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烏龍的相遇。《圖+文》

這個緣分,要從桌上的一顆茶籽說起。

2011年的八月盛夏,一行人來到北埔,溽暑連降火的椰子汁也失了味,隻覺幹 澀。

當天依稀記得是七夕,學長對於遠道而來的我們熱情以待,頻頻示意晚上備有好酒好料定要言歡,殊不知這群人是說好要來做茶看茶的,著實負了學長盛情。

還記得學長特地空了假日整天,陪我們上山頭看了好幾處茶園,山頭不高,蜿蜒而上的山路已讓人頭暈,但僅隻十分鐘的車程卻讓我們難以置信,驚呼這樣海拔也能種出傳說中頂級的白亳烏龍!

行程最後一站是薑禮杞老師的茶園。

一下車,觸目所及都足矮小稀疏的野放茶樹,園子不大,樹也矮小,歪歪斜斜的茶枝與大小參差的葉尖倒是讓旁邊的野草與昆蟲有了暢快活動的空間:蹲下細看,好多蟲兒如天牛蠅類與蝴蝶倒是不怕生似的玩耍,仿佛知道這不速之客的我們不會久待似的,自顧自地玩耍工作,也不理會采了顆茶籽的我。

茶葉因著采收期,著眼者已不甚多,但高低錯雜之山勢一眼就讓人可以想象采茶阿嬤的辛苦.比起其他北埔茶園一分地百斤、竹山名間的一分地幾百斤,還有阿裡山高山茶的千斤,這裡的阿嬤可能隻有七斤的產量,對於算重量計算工資的采茶這行有多不劃算!但除此之外,這裡的茶樹毋寧有著與大白然生死休憩的天命,雖然遭受著蟲子們的打擾,卻也享受著生態圈的蔭佑:比起其他茶園密集且人工加速的豢養,這裡倒分外有種野孩子的快樂!薑禮杞老師因為父親的病痛,誓言下一代不要再遭受種茶施藥的茶害,倒也間接地造福了這群歡樂生息的蟲子,和貪杯的我們。

離開時,隻記得腳步遲疑有點舍不得.不是旁邊環境如何,而是那茶樹自然生機的姿態很令人感動!尤其這一年來因著工作計劃探訪了些許茶山之後,即使是某些標榜有機的茶園,除了近年開始不施放農藥以自然農法獵捕蟲子外,仍免不了施放肥料:比起鄰國日本對於自然農法的堅持:要土地經過十五年的休息,確定無任何農藥殘留,且須方圓十公裡亦無人施放農藥的嚴格有機標準,更令人佩服的是日本人細心計算研發出來的間作休耕方式,試圖讓土地回到最原始的狀態,借由生態圈的寵建,讓植物的養分來自天然.培育了適應自然的母株後,其對於旱災蟲害都有極強的抵抗力與存活度:即使要防過量的蟲數,也絕對采取外圍種植香草植物的方式,絕不采人工獵補裝置,那自然的生機正是人們能與大地和平共存的最好見證。

午後,學長邀了薑禮杞老師來一起泡茶,順道拗他幾泡好茶!人遇上茶,或者茶來到生活,心情和氛圍總為之一變,外頭北埔的艷陽依舊,但薑老師脫下了昨晚為我們制茶時的認真態度與收斂起狂傲藝術家個性,與學長笑鬧叨念著也要來書院一起學泡茶之類話語……頓時酷暑隔絕,隻剩下親切隨和,但心眼的溫暖卻又綿長。

薑老師與學長體貼我們不是手頭寬裕的學弟妹,帶了今年的『頭五』與私藏茶,學長也念著古二去翻找『太極』與私藏老茶……姑且不論這些茶目前在市場都是六位數等級的茶,隻見學長和薑老師豪邁蓋杯起落之餘,也不忘吆喝我們拿茶具自己來練習練習。

『有好茶喝,喝到好茶,是種難得福氣’,而在高沖低泡,滑水旋仰之間,杯中天物起伏翻轉,陣陣清雅蜜香彌漫開來,好似沾了糖似的久久化不開。

薑老師豪邁的話語在茶湯之前,仿佛都慢了下來,可以看到一個熟稔制茶工藝的老師是如何珍視地拿取茶葉,像極了待自己即將幽嫁的女兒,而學長豪放的動作在擺席與註水上也飄渺著溫柔眼神:這時,在旁邊的我們其實話不多,因為感動都滿盈在舌尖、眼裡,沒人想說話是因為怕一張口,蜜香就要破壞。

後來,拿了把老白磁與朱泥上桌,學長要我用白磁泡,怕老朱泥修飾過了頭:這時的我心裡頗不安,不好惶惑地說這把剛從老家整理出來.壓根沒泡過呢!但總是幸運,能有機會親炙好茶。

