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時的水溫太高,會把茶葉燙熟?六大茶類中哪些不能用沸水泡?《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前幾天,在網絡上偶然看見一條消息。

說是某教培的一位英語老師,轉型做直播,賣貨去了。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他把一本長篇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一小時賣掉兩萬冊。

面對數萬個觀眾,利用自己的知識儲備,拋開營銷的稿件,臨場發揮。

不由得叫人刮目相看。

他是非常勵志的一個人,還說起自己少年時代刻苦學習的經歷,比如把大象的英文名用筆寫在手掌上、胳膊上,方便隨時背誦。

直到最後,把整本英語書都背下來了。

從一個天天被老師罰站的差生,考上了某所大學的英語專業。

甚至,他連賣東北大米,都可以是上一段富有詩意的句子。

如此一位內心豐富的人,卻讓我百感交集。

在這個不得不賺快錢的年代,為情懷而活著,是要餓肚子的。

他本可以繼續教育事業,或者有更光輝的未來,但苦於情懷無法為自己買房吃飯。

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

關鍵時刻,總能派上用場。

《2》

人人都在努力,自己當然也不能落下。

打開電腦,準備繼續寫稿。

今天來解決一個被大家追問了很久的問題:

六大茶類裡,有哪些茶能用沸水泡,又有哪些不能?

水溫對茶湯的影響,是很大的。

例如,茶聖陸羽就曾經在《茶經》中寫道:『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邊緣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

他的經驗是,水溫初起似蟹眼,水溫漸高如連珠,水溫沸騰如魚眼。

可見,古代雖然沒有溫度計,但通過判斷水的變化和特征,便能知道什麼時候是最好的狀態。

而如今,一千多年過去了,他對茶葉的認識依然深深地影響著我們。

事實證明,用足夠高的水溫泡茶,才能得到有滋有味的湯水。

與此同時,也有人擔心,太高的水溫會不會把茶葉燙壞燙熟?

尤其是芽葉細嫩的綠茶、白茶,是不是不能用沸水?

其實,大家的顧慮我們可以理解。

但結合我們平時的經驗,可以斬釘截鐵地告訴大家:不會燙壞,更不會燙熟!

或許綠茶細嫩,不能用沸水沖泡的印象,早已深入人心。

更何況,互聯網上有90%的人都在宣揚,綠茶要用低溫水來泡,更是解釋不清了。

過去的村姑陳,也是抱著和大眾一樣的想法。

可人生就是不斷認識,不斷推翻,又不斷重建的過程。

前兩年去獅峰龍井村喝茶的時候,意外地,看到了當地的茶農泡綠茶。

他們並不像外界所說的,用溫水泡綠茶,而是直接用沸水。

仔細想來,西湖龍井在殺青的時候,要經歷比100℃還要高的溫度。

裡頭那些不耐高溫的養分,早就被揮發了,留下來的都是耐高溫的。

而區區沸水,用怎麼會把經歷了千錘百煉的綠茶燙熟呢?

純屬無稽之談。

有的時候,你以為隻是你以為。

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要被某些人的言論牽著鼻子走,這樣才能看清真相。

《3》

至於白茶,同樣可以用沸水沖泡。

以最多人好奇的,白毫銀針為例子,來說一說沸水對它的影響。

當然,不是普通的白毫銀針,而是來自福鼎太姥山的高山白毫銀針。

眾人對白毫銀針的初印象,是芽頭。

說對也對,說不對也不對。

白毫銀針確實是以芽頭為主的茶,但不是所有的芽頭都能做白毫銀針。

芽頭呈筍殼狀結構,就像春筍一樣,能一層一層剝開好多層。

當高山的白毫銀針被徹底泡開以後,用手把葉底進行『解剖』,會發現中間能剝開5-7層。

芽頭的表面上,覆蓋著又濃又密,如防水衣一般的白毫。

而不僅僅是外面,芽頭內的每一層,都密佈著白毫,就像給白毫銀針穿上了五六件雨衣。

多重防護,給予了白毫銀針強大的保護。

低溫的水,顯然是無法沖破這些白毫的阻礙,讓茶葉的內質充分釋放出來。

隻有借助沸水的高溫,才能盡可能多地讓白茶大量脫落,養分盡情析出到茶湯裡,為我們帶來良好的風味。

不過,即使是滾燙的開始,也無法瞬間突破重重防線。

想要讓白毫銀針的物質徹底釋放,隻能依靠一沖又一沖地浸泡,慢慢突破層層雨衣的防備。

所以,高山白毫銀針的耐泡度極佳。

基本上到了八九沖,也不用悶泡,快出水仍然能帶來飽滿的湯感。

直到被徹底浸潤,才算是奉獻出了身體裡的全部養分。

總而言之,品質好的白毫銀針,白毫厚實濃密,沸水壓根無法傷害到它。

這個道理,適用於全部的白茶。

也可以理解為,好白茶不怕沸水燙,反之,怕燙的,都不是好白茶。

《4》

武夷巖茶用沸水泡,是常識。

大部分茶友,都不會質疑。

畢竟,經歷了殺青、揉捻,還有最重要的焙火之後,巖茶堪稱『百煉成鋼』。

這時候,如果再說不能用沸水沖泡,顯然無法服眾。

所謂『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想要品嘗到其中的花香巖骨,香清甘活,少不了沸水的幫助。

讓高溫充分激發出各個沸點的香氣物質,讓茶香和茶味均勻釋放。

不但是巖茶,六大茶類皆如此。

而講到沖泡紅茶的水溫,常常看到有人提倡用80℃水來泡。

原因是,沸水會把紅茶泡出酸味,溫水則不會。

可我們細想以後就會發現,品質好的紅茶裡,並沒有多餘的酸味物質,又怎麼會發酸呢?

紅茶是全發酵茶,因此,在加工的過程中,對發酵有著嚴格的把控。

發酵不足,會使得紅茶有青味,而發酵過頭,喝起來就會有一種明顯的酸味,作者是工藝上的缺陷。

有些紅茶隻是輕微的酸,隻有味蕾格外敏感的朋友才能喝得出來。

這些酸味物質,在高溫下釋放的速度更快,釋放的量也更多,因此酸味更突出。

而低溫會減緩物質的釋放,使得紅茶喝起來沒那麼酸,甚至酸味會消失。

但歸根結底,都代表著品質不佳,至少不能算是上乘。

接受不了沸水檢驗的紅茶,就免談品質了。

另外,紅茶若是存放不當,吸水受潮,也會產生酸。

所以,在平時存茶的時候,要格外注意控制溫濕度,及時密封,且盡量在保質期內飲用完畢。

趁它還在最好的年華,全部喝完,才不浪費。

《5》

在茶圈裡,沸水的作用和照妖鏡有得一拼。

如果一款茶的品質不好,如氣味不純、有雜味、出酸味、滋味薄等,都會在沸水之下顯露原形。

而那些能扛得住高溫,笑到最後的,便是好茶。

沸水除了能辨別茶葉的品質之外,還能讓好茶的風味更出色。

理論上來說,水溫越高,對茶葉所施加的壓力就越大。

唯有足夠高的溫度,才能激發深層次的物質,令茶湯更加飽滿。

若非如此,水溫不足,香氣滋味則會大打折扣。

所以,從今天開始,大家買回去的茶葉都可以試著用沸水泡。

是好是壞,一泡便知。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