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白毫烏龍的前世今生:蟲子『咬』出來的東方美人。

白毫烏龍是臺灣的特產,全世界到目前為止僅臺灣出產,臺灣茶業界將它視作茶中之茶,氣勢排場自然不同,它擁有好幾個別名、愛稱、雅稱:膨風茶,香檳烏龍,東方香檳,東方美人。

這些名字都有其來歷,而且無不透露白毫烏龍的身世和性情,少不得一一道來。

在一百多年前,有一個春天,臺灣苗栗一帶茶園染上了特殊的蜉塵子病蟲害,茶葉被啃得精光,全株隻剩下帶絨毛的嫩芽因為不和蜉塵子口味而幸免。

當時一位茶農不甘損失,就摘下這些茶芽制成茶葉,運往北部銷售。

誰知這些茶因為風味特殊而大受歡迎,賣出了比往常還高的價錢。

這位茶農欣喜若狂地回家鄉報告鄉親,但大家不相信,認為他不過在吹牛——臺灣方言叫作『膨風』,所以白毫烏龍有了第一個別名『膨風茶』。

有另一個版本,主角有茶農換成了茶商,行銷的路程也遠了,不是國內而是到了英國,說是到了英國大受歡迎,被稱為『東方美人茶』,還獻給英國女皇品嘗,女皇喝過贊美不已,於是此茶成了英皇室禦用茶。

茶商回鄉報喜,鄉人不信,譏為『膨風』《吹牛》。

無論如何,可以看出白毫烏龍的身世非常富有戲劇性,而且遙想當時臺灣茶農因禍得福、猶懵懂不知,還自以為是的模樣,也是令人發噓。

英國女皇是否品評過姑且待考,歐美喜歡白毫烏龍卻是事實,不但因為其顏色漂亮而被成為『東方美人』,而且常用此茶像調香檳酒那樣加入少許白蘭地飲用《一說是本身口感似香檳》,所以白毫烏龍又得名『香檳烏龍』、『東方香檳』。

白毫烏龍受歐美人喜歡是毫不奇怪的。

因為她的發酵程度,在烏龍茶中是『重中之重』。

這樣的發酵程度,使它橙紅的湯色,帶蜜糖果香味的味道,都接近完全發酵的紅茶。

簡言之,白毫烏龍作為烏龍茶,已經到了『變性』的邊緣。

但是白毫烏龍將這種危險遊戲玩的非常出色,沒有喪失自我,反而玩出了一片新天地。

不但在歐美,在日本等國也是茶莊推介的上品。

今天的白毫烏龍,主要產於新竹縣北浦一帶,該茶區易遭受茶小綠葉蟬叮咬,白毫烏龍於每年端午前後,采摘受茶小綠葉蟬叮咬的幼嫩茶芽,經日光萎凋《或風萎凋》、室內萎凋及攪拌《以手工攪拌控制發酵》、炒青、靜置回潤、揉捻、解決、幹燥多道工序而成。

外形呈條狀,芽尖有白毫,通體白、綠、紅、黃、褐五色相間,非常美顏,卻是堪稱『美人』。

它的茶湯介於琥珀和瑪瑙之間的橙紅,飄著帶熟果香、蜜糖香的芬芳,入口濃厚甘醇,回味深長。

白毫烏龍的選擇,以芽尖白毫顯露者為佳,白毫越多品質越好。

如果茶葉也有命運,那麼白毫烏龍的命書上應該寫著『因禍得福』、『聲名遠播』之類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