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傳承中國制茶史上的經典技術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普洱茶的采制技術、包裝風格是最古老的制茶工藝的延續。
茶青采摘後,經殺青、手工揉捻,再行曬幹以及用綿紙、筍葉、竹簍包裝,這種制茶和包裝茶葉的方式,在中國制茶歷史上是最古老、最傳統的,普洱茶的生產工藝,給人以‘‘樸素』、『自然』的親切感。
第二,『餅茶』、『磚茶』,保留了魏晉南北朝以來及唐代、宋代的制茶形制,承載著中國最為古老而悠遠的制茶文化。
唐人陸羽《茶經》,是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全書共十章,其描繪的是一部唐代和唐代以前餅茶的生產歷史,尤其在第三章所記載的『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是今之雲南餅茶古代生產工藝的寫照,可以說,雲南餅茶,淋漓盡致的繼承和發揚了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制茶風格和形制.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茶葉加工、消費、品飲的鼎盛時代。
就制茶形制采說,宋代是一個以『龍團鳳餅』為代表的餅茶時代。
盡管宋代茶『餅』的形狀大小、對茶葉原料的處理和今天的雲南餅茶有很大差別,這並不影響雲南七子餅茶作為最具歷史文化底蘊茶品的地位。
第三,『餅茶』、『磚茶』,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傳統制茶理念。
『餅茶』寓意『天』,『磚茶』寓意『地』,是天、地、人和的制茶理念的體現。
在中國傳統文化領域中,意識形態領域的道教、儒家思想,是指導和創造中國各種璀燦文化的『思想基礎』。
『天圓地方』是中國人最古老、最典型的宇宙觀。
它直接作用於漢文字的起源、中國制幣技術、中國建築學(如中國特色建築的『四合院』)、中國的逸樂和教育(如中國的古琴、圍棋、象棋)等領域。
『天圓地方』思想同樣浸透在中國民間的飲食文化中,『民以食為天』,所以鍋、碗、瓢、盆等很多與『食物’有關的容器和器皿都是『圓』的。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可見『天圓地方』思想是中國支化中最樸素、最古老、影響最廣、最深遠的思想,也是『餅茶』圓形形狀誕生的思想基礎.可以說:『餅茶』『磚茶』是最能代表中國茶文化的載體實物!
註:文章摘錄於《解讀普洱》,部分照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望聯系作者刪除
文章沒有唯美的圖片,隻有樸實的文字,這就像是我的個性。
我是一個雲南茶區的小茶農,因特別喜歡茶,也因茶結識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茶葉發燒友,這也是人生難得的一份茶緣。
如果你喜歡普洱茶或滇紅茶,可加我個人微信交流:sfy407(長按復制) 邵粉艷。