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美人
東方美人的茶身白,青,紅,黃,褐五色相間,宛若鮮花,茶面纖細的銀毛,層層閃爍。
是被維多利亞女王賜名『美人』的茶,是半發酵青茶類中,發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一般的發酵度為60%,有些則多達75-85%》。
01
東方美人的起源
臺灣日據時期20世紀20年代,當時為了改進傳統烏龍茶的品質和推行,解脫困境,茶農在制造技術上求突破,彰顯出烏龍茶的特色,於是以四分之三發酵的制造方法,具有果香味做為烏龍茶的主要特色,茶農開創新制法,推行重發酵茶,恰其時用了的被小綠葉蟬(俗稱浮塵仔)咬食的茶青,制出的茶,意外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肯定,烏龍茶再度廣興起來。
2.東方美人的多名
膨風茶:
東方美人茶原稱膨風茶《「膨風」是臺灣俚語「吹牛」之意》,東方美人最初是在19世紀晚期在臺灣北埔縣生產的,純粹是偶然的。
圍繞這種茶起源的最流行的故事是,相傳早期有一茶農因茶園受蟲害侵食,不甘損失,乃挑至城中販售,沒想到竟因風味特殊而大受歡迎,回鄉後向鄉人提及此事,竟被指為吹牛,從此膨風茶之名不脛而走。
椪風茶:
除了上述之說外,一說是臺灣光復初期曾任新竹縣北埔鄉長的薑阿新,在日據時期參加茶展,其參展的茶葉被當時的臺灣總督府以一擔《100斤》2000日圓高價收購,消息傳回北埔村,被地方人士斥為『膨風』,後經報紙披露證實,膨風茶之名才傳遍千裡,流傳至今。
後又被文人雅士改稱為椪風茶。
東方美人:
又相傳百年前,英國茶商將膨風茶呈獻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由於沖泡後,其外觀艷麗,猶如絕色美人漫舞在水晶杯中,品嘗後,女王贊不絕口而賜名『東方美人』
或傳說是1960年左右,膨風茶在英國舉辦的世界食物博覽會上得銀牌獎,而獻給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品嘗。
女王品嘗後,贊不絕口,賜名『東方美人茶』。
番莊烏龍:
又早期膨風茶的毛茶運抵大稻埕茶棧,出口前,需在『番莊館』再經過一道烘焙與揀茶的精制過程,故舊稱為『番莊烏龍』。
香檳烏龍:
又據說,如在膨風茶的茶湯內加一滴『白蘭地酒』,風味更佳,深受歐美人士喜愛,而被稱為『香檳烏龍』。
白毫烏龍:
因茶心有肥厚晶瑩的絨毛而得名
福壽茶:
東方美人亦有福壽茶之稱,傳為謝前副總統東閔先生所命名。
今日的膨風茶主產於新竹苗栗地區,包裝上的名稱各地不同。
產於新竹縣北浦鄉,名『膨風茶』或『椪風茶』;產於新竹縣峨嵋鄉,名『東方美人茶』;產於苗栗縣頭傷鄉、三灣鄉,則沿用舊稱『番莊烏龍』。
而這些傳說是真實的還是杜撰的已無從考究,但是它確實給東方美人更加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讓東方美人茶不僅有商業價值,還有獨特的文化價值。
03
東方美人的環境特征
臺灣生產烏龍茶(東方美人茶、椪風茶或福壽茶)之地區甚廣,以新竹縣之北埔、峨眉、竹東及苗栗縣之頭份、頭屋(老田寮)、三灣、南莊、獅潭等地區產量較多,品質最優異。
這裡氣侯融合獨特山型,雲霧繚繞變幻無常,溫度差也大,初春晚上冷,茶樹較為耐低溫,適宜茶樹生長。
茶種方面,新竹及苗栗產區以『青心』為主要生產茶種,坪林石碇則以『青心烏龍』為主,輔以少量的『白毛猴』。
東方美人茶采收期在炎夏六、七月,即端午節前後10天。
東方美人茶最特別的地方在於,茶菁必須讓小綠葉蟬《又稱浮塵子》叮咬吸食,昆蟲的唾液與茶葉酵素混合出特別的香氣,茶的好壞決定於小綠葉蟬的叮咬程度,同時也是東方美人茶的醇厚果香蜜味的來源,也因為要讓小綠葉蟬生長良好,為了增加蟲咬的機會,東方美人茶不灑農藥,還要營造出適合蟲子生長的環境、讓蟲子繁衍茂盛,才能提高茶葉的質量。
因此生產較為不易,也更顯其珍貴。
在制作方面東方美人茶必需經手工采摘一心二葉,再以傳統技術精制而成高級烏龍茶。
4.東方美人的特征
其外形整齊均勻,一心二葉,呈微卷曲狀需枝葉連理,宛如花朵;具明顯的白毫,呈紅、白、黃、青、褐五色相間;沖泡後茶湯鮮艷明亮,琥珀茶色;花香、熟果香、蜜香和蜂蜜芬芳,齒頰留香且甘潤香醇,柔滑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