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地理】『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教你學喝茶,初學者泡茶七步驟!。《圖+文》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

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中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至此,中國共有4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是有關茶園管理、茶葉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飲用和分享的知識、技藝和實踐。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開始種茶、采茶、制茶和飲茶。

制茶師根據當地風土,運用殺青、悶黃、渥堆、萎凋、做青、發酵、窨制等核心技藝,發展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紅茶六大茶類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種茶品,供人飲用與分享,並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習俗,世代傳承,至今貫穿於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儀式和節慶活動中。

傳統制茶技藝主要集中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江南、江北、西南和華南四大茶區,相關習俗在全國各地廣泛流佈,為多民族所共享。

通過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萬裡茶道等,茶穿越歷史、跨越國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已經成為中國與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華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媒介,成為人類文明共同的財富。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成熟發達的傳統制茶技藝及其廣泛深入的社會實踐,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創造力和文化多樣性,傳達著茶和天下、包容並蓄的理念。

中國人通過制茶、泡茶、品茶,培養了平和包容的心態、形成了含蓄內斂的品格,提升了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

茶的飲用與分享是人們交流、溝通的重要方式,以茶待客、長者為先等與茶相關的禮俗彰顯著中國人謙、和、禮、敬的人文精神。

在茶文化的帶動和促進下,中國茶產業快速發展,茶科技水平穩步提高。

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在提供可持續生計、增進性別平等,以及促進鄉村振興、保護陸地生態系統,社會、經濟、環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也發揮著積極作用。

一、溫壺:用熱水淋茶壺,提高茶壺溫度,以免泡茶時水溫被茶壺搶走,影響茶湯的風味。

二、置茶:等待茶壺溫熱的時間裡,將要泡的茶葉從茶倉中取出,放入茶則《普及一下,茶則就是從茶葉罐裡取茶葉用的工具和量器,詞較生僻,小編剛入門時為顯資深,常向外行秀此名》。

這時可以請賓客賞茶,也借這個機會與客人交流,介紹他們認識此茶的特色,香氣?

顏色?

外觀?

賞完茶後再放回原處。

三、溫潤泡:將熱水均勻地淋在茶葉上,使茶葉受熱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淋上後立刻倒出來。

目的在使某些比較緊結的茶《像阿裡山石棹一帶的珠露茶》舒張,這樣茶湯才會均勻好喝,也有些人覺得這樣比較清潔,但並不是每一種茶都適合溫潤泡這道手續。

四、醒茶:將溫潤泡用的水完全倒到茶海當中,靜待一段時間讓茶葉舒緩。

五、沖泡:註水量以所泡的杯數決定,放入的茶種,與茶葉量多寡會影響沖泡所需的時間。

六、奉茶:將茶壺內所泡的茶完全倒於茶海中使茶色,茶味均衡並沉淀雜質。

將茶倒入聞香杯中約七分滿,或用扣杯的方式,正面圖樣對正面圖像,倒過來奉茶增添品茶的樂趣《基於衛生考量,扣杯的方式隻適用於第一泡》。

七、品茶:喝茶的時候不要手拿杯緣,如果以右手喝茶,應把中指放在杯腹十二點鐘方位,拇指放六點鐘方位,並以八點鐘方位喝茶。

並分成三次喝,感受熱茶,溫茶,與冷茶的滋味。

綜合自光明網、如此這般學地理等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譚老師講地理

註:本文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自各地理公眾號等,一並致謝!若引用不當可以隨時文末留言聯系註明來源或刪除,歡迎大家標註來源轉載、文末點擊分享、收藏、點贊、在看就是我們更新的動力!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產品。

期待同學們每天在已閱文章下方留言『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