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存儲了幾十年的普洱茶為什麼都是緊壓茶?《圖+文》

某天,你小心翼翼的拿出珍藏了好幾年的普洱茶,要與老友們分享一下。

可是當看到幹茶的顏色,你產生了一絲擔心,沖泡品飲後的滋味,充分證實了你的擔心不是多餘的。

最近有茶友在微信上咨詢挽月:『那些存儲了幾十年的普洱茶,為什麼都是緊壓茶?

散茶為什麼不耐存?

以散茶形式存儲的普洱茶,沖泡後茶湯中的滋味沒有預想中的飽滿厚重,反而顯得淡薄;香氣飄忽並且散的很快;飲了幾泡回甘生津顯弱;新茶時的清涼開闊喉韻此時也幾乎不見。

怎麼會這樣?

究其主要原因:

一是藏的茶是以散茶的形式;

二是存放的地方沒有科學嚴謹;

三是沒有定期檢查所存放的茶。

若是能夠保證後兩條,還是以散茶的形式存放,會如何?

經過反復試驗發現,以散茶的形式存的茶品,在茶葉的氧化反應、微生物的分解及形成新物質等後發酵活動有明顯的弊端。

首先是香氣的揮發;茶葉中的香氣分子,長時間、大面積接觸空氣後,會逐漸消散在空氣中。

這樣導致的直接後果便是,茶品沖泡後掛杯香、茶湯中的香、留於口腔中的香的濃度都會大幅下降。

也就是為什麼,散茶存放後茶香會輕飄散淡的根本原因。

其次是茶葉的轉化需要微生物的參與,有的微生物需要在有一定水分的前提條件下生成。

《但這與茶品受潮完全是兩碼事,這裡所說的水分是建立在正常合理的制作工序上。》

幹毛茶在緊壓成型前會進行水蒸氣回軟,這一步驟除了讓茶葉軟化便於壓成型外,還有利於微生物形成的作用。

再次是茶葉需要形成一個較為緊密的空間,茶葉與茶葉之間產生聯結,然後才能令茶葉內含物質在生物酶的作用下,發生轉化。

若是散茶的形式,茶葉之間的聯結中斷,繁多的酶促氧化則變為單一,即茶葉隻是自己在單一的進行氧化,這樣的結果除了沖泡後茶滋味的淡薄外,而且還會加快茶葉的碳化,到最後茶品也就失去了品飲的價值。

你想象一下,孤零零的一片茶葉改如何發生更多的酶促反應?

它隻能自我氧化,最後碳化。

而當很多茶葉聚集在一塊,形成一個圈,每一根茶葉都提供一點物質用於自然轉化,物質基礎就變得豐厚,能讓酶促反應順利進行。

同時,許多茶葉聚在一起,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大大減少,香氣分子被凝聚在一起,十分不易揮發。

普洱茶要進行後發酵才能更好地展現越陳越香的魅力,以餅茶形式存儲對普洱茶來說更加有利於其後期的轉換,所以想要存茶的茶友們,還是以緊壓茶的形式存儲吧!

END

作者 | 南山月

本文為南茗佳人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