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聊聊烏龍茶的清香型和濃香型。

烏龍茶,也稱半發酵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有中國特種茶之稱。

主要分為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和臺灣烏龍四大系列。

與之相應適銷的烏龍茶代表品種有:閩北的武夷巖茶、閩南的安溪鐵觀音、廣東的鳳凰單叢、臺灣的凍頂烏龍等。

烏龍茶的茶性溫和,香型多變,制作工藝從低發酵到中發酵到高發酵,從輕火到重火到足火都有。

按烏龍的香型來區分的話,主要可分為有兩個大類,就是清香型烏龍和濃香型烏龍。

先說傳統的濃香型烏龍。

濃香型烏龍發酵比清香型高,制作中多一道焙火的工序,『綠葉紅鑲邊』的特征相對明顯。

我們知道,茶葉歸納起來有三香,即山場香《也叫地域香》、品種香、工藝香,這三者的融合程度可以是鑒定濃香型烏龍的主要指標。

濃香型烏龍最關鍵的,就是工藝香,這個很好理解,就是茶葉在制作時,不同工藝產生不同的香味。

如鐵觀音不同程度的搖青,也會產生不同的香氣。

武夷巖茶的肉桂,不同的焙火程度會產生花香、果香、焦糖香。

凍頂烏龍不同程度的炭焙,會產生花果香、薯香、蜜香等。

可以說,有100種濃香烏龍,就會呈現100種不同的香型。

而說到清香型烏龍,就繞不開臺灣茶了。

因為清香型烏龍的工藝最早就是由臺灣研發出來的,所以臺灣茶在清香型烏龍裡占比是相當高的。

比如大禹嶺高冷烏龍、梨山烏龍、杉林溪高冷茶、阿裡山金萱等。

清香型烏龍的誕生,主要是和其高海拔的生態有關系。

臺灣高山茶基本就是指海拔1000米以上茶區所產茶葉,高山茶山高林密,雲霧繚繞,日照時間短,茶樹芽葉苦澀成分降低,進而提高了茶葉的甘味。

同時因日夜溫差大的緣故,茶樹生長緩慢,茶葉芽葉柔軟,葉肉厚實,果膠質含量高等等,這些都是高山茶所展現出的特性。

可以說,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成就了高山好茶。

所以說,清香型烏龍實際就是喝它的生態,制作工藝采取低發酵、不焙火《清香型的輕焙基本也隻是為了提香而已》這種制作方式,主要就是為了最大限度的保留高山茶的原汁原味。

所以,山場和海拔是清香型烏龍的關鍵,海拔越高,品質越好,比如最高海拔2500米以上的大禹嶺高冷烏龍茶。

總結來說,濃香型烏龍主要喝的是工藝,清香型烏龍主要喝的是海拔和生態。

兩者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孰高孰低,也是見仁見智。

對喜歡喝烏龍的朋友來說,兩種香型的烏龍切換著來喝。

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這樣比較不容易產生口感上的單一性和遮蔽性。

當然,茶有百味,適口為珍,自己的喜歡才是真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