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冬天到了,不論喝茶還是喝水。
不少人會換掉玻璃杯,改用保溫杯。
初冬時節,天氣蕭瑟。
日常上班時,泡出來的熱乎乎茶湯,一旦放在桌面沒能及時喝完。
過不了多久,茶水溫度就會立馬下降。
人未走,茶已涼。
在這個連喝水都要註重『多喝熱水』的季節,涼透的茶水很難讓人提起興趣。
但是倒掉不喝,又太可惜。
於是乎,將茶水保溫是冬天飲茶剛需。
然而,保溫茶水的方式,不單單是保溫杯。
還可以買上保溫杯墊,USB口加熱的那種。
伏案工作期間,將泡好的熱茶放在溫杯墊上保溫。
杯中的茶水溫度,時刻都能維持在50-60左右的適口狀態。
不會燙,不會涼。
不多不少,一切都是剛剛好。
冬天到了,泡茶喝茶的方法要適時調節。
為了在工作日期間,也能喝到一口舒服的熱茶,這5種泡茶方法值得參考。
《2》
一、玻璃杯+溫杯墊。
辦公場合最常見、最普通、最親民的茶具,當屬玻璃杯。
玻璃杯泡茶,不需復雜的沖泡技巧。
將杯子洗幹凈後,用熱水溫杯。
緊接著,往杯子裡投入適當幹茶,註入八分滿沸水。
投茶時,原則上宜少不宜多。
畢竟,玻璃杯泡茶的本質是悶泡。
讓大量茶葉長時間浸泡在熱水裡,茶味物質源源不斷浸出,會將茶水滋味悶得又苦又重。
內質豐沛的好茶,僅需一小撮幹茶,足矣泡出一杯香滑爽口的茶湯。
投茶註水後,靜置等待數分鐘,便可享用一杯熱茶。
泡開後暫時喝不完的茶水,放在開篇提到的保溫杯墊上,開啟保溫。
如此,伏案工作期間,隨時都能品嘗到暖心熱茶。
和保溫杯相比,這樣的做法能避免將茶味悶壞。
畢竟,保溫杯內部,又悶又熱又高溫。
哪怕再好的茶葉,待在保溫杯內時間一長,茶湯的清鮮爽口風味都會略打折扣。
除了外出期間,保溫杯墊不便攜帶外。
日常工作期間,冬天喝茶,玻璃杯+溫杯墊的適配率更高!
《3》
二、蓋碗連續沖泡。
喝綠茶、花茶、黃茶、清香型鐵觀音、白茶時,用玻璃杯泡無可厚非。
但巖茶不行。
焙火後的武夷巖茶,身邊極少有茶客會願意用玻璃杯隨便泡。
對待正巖水仙、肉桂、大紅袍,隨意用大杯胡亂泡,太浪費好茶。
前段時間,有位愛喝巖茶的老茶客,特意過來聊天。
他在家裡買了不少口糧巖茶,喝過了巖茶後,其它茶都喝得很少了,包括綠茶、花茶等,隻是偶爾調劑。
入冬之後,一到下午就特別想泡茶喝。
周末休息時,情況倒還好,但上班期間,總不好在辦公室裡擺上茶盤,悠哉地去泡茶。
這樣太過招搖,擔心會惹出非議。
退後一步,用玻璃杯泡巖茶感覺始終不是那個味道,難以泡出巖茶的真正茶味精髓。
進退兩難之間,該如何是好?
當時給了他一個建議,用蓋碗連續沖泡。
工作期間,為了不影響上班氛圍,用蓋碗泡茶時需要低調一些。
和平日的逐次沖泡,逐道細品有所不同。
上班時,可以找一個容量大一點的公道杯。
再不然,馬克杯與玻璃杯也行。
準備齊全後,拿上蓋碗、公道杯、茶葉,在茶水間內開始沖泡。
連續沖泡多次,將1-5沖左右的茶水,全部灌入杯子裡。
將滿滿一大杯的茶水,擺在桌面,隨時可供品嘗。
若是為了保溫,可以加上保溫杯墊。
為了追求儀式感,另外再準備一個小茶杯,倒出茶湯細品,未嘗不可。
喝完一大杯後,剩在蓋碗內的葉底,還可以繼續沖泡。
泡到尾水後,茶味變淡了,再延長悶泡時間。
循環往復,徹底將一泡茶悶到泡不出茶味,就可以換茶了。
《4》
三、碎茶包沖泡。
愛喝茶的人,平時能積攢下不少碎茶葉。
一罐茶喝到最後,剩在罐底的茶葉,往往偏碎。
兩、三斤一箱的散茶喝到快見底時,箱底內的碎茶偏多。
喝老白茶餅、普洱生茶餅、熟茶磚時,不論用茶針還是茶刀,撬開多次後,都不可避免會出現碎茶損耗。
這些碎茶,若是按照常規泡法,實屬麻煩。
哪怕特意用上茶濾,也不方便逐次沖泡。
畢竟,剛沖出一道茶湯。
大量碎茶就會嚴重流失,一股腦兒地,全部被攔截在茶濾上方。
再次沖泡下一道,蓋碗內剩餘茶葉寥寥無幾,著實頭疼。
這時候,不妨轉換一下思路。
將這些碎茶收集起來,到網上買茶包袋。
往空茶包裡填充適量幹茶後,綁緊袋口,就能自制出袋泡茶。
比起買現成的袋泡茶,自己做出來的碎茶包,對原葉品質知根知底,喝茶更放心。
出門上班時,往包裡放幾個碎茶包,攜帶也很方便。
為了避免跑氣受潮,最好用密封袋裝著。
上班泡茶時,隨便往玻璃杯、馬克杯裡放入一包碎茶,能泡出不錯的茶味。
像泡袋茶那樣,簡單又省事!