試著把奔波兩天的心開始回到某個安靜的角落,讓水註滑落葉面,隨著翻滾,一片片茶葉這時慢慢落定。

執起壺柄,出湯,隨著香氣四溢.安藤白茶盅承載著今年的頭五傳給其他人,面前一杯美人。

掀了蓋的磁壺依稀吐納著茶氣,而壺裡葉底紅透的邊緣,總閃著些平緩的銀漾。

口中微微的焦香是剛焙好的明證,跳躍著屬於老白磁也掩飾不了的年輕:澄紅的水色透著微微花香,像夏夜裡院落飄散著的玉蘭,還有些夜來香。

後來峰承以蓋杯表現的陳年白毫,則紅濃明亮,醇厚而挺,淡淡回甘,舌頭仿佛從另一味覺空間醒來,一點也不輸給其他凍頂或高山老茶!當然其中夾參著學長的得意與薑禮杞老師的慷慨,倚著這樣優質的有機茶園與嫻熟工藝,賣著這樣的市場價格簡直就入不敷出,比起臺北都會許多炒作過後的有機茶.這有著身為達人名匠,外界怎麼買也買不著的驕傲。

時光很輕易地濃縮在這杯茶湯裡,一九八一年的茶葉迅速返老還童。

從潤喉到心田,每片茶葉,都蘊含著過去的清晨露水,薄曦霞光,空氣土香……打包放心交給時間保管。

我們仿佛從中喝到了北埔當年的風土.和制茶第一薑師父當年神奇手藝。

輕啜細品問.目光也被茶色輕晃浸泡著。

習茶以來,對白亳有些莫名偏愛,隻因每每入口,那甜香總引領我回到小時南方鄉下口式宿舍的夏夜,院子中彌漫著夜來香蘭與縣花的流香,但記憶中外公外婆從不泡茶,借著他們留下的日本茶具,卻又緩泄出三十年來不曾稍減的關愛。

天地者,萬物之逆旅。

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忙與盲中,我們因白毫烏龍重建起時間。

積重難返的時間.在一杯茶湯裡舉重若輕。

茶啟動的更可能是我們的心?

在茶人品味茶水之姿,時間被時間扣留,時間被時間融化,時間被時間延長。

人們追求有機之餘,常隻自私地衡量健康,於是花了時間追逐金錢,到頭來卻又得花大錢彌補健康:很少在大自然的立場去思考,什麼才是與自然和平共處的方式?

做什麼才能讓三十年後的下一代能有一樣的好茶?

能再有復夜院落扇涼的天氣?

時間的重量,有時不過是這杯茶湯.十年後仍安心喝它,我們才能隨之輕松。

現今人們總在盡責中求滿足.在義務中求心安,在奉獻中求幸福,在空虛中求進取。

爭逐之餘,原本闊大渺遠的塵世,隻剩下一顆自私的心。

何若有幸,行走光陰茶海,在絕美今朝相遇,遇合盡興,不問悲歡。

就像仍在案頭的茶籽.安靜地。

住茶中修心.在修心中喝茶。

習茶至今年歲仍短,既無法隨心所欲泡出一壺動人的茶,在茶文化上也無法論述一_二,隻好期勉自己一路跌撞情景,或可作為想一窺臺灣茶精致感動的堂奧者些許鼓勵。

談到茶,還是必須心虛地承認——從前的自己,從來不喝茶。

那一陣子,剛習茶,還是茶書院裡最青澀的小學妹,雖然每周總為了茶課要穿什麼才適合茶席氛圍而傷腦筋,又為晚上喝不出老師要我們分辨的茶湯而苦惱:但一踏進昏黃陰翳的晚香室,空間與人的感應,自然不由自主地讓心安靜下來。

古樸的茶桌,縈回的茶煙,老在周二晚將全班八個人的心凝聚著.茶成了老師與我們彼此生命中特殊的溝通信物,誰要是不如意,會有一盅溫暖的茶等著:雖然老師老念著我們要多發表自己對茶的想法,殊不知大家最期待的就是每周這一晚。

心靈片刻的安寧,室內往往除了茶香樂音,還流動著屬於東方含蓄而內斂的人情。

那時傻傻的我們,同學各自有著白天的工作得忙,並非專註鉆研的茶人,沒有太多金錢與心力被劃分在營生之外,課堂裡常是老師價昂且稀少的難得好茶,葉脈俊秀地排排站著,我們卻拿它泡出咬舌苦澀的茶湯,難為了老師辛苦安排課程內容與茶食搭配的那些時光。

偶爾,老師看不下去好茶如此糟蹋.便親自示范一席茶。

壺與茶看似隨手,實寓有深意。

手捻茶匙,將觸感緊實的茶葉顆粒滑過茶則,輕輕躍入圓潤而飽滿的壺腹,再緩註入水,氤氳煙霧撩撥著有堅定氣勢的直泄水流,仿佛有著古琴音律般的律動:旋覆壺蓋,約莫是緩慢調息的片刻時間,老師的躍水總是漂亮地舞出一道弧線,不急不徐地將茶傾註盅心裡,白色霧面安藤襯托著金黃的色澤,水面搖晃的高山茶特有果膠要一陣子才能分別出來。

