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法蘭在《綠色黃金》中寫到:『喝茶是一種癮,但這種癮不同於其他任何一種癮。
這種癮比較溫和,屬於一種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戒除的習慣。
有這種癮的人數量很多。
特別是對上癮者有好處。
實際上茶葉對世界的征服如此成功,以至於我們忘了它曾經征服世界。
茶和水、空氣一樣,已經成了好多人習以為常的東西』
『在過去的兩千年裡,茶葉帝國在不斷擴張,已經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癖嗜』。
是什麼原因讓對茶上癮?
主要是咖啡因的功勞,咖啡因已經成為了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侶,在現已知的一萬餘種生物堿中,茶和咖啡成為陪伴我們日常生活最主要飲品,它們成為生活的一種慰藉,一種共鳴。
而在中國茶裡,最讓我上癮的,是來自雲南山野的普洱茶。
普洱茶之味,人間至味。
普洱茶滋味,既是味蕾盛宴,又是慰藉之飲。
但如何辨別其中的滋味變化,卻有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味覺冒險,那些美妙感覺落實在字裡行間的快樂,想必是一次次味覺和語言的勝利。
而滋味變化,則是一次次上癮的根本。
而普洱茶香氣滋味,始終是愛好者們的心頭肉,怎麼去辨別其中的細微感受,普洱茶愛好者們窮盡味覺感受、窮盡味覺形容,去讓感覺抵達真實區域。
開始用心豐富自己的詞匯,懂得用心去辨別微小差異。
從香氣開始,到滋味結束,味覺和記憶都在留存懷念,令人愉悅瞬間。
香氣純凈,持久性強,樟香、桂圓香、甜香、蘭香、荷香、蜜香、棗香、煙香、木香、陳香。
普洱茶香氣,類型之多,說法之眾,無法全述,亦無法說透。
品鑒普洱茶,感受香氣是最美收獲,因茶品不同、香型不同而覺復雜,因時間不同而覺妙趣。
人們通過普洱茶香的暗示,透知普洱茶之真性、故事、心境,而產生一種共鳴,一種美感的共鳴。
而在香氣中,能感知茶所想傳遞給你的訊息。
原料、產地、季節、工藝,在香氣中若隱若現,而普洱茶的老饕們,像紅樓夢索隱派一樣,根據氣味線索,就能將普洱茶世界展開。
香氣是一種吸引,是像門口招徠客人的小姑娘。
而讓人沉溺其中的,則是滋味,那種普洱茶區別於其他茶的滋味,而滋味才是普洱茶讓人上癮的核心。
普洱茶的滋味,可以分為三個維度:味感、口感、回感。
味感是舌頭與茶湯接觸的感覺,也是茶湯與口腔接觸之後最為直觀的感受。
碳水化合物經水解或裂解形成糖類或低聚糖形成的甜味;咖啡堿、皂苷、茶多酚等形成的苦味;兒茶素與口腔細胞中蛋白質發生絡合形成的澀味;因工藝失敗形成的酸味;因遊離氨基酸和茶黃素形成的鮮味,構成的口感,就可以細細咂摸,感受其中的樂趣。
口感是味覺感受之後的綜合感官體驗,在口感中搜尋普洱茶的過去和今生。
流體輕輕流過你的舌面,味覺與觸覺結合,感受普洱茶的順滑;茶湯在口腔中流轉,茶湯滋味在進入口腔數秒之後自然消散,回味無窮;茶湯在口腔中跳躍舞動,給人輕松、愉快、力量的活的感受;也有劣質茶的刮喉;茶湯的厚薄,這些詞匯並不單純是抽象的形容詞,更是一種心的感受,感知到內容的多寡,則是你對普洱茶的了解程度。
回味,是持久上癮者們戀戀不忘的至真至愛。
回甘、生津、喉潤,回味無窮。
回甘,是品茗者在品味茶湯之後,自身形成甘甜感受,回甘的體會比較內斂、細膩而綿長。
喉潤,潤是滑的升華,有滑才能潤。
普洱茶品鑒過程,潤入心田,感由心生,細細品位潤的長短、敏鈍、韻味,積累經驗。
生津和回甘是普洱茶中最常用但理解起來有困難的詞匯,但又在茶桌上經常聽到。
兩頰生津、齒頰生津、舌面生津、舌底鳴泉等。
生津之趣尤為美妙,兩頰生津如瀑佈洪瀉,粗野而急促;齒頰生津如涓涓溪流,柔細而綿長;舌面生津如溫潤甘露,嬌柔而細致;舌底鳴泉,輕滑而安詳。
當然,理解這些生津是要有人引導,要真真切切地體會到。
讓我對舌底鳴泉有直觀體會是在朋友的引導下,自己真切地感受到舌頭下面的無數的小泡泡冒出來,而氣泡由小慢慢變大,到舌面散開,像不斷翻湧的泉水。
上癮是源於癡迷,癡迷是源於熱愛,在普洱茶裡的片刻的休憩,是一種符合生活美學的一種選擇。
作者:找茶丨弘益茶道美學編輯
參考資料:
《綠色黃金:茶葉帝國》艾倫·麥克法蘭、艾麗斯·麥克法蘭著,社會科學文獻
《大益普洱茶品鑒技巧》,大益茶道院編著,中國書店
《普洱茶文化學》,邵宛芳、周紅傑主編,雲南人民出版社
•本期編輯✎ 找茶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