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烏龍茶的種類。《圖+文》

烏龍茶又稱青茶,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漢族特色的茶葉品類,根據其不同的產地分為不同的種類。

那麼,中國烏龍茶種類有哪些?

下面一起來了解看看。

中國烏龍茶種類按產地、形態、發酵程度可分為不同的品種。

1、按產地劃分

《1》閩南烏龍茶

紅遍大江南北的安溪鐵觀音就是閩南烏龍的代表,除了鐵觀音,黃金桂、永春佛手、閩南水仙等也屬於閩南烏龍。

『鐵觀音』既是茶名,又是茶樹品種名,此茶外形條索緊結,有的形如秤勾,有的狀似蜻蜒頭,由於咖啡堿隨著水份蒸發,在表面形成一層白霜,稱作『砂綠起霜』。

沖泡後異香撲鼻,滿口生香,喉底回甘,稱得上七泡有餘香。

《2》閩北烏龍茶

閩北烏龍最主要的還是武夷巖茶。

武夷山的茶樹種類繁多,除去五大名叢、武夷肉桂、武夷水仙之外,其中也不乏精品,而選育出品種優良的單株被稱為武夷名叢,其它的就可以稱之為武夷奇種,也可以叫它們武夷菜茶。

大紅袍則是武夷巖茶中品質最優、名氣最大者。

武夷巖茶外形肥壯勻整,緊結卷曲,色澤光潤,葉背起蛙皮狀小泡。

顏色砂綠褐黃,葉底、葉緣朱紅或起紅點,中央呈墨綠色。

品飲此茶,香氣濃鬱、滋葉濃醇、鮮滑回甘,具有特殊的『巖韻』。

《3》廣東烏龍茶

廣東烏龍以單叢出名,最有名的還是鳳凰單叢,此外還有嶺頭單叢、石古坪烏龍和鳳凰水仙,至於其它的都被稱為鳳凰浪菜。

鳳凰單叢產於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一帶,茶形壯實,葉色淺黃帶微綠,湯色黃艷襯綠,香氣高揚,多次沖泡,餘香不散,甘味尤存。

其中香型繁多,以十大香型最為突出。

《4》臺灣烏龍茶

臺灣烏龍茶是清代由福建傳入臺灣的,其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包種茶,最為出名的還是文山包種。

另一個就是臺灣烏龍茶,白毫烏龍、凍頂烏龍都是聞名天下的。

當然還有金萱、翠玉、木柵鐵觀音等品種,至於其他的大部分可以稱為臺灣高山烏龍茶。

2、按形態劃分

烏龍茶的外觀主要有條形、顆粒形等形態,還有其他一些特別的造型。

《1》條索形烏龍茶

常見的有文山包種、武夷巖茶、鳳凰單叢等。

《2》顆粒形烏龍茶

常見的有鐵觀音、凍頂烏龍等。

《3》束形烏龍茶

八角亭龍須茶是捆紮成束狀的茶。

《4》團塊型烏龍茶

漳平水仙是烏龍茶中的緊壓茶。

3、按發酵程度劃分

根據發酵程度的不同,烏龍茶通常可分為輕度發酵茶《約10%—25%》、中度發酵茶《約25%—50%》和重度發酵茶《約50%—70%》。

《1》輕度發酵烏龍茶

輕度發酵烏龍茶以文山包種茶、清香型鐵觀音為代表。

文山包種茶發酵程度在烏龍茶中為最輕,約8%—10%。

焙火亦輕,比較起來更接近綠茶,在烏龍茶中別樹一幟。

清香型鐵觀音屬於流行性的輕發酵烏龍茶,發酵程度15%—20%。

『清湯綠水』就是清香型鐵觀音的代表特性。

比起福建傳統『綠葉紅鑲邊』的烏龍茶,『清香型』烏龍茶具有明顯的『三綠』特點:即幹茶綠、湯色綠、葉底綠。

沖泡後香氣清香持久,茶湯明亮見底,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韻味強,嫩香回甘。

《2》中度發酵烏龍茶

傳統工藝生產的『濃香型』烏龍茶的發酵程度一般較重,屬於中度發酵,主要代表有傳統制法的鐵觀音、武夷巖茶、閩北水仙以及廣東鳳凰單叢等。

比如閩北烏龍,其外形粗壯緊結,色澤青褐油潤,俗稱『寶光』。

湯色深橙黃或橙紅色,顯金圈,葉底肥厚,柔軟,花果香濃鬱高長,滋味濃醇甘爽。

一般其發酵程度可高達50%左右。

《3》重度發酵烏龍茶

重度發酵的烏龍茶,非白毫烏龍茶莫屬。

白毫烏龍也叫東方美人,是臺灣獨有的名茶,是烏龍茶中發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一般的發酵度為60%,有的甚至到80%。

其外形枝葉連理,白毫顯露,湯色呈琥珀色,帶蜂蜜香或熟果香,滋味甘甜、醇厚。

總的來說,烏龍茶包括的品種很多,不同種類的烏龍茶有不同的特點,各具優勢,口感滋味也有差異。

烏龍茶是健康的茶飲,具有品飲保健的價值。

烏龍茶的泡飲具有獨特的技藝,在泡飲的過程中也別有一番情趣。

其泡飲技藝共有8道程序。

首先是燒開水,水溫以『一沸水』(即剛滾開水)為宜。

水燒開時,要把蓋碗(或茶壺)、茶杯淋洗一遍,這樣既衛生又能加溫,然後把烏龍茶放入蓋碗(或茶壺)裡。

用茶量蓋碗為5-10克,茶壺視大小而定,小茶壺約占茶壺容量的四五分,中茶壺約占三四分,大茶壺約占二三分。

這些動作包含著蘭道程序,即『山泉初沸』、『白鶴沐浴』和『烏龍入宮』。

接著提起開水壺,自高處往蓋碗或茶壺口邊沖入,使碗(壺)裡茶葉旋轉,促使茶葉露香;開水沖滿後,立即蓋上碗(壺)蓋,稍候片刻,用碗(壺)蓋輕輕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茶葉清新潔凈。

這是第四、五道程序,稱為『懸壺高沖』、『春風拂面』。

泡一二分鐘後(泡的時間要適當,太短,色香味出不來;太長,會產生苦澀味),用拇、中兩指緊夾蓋碗,食指壓住碗蓋,把茶水依次巡回斟入並列的小茶杯裡。

斟茶時應低行,以免散香失味。

斟到最後碗底最濃部分,要均勻地一點一點滴到各茶杯裡。

這樣,達到濃淡均勻,香醇一致,也蘊含著主人的深情厚意。

這是第六、七道程序,叫做『關公巡城』、『韓信點兵』。

茶水一經斟入杯裡,應乘熱細吸,以免影響色香味。

吸飲時,先嗅其香,後嘗其味,邊啜邊嗅,飲量雖不多,但能齒頰留香,喉底回甘,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這是第八道程序,稱為『品啜甘霖』。

沖第二遍茶時,仍要用開水燙杯,泡二三分鐘後斟茶。

接下去沖第三遍、第四遍……泡飲程序基本一樣,隻是泡茶的時間逐道加長些,但要根據茶的品質優劣而定,好的烏龍茶如鐵觀音,沖泡七八遍仍有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