最簡單的隻有隨茶湯而彌漫的香氣,總讓我們小心地不敢發出聲響,生怕錯過了稍縱即逝的重點。

啜一口,從舌尖,慢慢釋放到喉頭,真正的好茶會讓身體自然互動著愉悅的反應。

臺灣高山茶透亮的色澤,淺淺淡淡地帶著高山雲霧的味道,若在秋涼,還能感受到高山冷冽的溫度隨茶湯竄入舌尖,清醒後又慢慢散開,留下沁人心脾的鮮活初茶味道。

其中,自己最愛的是白毫烏龍,嘗起來蜿蜒流轉的滋味常令人不自覺嘴角漾出微笑。

那樣美麗的暖紅,總奇妙地在炎熱夏大給予一絲香甜,那深邃色澤就似黃昏緋色晚霞盡給冬夜暖意。

由於茶書院古學長的慷慨相授,每每見到這美麗的湯色,也不免要多蕩漾著幾分溫度。

每周在課裡的充電讓所有現實生活的壓力,在茶葉中積蓄著的悠遠陽光中點點釋放。

飲茶後,內心的感動總飽滿得似乎充溢而出,言拙不足以形容,隻覺這茶的神奇恰如其分地,無論什麼時候都有著獨到的解釋。

曙韻老師透過茶曼妙地揮灑一壺奇跡,無論是上好或有些些缺憾的茶,完全襯出茶質歷經寒霜,煉經烈焰成就出的甜美。

隻惜對茶齡尚淺的我們而言,這些有時太難體會。

後來,慢慢隨著燒水壺咕嚕作響的沸聲聽熟,才能逐漸了解到茶、壺、杯,盅都在在影響茶湯,而真正難以言傳的水與人,才是茶的靈魂。

茶,有時應該是種無言的觸碰,橫越時空,非世俗的道理所能企及。

無言的碰觸,當然也包括生活。

生命裡許多事情,像是命中註定般,讓你大老遠兜轉了一圈,還是回到那剛經過的地方。

因為學茶,竟莫名地發現了外公六十年前的秘密。

家族中無人喝茶,自然不可能有著任何與茶相關的道具。

留日的外公過世好些年.去年整理那日式老房子時竟翻出整箱茶具,箱子陳舊到應該是二戰期間回臺後就不曾開箱的模樣,媽媽和幾位舅舅聊起竟無人有印象:經幾次討論,還是細心的母親憶起外公當年似乎偶爾提及的日籍房東女兒,因著電影《海角七號》的熱潮,這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解釋。

畢竟,印象中孩提因著戒嚴時期《槍炮彈藥管制條例》深怕無端牽連而把漂亮的武士刀沉入院子裡古井的外公影像還在,似乎也隻有這美麗的遺憾,能解釋它被完整保留的原因。

後來,幸運地因為自己在上茶課,家族裡也無真正懂茶的人,陸續就把這些重見天日的茶具慢慢地交到自己手中。

每次接到貨運包裝而來的茶具,也許比不上同學們那價昂精致的老件,但想到它們是怎樣地與外公踏上駛向基隆港的最後一艘運輸艦,又怎樣在漫天美軍的轟炸機躲過擊沉戰火,來到這南方溫暖的日式院子,卻又因著不能說的秘密而開啟五十餘年的塵封歲月。

若你能換個角度,從不同的方位觀看這一切,遂看出世界如萬花筒般,那樣無盡變化,又相互疊合的意義。

在天上的外公見到自己辛苦護衛的道具們和自己最疼愛的小孫女有了連結,想來溫文儒雅的他一定也正點頭微笑。

茶席最講究唯美的精致,人們也習慣了用眼睛去評斷幸福,如果,用心靈去感受這一切,也許會更美。

許多真實屬於自己的曾經,哪怕直到暮年蒼蒼,也是我們追憶的理由。

常常下了班回到家,為了一個讓自己溫暖的理由,總是奢侈地為自己開一個小小的茶會。

這段時間以來,自己的生活一直被一些無用而瑣碎的理由所充斥,那些讓人煩悶而堵在心底的情緒,有些是我們必須承受的重量,有些則完全來自人內心不斷膨脹的欲望。

為自己好好泡壺茶,讓心情做個總結。

許多事情可以完全遺志,有些則會像茶漬般沉淀,留給自己在未來的時光中慢慢品嘗。

透過一杯茶有機平實、源遠流長而生命力不減的方式來體現文化,以生命自身為學問的體現之場。

煩惱也許都能消融,展現滋潤的效應,滿盈能量.為明日也許會到來的陰霾風雨積蓄力量。

作者:吳玲禎

來源:《茶21席》

編輯:茶泡泡網小喬

我要點贊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