹茶,便叫『宇治抹茶』,玉露便叫『宇治玉露』。

但除了茶名的樸實之外,在等級的標識上也會浪漫一下,比如靜岡的煎茶就會用『風』、『花』、『雪』、『月』、『霧』等字來代替冷冰冰的『特級』、『一級』、『二級』等。

不過日本茶葉名直白得很好辨認,產地的劃分有點類似『AOC』的感覺,只要選擇好對自己口味的產區,就能選到適合的好茶葉。

「喝茶的心意」

茶是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怎樣喝茶也就成了生活方式的體現。

喝日本茶講究 『和、敬、清、寂』的精神修養,茶葉要精細,茶具要幹凈,心態要平和,日淡風清的午後,我們在家泡一壺日本茶時,不妨也為自己準備兩三枝插花,淡雅的古琴曲和一隻古樸的茶壺吧。

「泡一杯好玉露」

玉露是日本茶中最清澄的一種,也是所有日本茶葉中的極品,幸運被選中的茶樹恐怕也隻有頂端最鮮嫩的幾片茶葉才能承擔起做玉露的大任。

曾經看到過一句話說『失戀、失意,請別喝玉露』,不知甚解,直到有一天,晚飯後喝了三泡玉露而導致整個晚上睡不著,才真切體會這句話的深意。

這款看著冰清玉潤、淡雅悠遠的茶葉雖然有個詩意到不食人間煙火的名字,但內裡咖啡因的含量卻高過咖啡三倍之多!所以在下一次夜間提神,除了咖啡之外,你又多了個選擇。

第1步,因為玉露太過嬌嫩,過熱的水會燙壞茶葉,沖泡的最佳溫度在60攝氏度,所以此時的茶海可以當降溫容器使用。

第2步,若泡3人份的玉露,最合適的茶水比例是10克茶葉配80毫升的水。

我們先將茶葉加入茶壺中。

第3步,將涼至約60攝氏度的溫水重新倒入茶壺,浸泡茶葉1到2分鐘。

第4步,倒出茶水在小杯中,喝玉露適宜用白底的杯子,可以觀其清秀的湯色。

喝玉露最適合用小杯品嘗,像潮州人喝功夫茶一樣細斟細飲,可以觀色聞香,一泡落下,在杯中,我們感覺到了春天滿坡青翠的茶園、安靜的大自然、淙淙的細流、晚風中寺院的鐘聲、做茶人的用心保護、煮茶人的一片 誠懇之意……

原標題:日本茶

來源:《美食與美酒》

編輯:茶泡泡網小喬

我要點贊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