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永遠不停湧現出新的,永遠有新的理論出現,永遠讓人迷惘。
如何品飲普洱茶,如何收藏普洱茶,你需要的是普洱茶的大局觀。
有了普洱茶的大局觀,市場上各種層出不窮的營銷遊戲就變得毫無意義。
數字普洱,掃一掃就能讀出茶的數據!
一、普洱茶的特質是長期陳化
我曾說過,最好的普洱茶新茶階段的品飲感受不見得比1000元一斤的龍井茶要好。
普洱茶區別於其他茶類的特點,就是長期陳化後的表現,而不是當下。
就新茶階段的口感而言,普洱茶並不具備任何優勢。
生茶較頂級綠茶差太多,熟茶較頂級紅茶差太多。
但是,在後續的表現力這一塊,即3年陳期以後,任何茶類都不能跟普洱匹敵。
在這個大局觀下,你就不會被新茶一時的口感迷惑。
大滇號一年級學生恩和同學,就曾在景邁山被一款新茶迷倒。
茶湯厚、香、潤,極為出色。
請注意這個極為出色,是放在普洱茶范圍內的。
但是,若放之於巖茶,則是小巫見大巫。
數字普洱,!
的制作者,通常較為封閉,較少接觸普洱之外的茶,出現這樣的茶,通常驚為天人。
制茶者因此自認為大師,而門下弟子也以此為傲。
但對於熟知烏龍茶工藝者,則不足一曬。
雲南由於地處邊疆的原因,較為封閉。
制茶工藝,由臺灣影響到福建,再影響到雲南。
臺灣對普洱茶的影響,不可磨滅。
考量是否能夠長期陳化,就會剔除現階段的因素,回歸到普洱茶的基本面:原料,工藝,存儲。
如果一個工藝,使得葉底不具備活性,那麼可以認定,這樣制造出來的茶,不能叫做。
有一種說法,叫做現喝的普洱茶。
這是滑天下之大稽。
如果要現喝,就用這個原料制作成雲南大葉種綠茶,口感遠勝於這種不倫不類的茶。
比如南糯山的茶,南糯白毫就是著名的綠茶。
而昔歸,更是貢品級的綠茶原料。
無論是普洱茶的生茶還是熟茶,正常工藝下,存儲幾年後,都有顯著變化。
而一餅新茶,如果一開始就註定為現喝而生,隻能說明制茶者的失敗。
數字普洱,!
二、普洱熟茶的正常工藝是渥堆發酵
關於,近年來也有了不少演化,也出現了新的方法,比如離地發酵等等。
大滇飛揚從不反對新生事物,但我需要提醒,試驗性的工藝最好別出現在真實的產品之中。
因為,你有可能在傷害消費者的未來。
太多人注意到了,熟茶是人工發酵而來,而忘記了渥堆二字。
渥堆發酵,是熟茶的基本工藝。
現在市場裡出現了許多所謂輕發酵、木箱發酵等工藝,幾公斤原料放在籃子或者木箱裡,灑上水,蓋上一塊佈,幾天後,輕發酵工藝的熟茶就出爐了。
湯色深黃不紅,還保留著生茶的所謂回甘。
這些獨門絕技的背後,忽悠了許多新手。
大滇飛揚想問:你的熟茶,渥堆了嗎?
不渥堆,僅僅隻是發酵,能叫做熟茶嗎?
渥堆,堆味,這個是熟茶的基本特點。
無堆味,固然是賣點,但是不是,起碼我不敢認定了。
你有權制作這樣的茶自己喝,但未經過驗證的工藝制造出來的產品,最好別賣給消費者。
數字普洱,!【茶湯】
三、利於存放,轉化有效是普洱茶的生命力所在
我不否認市場上有很多好茶,但我也悲哀地發現,這些好茶沒有得到應該有的待遇。
他們躺在精美的棺材裡,夭折了。
是源於自然的植物精華,但這些高品質的普洱茶被放在所謂的精美包裝裡,未能等到華麗綻放那一天,就被這些盒子扼殺於生命初期。
過度包裝、紅木盒子、精美禮盒、燙金等等這些華美的包裝,完全不利於存儲,也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下存放數十年。
普洱茶的本質還是要在筍葉的包裹下,用時間來釀就。
新茶階段的樸素,是為了陳年時候的光華綻放。
金屋藏嬌的結果是養在深閨人未識,待到人識已發黴。
數字普洱,!【茶底】
以上三點,是普洱茶核心的大局觀。
再歸納一點,大家老在強調自己用的是普洱茶傳統工藝,但真正放在心上,用了傳統工藝嗎?
一、前發酵、中發酵提升新茶階段口感的制作方法不是傳統工藝。
傳統工藝保留了毛茶足夠的鮮爽度,日曬工藝催化了茶葉的化學變化,使得後期轉化可期。
各種花哨工藝,現喝流行,使得普洱茶遠離了傳統工藝,也使得未及時喝完的茶成為廢品,而茶友數年或者數十年的期待成為泡影。
二、熟茶,是渥堆發酵工藝,這是傳統工藝的基本定義。
不渥堆,隻發酵,需要特意給客戶提個醒,這不是傳統工藝,是新工藝,暫時不能保證可靠轉化。
誰這麼做了?
三,新式的華麗包裝,能否順利護航茶餅到達成熟的彼岸。
十年後,我們看著所謂燙金鍍銀的包裝,是欣喜還是流淚?
是一張簡單棉紙、幾片筍葉經得住考驗,還是鑲金鍍銀靠譜?
一片十年的茶,我相信無疑還是前者。
茶葉源於樹,先天性親近自然。
手工棉紙,天然木漿,天然筍葉包裝,是天衣無縫的契合。
那些人工制作的華美外衣,在時光的雕琢下,隻會逐漸過時。
更多的信息,請到,買好茶,喝好茶,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