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美人』,臻選天下白毫銀針。

茶中『美人』,臻選天下白毫銀針。

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

熟悉白茶的朋友都聽過這樣一句話『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茶,可以說是符合國人飲食習慣的飲品,國人愛茶,猶愛白茶。

在中國的六大茶類中,白茶是工序最簡單的一種。

水靈靈的茶葉摘下來,經過日曬或陰幹,自然萎凋並幹燥,就成了白茶。

沒有復雜工藝,不加以過多人工幹預,白茶呈現出的,是最接近自然的鮮甜口感。

若是日曬過的白茶,還會產生飽滿的『陽光味道』,光是聞聞,就讓人心情大好。

01

好茶源於好產地

高山雲霧出好茶。

福鼎境內的太姥山,曾是古代道教仙家的隱居修行之地,與茶更是深有淵源。

明代《廣輿記》中有記載:『福寧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綠雪芽』

到了清朝,福鼎人開始采菜茶的壯芽制成銀針,即為白毫銀針之雛形。

其後,又有人將太姥山上的綠雪芽移植至福鼎點頭鎮,下山後的『綠雪芽』適應力極強,嫩芽遍披絨毛,毫色雪白晶瑩,萌芽早,被稱為『福鼎大白』,也就是今天福鼎白茶的始祖。

如今,太姥山上還有一株上百年的福鼎大白母樹,守護著一方水土。

太姥山位於福建省福鼎市正南,挺立於東海之濱,三面臨海,一面背山。

相傳堯時老母種蘭於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人稱『太母』,漢武帝命東方朔封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改”母”為”姥”,讀音不變,故名太姥《mǔ》山。

擁有山峻、石奇、洞異、霧幻等眾多自然景觀,以及古剎、碑刻等豐富人文景觀。

臻選天下大師茶《一級》白毫銀針便產自核心茶園——太姥山餘脈的車頭山,每一根白毫銀針的原料,均來自太姥山東北麓海拔600米左右的806畝有機茶園。

02

福鼎『白茶公』

茶園的主人正是被福鼎人尊稱為『白茶公』的蔡良綏先生。

作為福鼎白茶產業的奠基者之一,蔡良綏頭頂著許多『光環』——福鼎白茶技藝非遺傳承人,北宋茶學家蔡襄直系傳人,教授級高級農藝師,國家高級評茶師,全國茶葉標準起草專家組成員,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白茶工作組副組長。

作為一個資深的茶學專家,蔡良綏深知好茶的源頭在於好的原料:茶樹的生長環境、茶園的護理方式、茶葉的采摘手法和篩選標準,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有可能影響到最終產品的品質。

『我做白毫銀針,選料稱得上苛刻,都是明前頭采的單芽茶葉』說起自己的茶,蔡良綏的臉上充滿自豪。

單芽的茶葉無法借助機械設備,隻能靠人工采摘,產量低、勞動強度高。

『不僅采茶費力,選茶的環節也會大幅降低白毫銀針的產量。

像我們家的茶,基本上每25000個左右的茶芽才能選出一斤白毫覆被,銀裝素裹的芽葉』

03

獨家的制茶工藝

白毫銀針的制作工藝不同於大部分的茶種,講究不揉不炒,純粹靠日曬凋萎,工藝天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葉的營養成分,因此具有很高的養生保健價值。

但這種強調自然的傳統工藝也有天然的不足之處:對日曬程度和濕度地把握完全憑制茶師的個人經驗,高溫暴曬、日曬不足或者濕度不當,都會破壞茶葉的營養成分,影響幹茶的外觀色澤,這也造成市場上的白毫銀針品質參差不齊。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蔡良綏在祖傳工藝的基礎上,依托現代科技手段,通過不斷地改良更新,創造了利用人工LED光源進行恒溫、恒濕自然凋萎的制茶工藝。

這種依托科學數據而非個人經驗的制茶方式,不僅能夠最大限度地確保茶葉品質,保障茶葉在後期儲存過程中的營養轉化,大幅地減少高品質原料的浪費。

04

尋一片葉子采摘門道

茶葉采自良種茶樹的茶芽,采摘十分細致,有所謂『十不采』:雨天不采,露水未幹不采,細瘦芽不采,紫色芽頭不采,風傷芽不采,人為損傷芽不采,蟲傷芽不采,開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態芽不采。

隻采肥壯的單芽頭,如果采回一芽一兩葉的新梢,則隻摘取芽心,將芽梢中的魚葉和一片真葉輕輕剝下,留下長梗和肥芽,稱作抽針。

這種『含葉曝晾,成品剝針』的傳統制法,保證了茶品的勻整挺直,鮮白光潤,嬌妍而又清冽。

白毫銀針有茶中『美女』、『茶王』的美稱,白毫銀針是白茶中的珍品,白毫銀針是白茶中的珍品,形、色、質、趣絕無僅有!

沏泡方法與綠茶相似,水溫最好為90℃左右,沏泡時間可以稍微長一點。

最初茶芽浮在水面上,經過5~6分鐘後,部分茶芽樹立杯底,另一些則懸在茶湯上部,茶芽挺立交錯,茶湯透亮。

沖泡後,湯色杏黃,香氣清鮮,滋味醇和,有山泉般的輕柔甘順;陽光的感覺依舊熾烈,讓這款茶在清淡柔和中不失銳氣,滋味飽滿而豐盈,天賦與成長給了它從容自然、不慌不忙的態度,有時候謙和也是一種力量,和而不同,總有內在的質地和堅守;淡而持久的毫香、若隱若現的蜜韻,帶著知覺一步步抵達鮮爽,湯柔水滑裡,有說不盡的親切和甜暢。

在茶人的眼中,好茶自己會說話。

就像臻選天下白毫銀針,一品白茶清歡,再品白茶和樂,三品白茶酣暢淋漓,喝好茶,品飲的便是這自然的滋味,在這個時代愈顯彌足珍貴。

*臻選天下【一級】白毫銀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