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究竟有著怎樣的獨特魅力?一篇文章告訴你。《圖+文》

烏龍茶名片

烏龍茶是中國特有名茶,屬於半發酵茶類,以濃烈的芬芳香味和『綠葉紅鑲邊』的外形聞名於世,主要產地是福建、廣東、臺灣三省

著名的品種有武夷巖茶、大紅袍、安溪鐵觀音、鳳凰單叢、臺灣凍頂烏龍、漳平水仙等。

烏龍茶的基本工藝是采摘、曬青《萎凋》、搖青《做青》、晾青、炒青、揉捻和幹燥,各產地在采制工藝和品質風格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

比如,從原料看,臺灣烏龍茶要求細嫩,顯白毫;福建、廣東則采成熟的嫩梢。

又比如,從加工看,武夷山烏龍茶和潮州烏龍茶,一般沒有包揉工序,重曬青和搖青,所以成茶呈條形;安溪烏龍茶和臺灣烏龍茶有這道工序,輕曬青和搖青,所以成茶呈半球形。

根據現有的古籍資料,最早記載了烏龍茶相關內容的是清代陸廷燦《續茶經》引用的王草堂《茶說》段落。

其中介紹的武夷茶采制流程,含有武夷巖茶的工藝特點;又介紹了武夷茶『半青半紅』的外形特點,與『綠葉紅鑲邊』的武夷巖茶吻合。

《茶說》成書於清代初年,武夷茶獨特的工藝應在這個時間之前形成。

這足以說明,早在清初以前,已有半發酵的武夷巖茶。

鳳凰單叢-宋種

烏龍茶特有的香氣和滋味品質,主要是由曬青、晾青和搖青三道工序奠定的。

《一》曬青

曬青是借助光能、熱能使鮮葉適度失水,從而促進酶的活化,引起葉內成分的轉化。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讓葉緣過早地變紅。

適當的曬青程度,立足於鮮葉品種、含水量、氣候等條件。

《二》搖青

搖青的作用是,使葉緣細胞破損,改變它的供氧條件,推動它發生輕度氧化,這樣葉緣就會顯現出紅邊。

除此之外,搖青還能促進梗脈中的水分和水溶性物質向葉面滲透、運轉,其結果是水分從葉面蒸發,而水溶性物質在葉片內積累,這有利於香氣、滋味的發展。

搖青的轉數不固定,需要根據鮮葉品種和曬青程度做具體的調整。

一般來說,同一制茶原料,曬青程度重,搖青轉數就應少。

《三》晾青

晾青指的是攤晾搖青後的葉子,與搖青交替進行

晾青的目的,是通過水分的氣化,加強細胞液濃縮和氧化趨勢,促進葉內物質的轉化。

在適度的晾青過程中,青草氣味會逐漸消失,花香氣味會逐漸形成,葉片由堅硬轉為柔軟平伏,葉色由青轉為黃綠色。

晾青時,攤葉厚度、間隔時間取決於搖青轉數。

總體來說,這三道工序是通過控制水分的變化來控制葉內物質轉化的程度,由此為相應的酶促氧化提供必需的環境條件。

在炒青、揉捻、幹燥三道工序中,烏龍茶的制造也有獨特要求。

比如:炒青要遵循高溫快速、少透多悶的原則,采用先悶、中透、後悶的操作方法;揉捻要遵循少量、重壓、兩炒兩揉的原則,采用熱揉、快揉、短揉的方法;幹燥要分初焙、復焙兩步,要求火候足。

簡而言之,烏龍茶的精制以提高香味為主,揀剔、整形為副。

正因如此,濃烈的芬芳香味成為烏龍茶的標志,比如鳳凰單叢,香氣高揚,有著『茶中香水』之美稱。


關注【常青樹茶甄選】了解更多茶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