《5》
四、大壺泡茶。
前面分享的三種泡茶方法,適合『一人飲』。
多人在場同時喝茶時,用大壺泡茶更方便。
比如,對公招待。
一時間,來訪超過7、8人,但隻有一人負責對接招待時。
若是給每人單獨泡一杯茶,短時間內很難顧全到位。
不如將容量稍微大一些的玻璃壺洗幹凈,往裡投入適量茶葉。
註水沖泡,泡好的一大壺茶,擺在桌面上。
給每人分一個杯子,隨喝隨取。
自助式喝茶,再省事不過。
又比如,下午茶歇時,提供潤喉解渴的茶水。
大壺泡茶的最大優勢是簡單、方便、省事。
但缺點也很明顯,將茶味大量稀釋後,很難讓人喝準好茶的細膩茶味。
為此,比較名貴的茶葉,不適合這種方法。
如,荒野銀針、桐木金駿眉、正巖核心山場的肉桂等。
泡點口糧茶、辦公茶更適合。
泡出滿滿一大壺後,在和同事們吃下午茶點心時用於佐餐。
每人杯中都能分得一大杯解渴潤喉的茶水,再貼心不過。
玻璃壺和玻璃杯的泡茶技巧大同小異。
隻不過,玻璃杯泡茶適合『一人飲』。
而大壺泡茶更適宜應對多人喝茶所需罷了。
《6》
五、『一人壺』泡茶。
早幾個月,有位茶友特意買了『小宋壺』回去。
按茶友的話來解釋,他是專門為了上班泡茶買的。
仿宋執壺造型的小宋壺,帶有細長型的出水口。
茶水倒出時,能呈現優美的弧線。
用行話來解釋,『斷水』很順暢。
並且,在出水口內還有過濾孔。
和普通茶濾相比,這些過濾孔的孔眼偏大。
不會攔截茶毫,影響白茶的原汁原味。
但應付個別斷裂的茶葉碎屑,泡開舒展的茶葉,綽綽有餘。
原本上,小宋壺的設計是充當公道杯。
蓋碗泡茶時,專門盛放茶湯,倒茶分湯所用。
但省去蓋碗,將其當成『一人壺』,未嘗不可。
投入幹茶,註水泡茶,將泡好的茶水分出小茶杯內品嘗,又能兼顧喝茶儀式感。
和單純的玻璃杯泡茶相比,類似這樣的『一人壺』能避免長時間浸泡下,茶水被泡濃的問題!
及時倒出茶湯,便能享用到濃淡適中的舒心茶味!
《7》
除了上述點名的這些泡法外,辦公室喝茶的花樣還有不少。
比如,用養生壺煮茶。
煮出一壺茶水後,和同事們一起分享。
將煮好的熱茶灌入保溫杯內,兩三個小時內慢慢喝完。
天寒地凍之際,也是不錯的暖心茶飲!
比如,用飄逸杯泡茶。
飄逸杯是組合式茶具,分外杯、內膽、過濾器。
但要注意,個別內膽無法拆卸,和底部濾網連接在一起的老式飄逸杯不要買。
一旦用久後,底部藏污納垢,很難清洗,並不衛生。
又比如,用同心杯泡茶。
同心杯,類似專門加了過濾配置的馬克杯。
類似套娃那樣,往杯內註水泡茶後,靜置片刻。
提起內膽,淅淅瀝瀝的茶水,不斷落下。
隨後,將內膽放在蓋子上,就可舉杯喝茶。
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提起內膽分離茶水時,容易將桌面弄濕。
灑出部分茶水,影響桌面整潔。
不論怎麼看,泡茶這件事,可繁可簡。
休閑居家,有條件的話,可以追求更有儀式感的泡茶。
但上班期間,以實用為出發點。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