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毛茶價格那些奇怪的事。《圖+文》

毛茶,顧名思義,主要是指鮮葉加工後毛糙不精而還需要再行加工的產品。

在制茶學上,制茶產品凡需要精細再加工的,泛稱之為『毛茶』,而其制成的加工產品則稱『精茶』或者『成品茶』。

由於毛茶的外形、內質等往往達不到茶葉的商品屬性要求,所以就要求對這些毛茶進行再加工。

一般來說,綠茶的再加工和精制相對簡單,隻需一些整形和撿去碎片即可,而對於一些外銷茶,諸如祁紅工夫和眉茶等,分級要求嚴格,就需要更加精細的加工。

普洱茶市場火熱的時候通常是這樣的情形:毛茶價格雖然不貴,但是出貨非常容易;茶商在保證自己利潤的同時,還能給予經銷商相對優惠的配貨價;茶客最終購入價也相對合理,市場交易活躍。

普洱茶市場冷清的時候卻是這樣:毛茶價格高高在上,有價無市;茶商即使賠本配貨,經銷商接貨的價格還是偏高;茶客最終購入價還是偏高,市場交易冷清。

雖然07年下半年毛茶與成品茶價格都很低,當時市場異常冷清還是源於上半年過度炒作引起的崩盤,是冷清市場的加深與延續。

在普洱茶行業中有這樣一個怪事,比如14年的老班章每公斤8000元,由於15年行情回落,15年的毛茶每公斤隻有5000元。

茶商上山收茶的時候,14年跟15年的毛茶就是2個價格,一個8000一個5000。

其實從原料本身的角度來看,這2種毛茶在品質上的差異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

但茶農在出售的過程中,往往按照每年的行情價進行出售。

對於茶商而言在便宜料售罄,庫存不足的情況下,隻能接受價格高出許多的毛料。

原料成本上去了,產品價格自然無法下降。

能有好的市場表現才活見鬼,畢竟正處行情低谷,觀望的人居多,真正敢買貴茶的沒幾個。

作為茶商,肯定希望毛茶越便宜越好,所以茶商開出的價格茶農很難去接受。

而茶農堅持每年的毛茶走當年價肯定也不符合市場環境。

所以應該由政府牽頭一些大的原料收購商,結合昆明、廣州兩個城市主要茶葉批發市場的行情,給出一個原料參考價。

茶農與茶商根據這個價格去協商交易。

這樣茶農既不會因為毛茶價格過低而利益受損,茶商也不會因為毛茶價格過高而影響成品。

作者:張菊

來源:茶道網

編輯:茶泡泡網老牛

我要點贊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