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前世是什麼樣子的?《圖+文》

【普洱中國】說到品茶,不得不說茶文化,如果拋開茶文化不談,那麼喝茶這件事就少了樂趣和精髓!文化源自歷史,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茶文化在中華文化中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普洱茶作為近年來才名聲大噪的茶,它的歷史和文化也有很多茶友感興趣!但是過去的文字對於現代人又太生澀。

所以筆者也是翻閱了很多相關記載,找到一切普洱茶相關的譯文,與茶友分享,希望能成為很多人在喝普洱茶與朋友交流的談資:

普洱茶產制歷史可上溯至東漢時期,其貿易始於唐,聞名於明,極盛於清。

據記載,1700多年前雲南濮人開始種植茶葉,開辟了雲南茶史。

清雍正時期,普洱茶開始大量進入京師,普洱茶進入了空前的全盛時期,據清朝1799年所著《滇海虞衡志》記載:『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屬六茶山,一曰攸樂,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蠻磚,六曰曼撒,周八百裡,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所記載的就是聞名遐邇的古六大茶山,其均在西雙版納州境內瀾滄江以北的原始森林。

普洱府古代是西南小數民族居住的極邊遠的邊境地區,歷代都沒有歸附朝廷。

檀萃寫的《滇海虞衡志》說:我曾經對何時有普洱茶抱有疑問。

北宋范成大說,北宋朝廷逃往江南時,他曾經在桂林的靜江看見用普洱茶換西藏馬匹的貿易,這就是說雲南沒有茶葉。

李石寫的《續博物志》聲稱:普洱茶產自銀生等山,可隨時采摘,混合胡椒薑片煮沸了飲用。

普洱這個地方古代歸銀生府管轄,西藏飲用普洱茶,從唐代時已經開始了,隻是宋朝的人不知道罷了。

至於在桂林用茶換馬,是因為防止茶葉換的是雲南的馬而已。

李石也是南宋人。

本朝順治十六年平定雲南,頭領那酋歸附朝廷,很快受到法令誅殺。

元江通判歷經各地,以其管轄的普洱等六大茶山,設普洱府並派兵分別駐防。

思茅同知駐地思茅,思茅離府衙一百二十裡。

朝廷每年進貢的茶葉列在佈政司庫銅息的項目下。

動用支出經費為一千兩白銀,由思茅廳領取銀兩然後轉交采購,其中還包括購買放置茶葉的錫瓶、緞匣、木箱等的費用。

茶葉在思茅,思茅當地收集新茶的時候,必須用三四斤的新茶才能折算成一斤幹茶。

每年準備進貢的茶葉有五斤重團茶,三斤重團茶,一斤重團茶,四兩重團茶,一兩五錢重團茶,還有瓶裝的芽茶,蕊茶,木匣裝的茶膏,一共有八種。

思茅同知領取銀兩受命辦理。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以後,法國、英國先後在普洱設立海關,增加了普洱茶的出口遠銷,普洱茶馬古道再次興旺起來。

20世紀前半期,普洱茶因國內戰亂連連,幾度興衰,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再次步入發展正軌。

普洱茶的前世,起起落落,經過了歷史的洗禮和考驗的普洱茶,卻在歲月的沉淀中,越陳越香!

了解更過的普洱茶知識上普洱中國官網:www.puerzg.cn 或者關注微信訂閱號:普洱茶圈

買普洱茶到普洱中國商城:www.puerz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