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福建是真正的烏龍茶大省?看清這三點,你會豁然開朗。《圖+文》

原創 | 義芳君說茶

這個問題,真是問到了很多茶人的心坎上,的確值得好好說道說道。

烏龍茶,又稱『青茶』,中國六大基本茶類之一,為半發酵茶類的典型代表。

在東南沿海諸多省份裡,福建、廣東,包括海峽東岸的寶島臺灣都是烏龍茶的主產區。

近年來,雖然在陜西、河南、安徽等地也有種植烏龍茶,但在整體規模、茶葉品質、市場影響力等方面均無法改變原有格局。

尤其是福建省,全國有近80%的烏龍茶產量來自福建,是名副其實的烏龍茶大省。

我們就以福建省為例,來大致說一說。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其一,福建是大部分烏龍茶茶樹的『祖庭』。

福建全省80%左右地形地貌為丘陵、山地,河谷、盆地穿插期間,一南一北兩大烏龍茶重點產地安溪及武夷山地區平均海拔均在600米左右,是非常適宜茶樹生長的海拔高度。

另外,福建省氣候以溫暖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性氣候為主,森林覆蓋率極高,常年光照充足,雨量豐沛,土壤也以適合茶樹生長的紅壤、黃壤為主,十分適宜茶樹生長。

有心的茶友們會發現,相當大部分的烏龍茶茶樹樹種發源於福建。

例如:鐵觀音、本山、毛蟹、黃金桂、佛手、白芽奇蘭等閩南烏龍茶名品均發源於安溪;大紅袍、肉桂、水仙、水金龜、白雞冠等名樅發源於武夷山地區。

此外,寶島臺灣的烏龍茶茶樹也是由福建移植過去,如:引進閩北矮腳烏龍培植而成的青心烏龍;引進安溪鐵觀音培植而成的木柵鐵觀音。

其二,福建也是烏龍茶精制技術的發源地。

真正意義上的半發酵的烏龍茶精制技術,包括烏龍茶名稱出現的時間大概在明末清初,在此之前,福建雖產茶歷史悠久,且早已聲名在外,但之前的制茶技術多為團餅制法,例如:宋代的北苑貢茶,以龍鳳團餅的貢茶為主。

而臺灣烏龍茶、廣東烏龍茶在采制技術上對福建烏龍茶也是多有學習、借鑒與融合。

其三,烏龍茶的品質特征與當地風土人情相得益彰。

很多人評價烏龍茶時,常說烏龍茶既有綠茶清香,又兼具紅茶甘醇。

事實上,這點正是烏龍茶中庸路線在成品茶上的集中表現,也基本映襯了烏龍茶產區人們的基本性格特征:凡事但求恰到好處,做事講究進退自如,爽快中不乏圓融,堅持原則中不失人情味。

可見,烏龍茶主要發佈於東南沿海一帶,是因地制宜、順乎自然的天設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