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2019年雲南旱災對普洱茶行業的影響體現。《圖+文》

今年,雲南大旱。

當前幾天雲南全省下雨的時候。

昆明人民也激動萬分。

這幾天又天天艷陽高照。

水量少對經濟的影響是全方面的。

茶是其中一方面。

每年,各個產業的天時不同,供求關系不同。

普洱茶也如是。

雲南大江大河,雖然水量居全國前三。

但簡單來說,海撥高,水留不住。

我不喜歡去空著討論環境破壞引起的影響問題。

但經濟作物過渡的種植肯定也是有原因的。

所以,我們須無條件的支持森林公安砍私自種到森林中的茶樹。

去年西雙版納森林公安砍易武,廣別中的茶樹,一些自媒體人還在哪裡討論說小的茶樹應該砍,但種了十幾年的則沒必要。

真服這些思維。

按這種思路,現在種的也沒事。

因為十多年後,茶樹也會長大。

今年茶山人民的宣傳主題是分階段的:

像往年一樣,上半部分強調做茶不易,

後面部分:說茶山大旱,茶樹快死了。

這都是客觀的事實。

旱災,其實在潑水節前面就開始出現了。

我當時想發朋友圈說,潑水節期間也應該省點水。

後面想想,潑水節是東南亞湄公河區域最重要的節日。

我這個觀點是建立在讓人少快樂的前提下,這我可不敢亂說。

當然,在3 月,4月上旬,人們是感受不到『旱』這個字的。

人們相信會像往年一樣,茶芽會在5月發出來更多。

會有更大的產量。

隻是長期的無雨之後,才感受到這個問題,感受到了問題的嚴峻。

這個是後知後覺的事。

這兩月天門山區域的火災,同慶河區域的火災,讓我突然重新在思考,歷史故事上說的彎弓大廟的古茶園和寨子被人為燒毀是不是真的了。

經常見到茶山人民去山上河邊燒烤的時候。

我是真沒有羨慕的感覺。

反而是感覺這太危險和無趣了。

火災和重污染是應該認真考慮的。

以前,當我們討論起會不會給茶樹澆水時,感覺這完全是個無知的人問的問題。

如今,我也第一次見到古六山人民大量的去茶山澆水。

我們感受到了以茶為生的寨子人們的緊張。

勤快的麻黑人民最先澆水,蠻磚曼松人民快將小河中的水抽幹。

客觀的來說,旱災對普洱茶的影響在哪些方面?

減產是最大的影響:

這個減產量還不小。

同期四五月,可能是減一半左右。

這個是有數據支持的。

這個直接的影響是收入會有所減少。

影響的茶區:

旱災影響大的西雙版納的各茶區。

其它地方也有影響但沒那麼大。

價格波動:

前面說過,旱災是後知後覺的事。

人們在5月開始大規模討論旱災的時候。

其實茶在4月時,產量和供求是正常的。

小眾品牌的茶會先考慮質量方面。

只要價格差異不大,還是會正常的收到量和價格。

所以。

談不上多大影響。

但對大廠來說,影響會大。

因為大廠的大貨原料主要是在5月6月收料。

而今年4月下旬和5月的茶量不支持這個產量。

還有是收低端貨的。

品質有提高,但產量少得明顯,價格向上一些是肯定的。

而低端市場對價格很敏感。

山頭茶價格一般茶價在每年5月會下跌部分。

但今年茶量少。

價格比較挺。

一些名山地方反而在漲。

這也是市場在自動調節中。

天時好還是不好?

茶農兄弟們每年關注的是產量問題。

口感是次要的問題。

因為相同的季節價格總體差異不大。

天時好不好,可能角度不同,會得到完全不同的回答:

茶農兄弟們說今年天時不好。

去年他能采得800公斤幹茶,今年隻采得到300公斤。

易武人民可能更生氣,你們這些沒同情心的茶客,無良的茶商,怎麼能說今年天時好呢。

明明我們的茶葉減產了。

不關心我們的死活了。

說口感和質量:

其實幹旱時間段的茶,總體是茶湯更飽滿的,甜度更高。

品質好。

缺點方面:水分少之後,茶條會短,影響外觀。

對市場的影響:

茶的出芽情況,大約來說,3月,4月上旬正常。

後面產量減少。

對市場影響會有。

再結合前幾年的市場庫存。

生茶市場影響也沒想像中那麼大。

但我猜測,可能影響更大的反而是熟茶市場的價格。

每個熟茶產品是需要有一定量才發酵的。

當然,這是個人的考慮。

年底再進行觀察。

不過。

我想得可能更殘酷一點。

茶再少,也有人賣不掉。

一樣要努力。

別人的茶產量再多,也不會白送給你。

其實回到商業和經濟規律來說,供求關系會自動調節。

茶友們按自已的能力購買茶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