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貨分享】老班章普洱茶的制作歷程。《圖+文》

采 摘

一般鮮葉采摘選一芽二葉或三葉。

采摘時間也就幾天時間,否則生長快速的茶葉就會老在樹上,茶梗纖維化,氨酸比下降,降低茶湯口感。

鮮葉采摘下來後不能長時間捂到,以免樹葉泛黃,多酚類物質開始氧化,酶促,產生酵變。

因此鮮葉要用摩托車不斷往返幾公裡送回初制車間,或者直接在樹下攤晾走水。

所以在采茶最忙碌的季節裡,摩托車會遍佈路邊,它們也成了古茶園裡最好的交通工具。

山裡到處都是七八十歲老人在采茶。

爬樹,常年的勞作習慣讓她們看起來幹瘦,但身子骨靈活,長壽。

看到她們不自覺產生同情和心疼,而她們已然不在乎你的情緒,一種不屑和淡然掛在臉上。

攤晾

首先需要將茶葉均勻平鋪,靜置在透氣竹編裡攤晾槽裡進行攤晾。

攤晾的目的是讓茶葉體內青氣散去,水分蒸發,適度酶促,芳香物質活動。

當葉片變軟,便可以進行手工鐵鍋殺青,阻止酶促作用,也稱”斷生”。

殺青是一門技術活,需要兩個人配合才能炒出一鍋好茶。

一個人負責加減火控制鍋溫,一個人根據溫度茶青熟度調整炒制方式。

殺 青

殺青,就是利用高溫阻止茶葉繼續酶促,使其斷生,停止發酵,也為它今後的變化提供能量的開始。

殺青的度很關鍵,這裡面也隱藏很多小奧秘,比如殺的輕一點,公斤毛茶所使用的鮮葉使用量減少,減少意味著可以降低成本價格。

輕炒的茶葉看起來色綠,松咆,毫顯,條索顯大。

泡起來湯水綠甜,澀度降低,葉底看起來也很漂亮。

一般不太懂得工藝和陳化的茶商更願意接受這種茶,也願意出價購買,尤其是沒喝過多少茶葉,不懂得老茶倉儲的北方客戶。

這幾年,隨著北方市場茶葉消費的興起,很多來自北方的茶商專門喜歡挑這一類條索好看,滋味鮮美的茶葉購買,原料商自然聰明的發現規律。

新茶好賣,不是你喝也不是我喝。

於是大量輕炒工藝出現。

一口標準鐵鍋一次隻能炒十幾公斤鮮葉,大約二十多分鐘完成。

殺青時鍋內溫度最高達到二百多度,因此一鍋茶炒完已是掌心火熱,大汗淋漓。

在炒制過程中,要盡量防止葉片受熱不均勻,出現焦片、糊片。

既要炒到一定熟度又不能炒幹,最大程度保留茶葉中的水分。

起鍋前還需輕度揉捻,使茶梗膠質微出。

如此一個人一天最多炒十幾鍋茶葉。

手工殺青的方式雖然原始,卻可以最大程度保留茶葉的活性。

一片剛剛做好的普洱茶,並不意味著鮮葉生命結束而是一個全新生命的開始……

未來它要用自身儲存的內涵和歲月徹底的好好的談一場戀愛。

如果它自身內質不夠豐富,制作工藝存在缺陷,它如何能承載歲月的囑托,不負所望。

如果它不具備這些基礎,即使給它再多的時間,也無法創造成就完美。

現在很多廠為了節約人工,提高效率,采用的機器殺青方式,一個滾筒殺青機調好固定溫度,速度,一次性可以殺幾百斤鮮葉。

可是滾筒殺青的簡單粗暴卻破壞了很多茶葉中的活性物質,機器的發展再好也是無法代替人的勞動,手工殺青憑的是經驗,靠的是用心,這些無疑都為茶葉賦予了靈魂。

用溫柔對待茶葉,它自有回報。

揉 捻

揉捻,是輕微的破壞茶葉表面細胞膜,使它的內含物適度外出,與周邊茶葉汁液開始接觸,產生反應,繼而達到彼此間的融合。

揉捻是很重要的一步。

過輕,細胞膜破壞不夠,茶葉後期轉化不利。

過重,細胞膜破壞嚴重,葉膜脫落導致湯水渾濁。

內容物過快過多浸出,耐泡度下降。

看似簡單的勞動,卻隱藏了無數的因由,一泡好茶來之不易。

揉捻在很多人看來並沒有那麼重要,甚至揉了幾十年的人都不明白中間的道理,她隻是完成了這個動作,卻不知道用心對待的 結果完全不同。

這也難怪,因為她們幾乎都沒有怎麼喝過自己做過的茶葉,更別說老茶了。

理 條

理條是將完成揉捻的茶葉在曬青前適度梳理條形,這樣曬青時比較容易均勻鋪開,條索好看,裝箱時降低松散度,減少存放空間。

曬 青

曬青,去除茶葉中的水分,幹燥茶葉,封存體內物質。

像等待出嫁前的女兒。

曬青的方式決定了日後的轉化。

比如傳統的曬青方式是將做好的茶葉置於陽光下晾曬,讓它在最短的時間裡幹燥?

這樣茶葉會吸足太陽的味道,活性物質得以最大保留。

而這樣的傳統曬青方式需要場地較大,受天氣因素牽制較多,所需人工也多。

因此現在大多數廠商選擇的是機器烘青。

機器烘青是茶葉大規模產業化的標準方式,簡單快速。

缺點自然是損失了茶葉活性。

要知道,茶葉采摘下來後他並沒有真正死去,而是以另外一種方式活著,不然為何它可以存放幾十年後還能煥發出生命的光彩。

毛茶初制完成

曬幹的茶葉,條索自然彎曲,松散。

幹燥後古樹茶用手抓起來不像小樹茶一般有赤赤感,也不如小樹茶一般聞起來很香。

古樹的深厚遠不需要那麼直接的展示出來,它靜靜等待那個可以用舌尖和它共舞的人。

毛茶的完成並不意味普洱茶做完了,它還隻是一個半成品,接下來就是要把它壓成一定的型狀保存。

現在市面上有狠多旅遊市場鼓勵遊客購買毛料,還美其名曰說毛茶純度高,不經壓制不會條索完整度。

毛茶鮮度高,不經茶商賺取利潤差價,等等,這種現象在二千一零年,古樹概念強化,高端遊資進入產區後尤為明顯。

幾年後的今天,大家已然明白,毛茶不具備長期品飲價值。

走出這道大門時,內心有了不一樣的沉重感。

下次再來 這裡不知道會有怎樣的變化,十年二十年,如果他們的子孫不知節制,肆意揮霍。

不懂守護,過度索取,我們是否還能再喝到甘甜醇美的瓊漿玉液嗎?

下山時,已是一片漆黑。

空氣裡凝聚著幾絲涼意。

遠處上腳下燎荒的火苗如同黑夜裡的一根巨大火把,把天空照的通明。

與白日裡熱鬧得如同集市的收茶情景形成強烈反差的寧靜。

這條山路,隻在這個季節裡才會有這麼多車輛往返,過了四月,這裡又是一片寂靜。

山在眼前變得模糊,而樹越發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