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茶的可品可藏與外柔內剛【大臻普洱茶堂32】。《圖+文》

本文為大臻普洱茶堂第32篇文章

導讀:易武茶是可品可藏的茶,也容易被新茶友接受。

很多人喜歡易武茶,是因為其『香揚水柔』,但除了『香』和『柔』,易武茶還有另一種讓人欲罷不能的魅力。

原料是基礎,工藝是關鍵,存放是升華。

易武,海拔1500米左右,山高霧重,土地肥沃,溫熱多雨,天生的就是產好茶的地方。

易武常年生機盎然,發芽早,育芽能力強,芽肥大葉身,葉背茸毛多顯毫。

梗較長,成品餅面烏黑油亮。

是易武茶非常典型的代表。

易武茶在於後期轉化也就是發酵陳化過程,通過時間的陳化,茶體現出『越陳茶氣越足』,也就是很多行內人所說的茶氣越來越『剛』。

再加上易武茶馬古道的起源,影響了普洱茶古法制茶的貢茶工藝,自然就生產出讓人難以忘懷的精妙茶品。

易武茶獨具魅力的柔滑茶湯,說到細膩兩字,非易武莫屬。

真正能說為古樹之茶,苦澀滋味幾乎很難品出,特別是易武,她細膩柔滑,老茶客都能感受得到顆粒均勻的細膩湯水,易武的回甘生津和喉韻都很含蓄,滋味持久性很強,這就是她的柔中帶剛。

存放得當的易武普洱茶細膩柔滑,變化多端。

那些癡迷於易武茶的老茶友們更是能從中體驗到:顆粒均勻的細膩湯水,回甘生津和喉韻都很含蓄,滋味持久性很強,柔中帶剛,入口柔和,苦澀味比較輕,回甘較好,有獨特的高山百花蜜香味。

存儲陳化速度較快,蜜韻也會隨著時間變的更加濃鬱。

易武茶『柔』,並不是水浸出物少的緣故,而是易武茶區茶多酚含量相對較低,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的比例較高,因而茶湯裡刺激性較低,甜味明顯。

易武茶的采摘和其它茶區略有些不同,春茶一般會采摘稍成熟的芽葉,標準是一芽二葉或三葉。

這樣的采摘標準會給相對應的殺青工藝帶來較高難度:長莖梗和相對成熟的葉片帶來的含水量和粗纖維令萎凋時間變長,殺青時鍋溫較低,時間較長。

溫度太低殺青不熟,特別是莖梗;溫度高葉片又容易糊邊,所以易武茶在加工時,如果技術要領掌握不到位的話,可能會出現紅梗和青味過重的現象,或者是糊片和糊味。

加之綠芽種本身的特點,易武茶的毛茶呈現出的外觀是莖梗長、不顯芽、不顯毫。

『拋條』是易武茶的另一個特點。

易武茶揉捻輕,細胞破損程度較輕,外形粗松,緊結度較低,新茶沖泡時出湯慢,耐沖泡。

同時粗松的外形也有利於茶葉氧化,加速陳化過程。

根據以上這些特點,獨特的品種和相對成熟的鮮葉采摘標準,帶來了新茶高揚的香氣和輕幽含蓄的口感。

其次由於殺青和揉捻較輕,新茶的滋味相對較淡,湯感甜柔,但隨著陳期的增加,茶湯會變得日益濃稠;而相對成熟的葉片和莖梗帶來的高甜度。

各種易武老字號的優異的工藝也是易武茶重要的參與過程。

經過蒸壓,在水熱和壓力的作用下,茶葉中的果膠得到釋放,毛茶的青草氣也隨著溫度消散,經過蒸壓幹燥後一段時間,滋味漸濃,易武茶濃鬱的蜜香顯現,湯質的圓潤感和回甘生津的持續性在增長,滋味的濃厚度也表現出應有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