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篇千字文章,分分鐘了解什麼是白毫銀針!。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01》

喝白茶,我們對一些名詞必定不陌生。

如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貢眉……

這些說的都是白茶的品種。

這些白茶品種,有著自己的采摘標準、品質特點,也有著鮮明的特征。

如,白毫銀針全部由茶芽《芽頭》制作而成,而有芽有葉的,則為白牡丹或者是壽眉、貢眉。

今天這篇文章,想著重和大家聊聊白茶的王者——白毫銀針。

《02》

俗話說,畫虎難畫皮,知人難知骨。

這話應用到白毫銀針上,也是一樣。

許多人都知道白毫銀針有著白色的毫毛,其他的特點便難以尋覓。

想要了解白毫銀針,可以從白毫銀針的茶樹品種、原料等級、制作工藝、品質特征開始。

《03》

一、茶樹品種

白毫銀針,可分為南路銀針和北路銀針。

北路銀針產於福建福鼎,茶樹品種為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

北路銀針芽頭肥壯,白毫密集。

南路銀針茶產於福建政和,茶樹品種為政和大白茶。

南路銀針芽頭肥壯,白毫略單薄,不如北路銀針的豐富。

南路銀針與北路銀針,所使用的原料不同。

茶友們在喝茶時,也常會聽到大白茶、小白茶、菜茶等稱謂,這些茶都可以用來制作白茶。

但菜茶因為性狀特點,不適合制作白毫銀針,多制作壽眉貢眉。

《04》

二、原料等級

白茶的原料,也叫做茶青,指的是從樹上采摘下來的芽頭、芽葉等。

制作白毫銀針,對茶青質量要求高。

采摘白毫銀針時,有十不采的說法。

十不采,即指:雨天不采,露水未幹不采,細瘦芽不采,紫色芽頭不采,人為損傷芽不采,蟲傷芽不采,開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態芽不采。

除此之外,白毫銀針的采摘,要求白毫顯,芽頭肥壯。

制作白毫銀針最好的茶青是春茶,夏季、秋季的芽頭瘦弱,不適合制作成白毫銀針。

在春茶季,根據茶青采摘先後順序的不同,可將白毫銀針分為米針《也叫頭采白毫銀針、頭采米針》、白毫銀針王、白毫銀針

1、米針

米針是春季中第一批采摘的白毫銀針,采摘周期短,一般隻有兩三天。

因為采摘難度大,故而十分難得。

2、白毫銀針王

這是繼米針之後采摘的,白毫銀針王芽頭肥壯、白毫顯,能稱之為『王』的,一定優勢過人。

白毫銀針王的外貌比米針要胖,仿佛一個胖乎乎的國王,儀態端正,正襟危坐。

3、白毫銀針

白毫銀針,產量比白毫銀針王的還要高。

它的品質特征是:芽頭肥壯,粗大,微帶小葉殼,芽底呈嫩綠或翠綠色。

《05》

三、制作工藝

白毫銀針的制作工藝古樸、自然、簡單,概括來說就萎凋和幹燥兩個環節。

雖步驟簡單,但工藝卻是大有乾坤。

在萎凋環節中,以日曬為最佳。

白毫銀針采摘下來之後,要先攤晾在水篩上,讓水分自然蒸騰。

這個攤晾也很有學問,一定要薄,不能堆疊。

如果茶青堆疊,就容易使茶葉發酵,出現悶紅的情況。

天氣好的時候,可見白茶放置在太陽下曬幹。

在春季制茶,基本靠天吃飯。

春季多餘,想要制作純日曬白毫銀針的難度大,往往等到銀針制作之後,就會出現持續的晴天。

待茶青曬差不多幹之後,就要開始用炭火烘幹。

炭火烘幹,能夠補足陽光曬不到的缺陷,從而使白毫銀針的含水量達到國家標準《7%》。

隻有含水量達標的白毫銀針,才能夠長期保存。

炭火的烘幹,也是有講究的,必須要用文火烘幹,溫度要把握得當,如果溫度過高,容易把把白毫銀針烤焦,容易使銀針出現火味。

若溫度不夠,白毫銀針沒辦法達到足幹的狀態。

因此,白毫銀針的制作方法看似簡單,實際門道太多,稍微掌握不好,就會把茶做壞。

《06》

四、品質特征

白毫銀針顯著的特征就是芽頭肥壯、白毫顯露,遠遠看去,宛若穿了層紗衣,色白如雪。

雖說銀針的白毫銀白,但還是能夠看到作為芽頭的鮮嫩。

沖泡後茶色清亮透徹,毫香濃顯,茶香甜長,入口甘馨鮮爽,沁人心脾。

若用玻璃杯沖泡,還能看到杯中葉芽豎立有致、豐潤怡然。

《07》

白毫銀針,對於許多茶友來說,或許還隻是一個名詞。

或許隻是手機上常看的一張圖片。

倘若有一天,白毫銀針出現在你的茶杯裡,那種感覺一定很微妙。

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的白茶知識,可以直接加個人號lanxiaoping1988 進行咨詢!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版權歸小陳茶事所有,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