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說茶不起源於中國,這是極大的不實。
現代茶人們也更重視文化的發展與延續,對茶文化的保護是克不容緩,經過中國老一輩茶科學研究者的工作與努力,通過各種證據證明茶起源於中國。
又因為對普洱茶的關愛,一定要說說茶的歷史及茶的起源。
從文化記載來說判定樹種的源產地有三條根據:
一、是文獻記載何地最早《中國人發現『茶』字開始使用時,西文尚無史冊可談。
《神農本草經》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戰國時《爾雅》載『檟,苦荼』周初便正式用茶了;
二、是原生樹的發現《在雲南瀾滄江流域發現大量古茶樹:
1、 1957年發現西雙版納,南糯山半坡寨,『茶樹王』海拔有1100米,茶樹高5.48米,樹幅10米,直徑1.38米,樹齡800多年,為栽培型茶樹;
2、 1961年發現勐海巴達鄉,根頸2.9M,原高32.12M,後被狂風吹斷,現高14.7M樹齡1700年,為原始型茶樹;
3、 1976年發現金平縣永平鄉老寨村海拔2000M的原始森林發現成片野生大茶樹,其中最大的樹高11.8M樹幅10.7米,樹齡1000年左右。
4、 1991年在海拔1880米瀾滄縣富東鄉邦崴村,過渡型古茶樹,高11.8米,樹幅8.2米×9米樹齡1000年左右。
1996年對鎮源縣千家寨發現的野生古茶樹論證,最大的1號古茶樹高25.6米,樹幅22米×20米,樹齡2700年,2號樹高19.5米,樹幅18米,樹齡2500年是目前為止所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野生大茶樹。》;當然這些老茶樹如今所產茶量很少,但有幸還能喝到,此古樹普洱確是茶中精品。
三、是語音學的源流考證《世界各國對茶的讀音,基本由中國廣東語福建廈門主語和現代普通話的『茶』字三種語音所構成,這也證明茶是由中國向其他國家傳播》。
從這三條都可判定茶的源產地始於中國。
而從茶名起源中也可看出茶文化的發展:
中唐之前稱‘荼’tu,苦荼;苦木荼;古代蜀人的方言。
《爾雅·釋木·檟》:『檟,苦荼』
唐代陸羽《茶經》:一日茶,二日檟《古代蜀人的方言。
『檟,苦荼』》,三日蔎《茶的別稱,古蜀西南方言》,四日茗《①茶芽。
《說文解字·艸》:『茗,荼芽也』 ②晚收的茶葉,晉代郭璞《爾雅·釋木·檟》註:『今呼早采者為荼,晚取者為茗』; ③茶的別稱;④茶的嫩葉。
《魏王花木志》:『茶,葉似梔子,可煮為飲,其老葉謂之荈,嫩葉謂之茗』》,五日荈《①茶的別稱;②老的茶葉。
《魏王花木志》:『茶,葉似梔子,可煮為飲,其老葉謂之荈,嫩葉謂之茗』》,六日荼《①茶的假借字或古體字,自唐始讀茶。
②早采的茶葉》』。
《中國茶葉大辭典》中共有六十餘個稱謂,除上述以外,另有苦荼、茗柯、水厄、茗飲、茗汁、酪奴、花乳、茶茗、滌煩子、雋永、月團、甘露、瑞草魁、金餅、嘉木、草中英、茶旗、茶槍、蟬翼、苦口師、片甲、鳥嘴、麥顆、瀘茶、鬥、水豹囊、不夜侯、江茶、冷面草、蒼璧、香乳、茶水、森伯、粉槍、清人樹、酪蒼頭、漏影春、凌霄芽、葭萌、芽以、茶生、離鄉草、渲老、老婆茶等。
那麼茶樹在自然界中是如何的發展呢?
茶樹起源於新生代第三紀早期,其原產地的中心地帶是滇、黔、川等地區的毗鄰地區。
第三紀中期開始的地質演變,出現了喜馬拉雅山的上升的運動和西南地臺橫斷山及的上升。
從而合得第四紀後,茶樹原產地成了雲貴高原的主體部分。
由於氣候的原因,隻有生存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茶樹才得存活。
茶樹的演化途徑是從原始型茶樹《喬木樹形、屬山茶屬植物》向進化型演變的路線即生態區域演化線:茶樹結構和代謝類型在地理上的變遷路線,從科學數據判斷,有四條演化路線:
1、 雲南→廣西→廣東→海南
2、 雲南→貴州→湖南→江西→福建→臺灣
3、 雲南→四川→湖北→安徽→江蘇
4、 雲南→四川→貴州→湖南→江西→浙江
茶樹演化途徑的形成主要是自然擴散或人為傳播的結果。
茶樹生態演化區包括了茶樹生態特征演變范圍。
茶樹大致沿著三個方向傳播:
一、是從雲貴高原東北,沿金沙江,長江水系向東北方向演化。
冬冷,夏熱,年溫差大。
茶樹性狀隨生態重要任務的變化而變異。
川南盆地邊緣黔北大婁山系一帶的茶樹仍保持較多的原始形態特征:喬木,小喬木樹型。
代表品種:恩施大葉種、祁門種、龍井種。
二、是從雲貴高原中部沿橫斷山脈中的瀾滄江、怒江水系向西南方向演化;本區濕熱功當量多雨,最適宜茶樹生長。
生長快,遺傳性相對穩定;喬木,大葉。
該區既有原始種,如大理茶、滇緬茶等,又有栽培型的普洱茶變種,如勐庫大葉茶、勐海大葉茶、鳳慶大葉茶等品種。
三、是從雲貴高原東南,沿南北盤江及元江水系向東及東南方向演化。
《形成了互相聯系,各有區別的三個生態演化區》。
本區受東南季風影響,全年氣溫高,雨水多,年溫差小,是茶樹最適合生長地區之一。
在滇、黔、桂毗鄰區有較多原始型茶種,代表有:凌雲白毛茶、南山白毛茶、樂昌白毛茶等。
而茶葉的發現是距今五千年前,炎帝神農氏在雲南瀾滄江邊發現了茶樹。
《神農墓在湖南靈縣》《神農本草經》:『神農日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說了這麼多,總算是把這個問題說清了。
茶的形成,發現,發展現都在咱中國啊!
再說幾句贊美茶的話:茶是天賜靈物,晉代『夢筆生花』的大文豪江淹,把茶稱為‘珍木靈芽’,唐杜牧稱之為:瑞草魁;茶是人間寶物,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蘇東坡的詠茶詩句『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
寫得雍容別致,更成為千古絕唱。
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
林語堂『只要有一隻茶壺在手,中國人到哪兒都是快樂的』。
茶能防病,飲茶能延年益壽。
人們出於對茶的喜愛,甚而認為『茶』字本身就是『長壽』的象征。
通過對『茶』字的解析,得出『茶』字即是『二十』加『八十八』,等於一百零八歲。
三國時神醫華陀在《食論》中雲:『苦茶久食益思意』.唐朝陳藏器《本草遺》說:『止渴除疫,貴哉茶也,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清《隨息居飲食譜》謂茶能『清心神醒酒除煩,涼肝膽滌熱消疫,肅肺胃明目解渴』。
《本草備要》說:茶可『解酒後油膩、燒炙之毒,利大小便,多飲消脂肪、去油』。
明代顧元慶所著《茶譜》中,對茶葉功用的敘述則更為全面:『茶能止渴、消食祛痰、少睡,利尿道、明目益思,除煩、去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說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
《參考資料《中國茶葉大辭典》、《中國茶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