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學家陳椽教授提出茶葉六大分類的觀點,認為中國最先發明綠茶制法,又通過炒制綠茶的實踐而認識發展到黃茶、黑茶、白茶、紅茶、青茶等制法,這種分類方法得到茶學界的普遍認同,據此也有人展開總結六大類茶的特點,比如按發酵程度劃分,則依次是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
喝茶的人們一般都知道綠茶、紅茶和黑茶,另三類卻少有人知,白茶、黃茶且不說,其實青茶並不算是稀有的品種,它的另外一個名稱就是『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是經過采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後制出的茶類。
關於烏龍茶的名字來源,大致有四種說法,分別是產地說、茶樹品種說、制茶之人名字說和茶葉形態色澤說,其中產地說和茶樹品種說近乎神話,不足為信,而制茶人是說先發明烏龍茶制法之人名字叫蘇龍,因人長得黑,被稱烏龍,至於茶葉形態色澤,則是形容茶葉在水中泡開,似卷似曲,色澤烏青,有如烏龍入水。
據福建《安溪縣志》記載:『安溪人於清雍正三年首先發明烏龍茶做法,以後傳入閩北和臺灣。
』從中可知,烏龍茶起源於福建安溪,此後傳到沙縣,然後進入閩北武夷山,晚清時期又跨海入臺灣省,也就是說,烏龍茶區至少包括福建和臺灣兩省。
不過根據茶葉制作工藝和茶葉特點,廣東粵東一帶的單樅茶明顯也可歸入烏龍茶系列,單樅就是單株的意思,單樅茶原產於潮州府鳳凰山,最老的茶樹宋種一號已有六百多年樹齡,現主要有潮州鳳凰和饒平兩個茶區。
另外,中國素有『十大名茶』的說法,雖版本較多,但大都包括武夷巖茶和福建鐵觀音兩個品種,此二茶均屬於烏龍茶系列,武夷巖茶屬於閩北烏龍,鐵觀音則是閩南烏龍,介紹至此,烏龍茶四大茶區基本都出現了:
一、閩南烏龍:主要有鐵觀音、黃金桂、永春佛手、閩南水仙等品種,其中鐵觀音發酵程度較輕,追求『觀音韻』。
二、閩北烏龍:主要是武夷巖茶,包括大紅袍、水金龜、白雞冠、鐵羅漢、半天妖等五大名叢,還有武夷肉桂、武夷水仙等。
三、臺灣烏龍:主要有文山包種、白毫烏龍、凍頂烏龍、金萱、翠玉、木柵鐵觀音等品種。
四、粵東烏龍:主要有鳳凰單樅、嶺頭單樅、石古坪烏龍和鳳凰水仙等。
除了以上四大茶區,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烏龍茶,其中四川蒙頂山的羅漢沉香也較有名氣。
以上是烏龍茶的介紹,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六甲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